第4章老兵第1节大战前夕
今年的第一场雪下的格外的早,立冬还没到,一场鹅毛大雪便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龙止山口由于是风口地,因此雪下的特别大。远远地望去人影都看不到。巡逻的士兵在这样的天气里也只是远远地看一眼山口的方向见没什么异常也就躲在哨所里烤火取暖去了。
正是因为如此,一队黑色铁甲的骑兵如同幽灵般的出现了。黑甲骑兵只有500人,如同风一样的掠过哨所,哨所中的士兵甚至没有反应过来便被割下了头颅。天气掩盖了这支队伍的踪迹,就这样他们在谁也没有发现的情况下穿过了整个皇国的东北,贴着飞马平原的北边进入了夏国。当黑甲骑兵到达夏国北方军团大营的时候,黑甲骑兵的将领摘下了自己的面甲,那张面庞赫然便是飞龙军元帅马仲子。北方军团负责接待的统领得知此人就是鼎鼎大名的马仲子的时候,一时间愣在了那里,他哪会想到名扬天下的马仲子会率领一支500人的骑兵奔袭千里来到这里。在他的要求下,十天后,夏国丞相赵士恺便急匆匆的赶来。两人在大营之中秘密商谈了半日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龙止山口哨兵被杀的事情引起了邵仁瑞的高度重视。自那日之后,龙之山口十步一岗,谨防飞龙军的突袭。在邵仁瑞看来,对方能够刺杀哨兵的人数一定不多,而且只是为了示威杀人之后便回去了。他何曾想到正是因为他的一厢情愿从而导致了一场滔天大祸。
玉竹此时满心郁闷的躺在床上,对着围着熊皮大衣烤火的老大人说:“赵老,你说我如今被邵副帅扔在这里既不能带兵,又不能议事。你说他安的什么心啊。”赵老也就是那位史官老大人,他被玉竹从上京带回来以后,邵仁瑞怕沾染是非,于是就干脆让他和玉竹同住。如此一来倒是随了玉竹的心意。但赵老人老体弱,在这天寒地冻的地方实在有些吃不销。玉竹此时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得要求后勤官从库房中找来了这件熊皮大衣给赵老穿上取暖。赵老此时一边哈着手,一边看着懒洋洋的玉竹回答说:“你小子之前把邵副帅得罪的死死的,如今人家给你脸色也在情理之中。你眼下也别去触他眉头了,就老老实实的韬光隐晦吧。”玉竹翻了个身面向赵老说:“赵老,我怎么觉得前几日哨兵被杀的事情有点蹊跷啊?”赵老皱了皱说:“是有点怪,这种手法不像是挑衅,更像是掩饰或者灭口。”玉竹点点头道:“我也这么觉得,而且最近我总觉得背后凉飕飕的。”赵老没声好气道:“你就嘚瑟吧,大冬天的,你就穿这么薄的衣服,能不凉飕飕的吗?”玉竹哈哈一笑不说话了。
却说陆广武到达蓝旗军大营之后才发现蓝文若根本就没有奏报的那么严重的伤势。此刻的蓝文若还迎道大帐之外微笑着看着他道:“陆元帅,你来了我就放心了。”
接下来的数日陆广武发现,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自己带来的让蓝文若回上京养伤的圣旨被他以伤重不能成行为借口推脱了。而蓝旗军中对于自己命令更是阳奉阴违,口头上答应的好好地私底下却是无人理睬。陆广武此时从心底有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他心中明白这是蓝文若在向自己宣誓主权,用行动告诉自己蓝旗军是他的地盘,而自己什么都不是。
于是满腔怒火的陆广武找蓝文若大吵了一架。投鼠忌器的双方最终达成了一个协议,蓝旗军一分为二,两人各带一支,成犄角之势进攻夏国。可让陆广武没想到的是蓝文若分给自己的兵马只有三分之一还不到,且全都是老弱病残。无奈之下的陆广武也只得忍气吞声。
皇国共有六个郡,分别是上京所在的临海郡,黑风军所在的东昌郡,南阳军所在的南阳郡,十方军所在的十方郡,蓝旗军所在的蓝旗郡和东南方的滨海郡。而蓝旗军的大营就在飞马平原的西边。飞马平原是一处足足有半个蓝旗郡大的戈壁滩,横跨了夏皇两国。飞马平原也因此成为了两国的缓冲地带。横跨飞马平原快马加鞭也需要足足五日的时间,因此大军通过的话对粮草辎重这样的后勤力量的考验特别大。这也导致了蓝旗军近十年来几乎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战斗。因此懈怠的蓝旗军所辖庐阳小城被夏国部队抢掠后竟是无人相信,直到三天后哨探连连来报才相信了这个事实。因此皇帝才担心如此一直养尊处优的蓝旗军如何同那支磨刀霍霍的夏国军队相抗衡呢。思来想去不能释怀的皇帝还是不顾所有人反对派出了10万禁军,这几乎是禁军总数的三分之二,这支部队由禁军元帅上官羽明亲自挂帅出征。可大军由上京跨越几乎整个皇国去支援蓝旗军,需要整整二十天的时间。这二十天内或许一切都会尘埃落定吧。
比禁军先行的是皇帝增兵的圣旨,可就连圣旨都没到蓝旗军中的时候,陆广武和蓝文若的两支部队成南北夹击之势开赴了两国交界的那个人鬼皆惧的飞马平原。
夏国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拥有辽阔的国土和资源。但大国有大国的烦恼,如此长的边境线需要大量的兵马支撑国防。而对于自己西方的皇国其实自己是不怎么重视的,有飞马平原的天然屏障在,这里驻守的仅仅只有不到5万人。因此这场对皇国作战的部队并不是这一支守军,而是从新国边境上撤下来的一支军团——云翼军。夏国在新国南方,两国都是大国,有着最长的边境线。夏国十一支军团中有五支驻守在两国边境。此次听闻新国在与云下国的战争中战败,因此便把最精锐的云翼军从两国边境抽调了出来去打压一下正在逐渐壮大中的皇国。云翼军的元帅姓赵名卿,这个人非常年轻,却因战功卓著早早的就成为了云翼军的领袖。数次与新国的作战中,他不止一次的攻入新国腹地。因此这次对皇国的战争中他便成为了统帅。赵卿这个人原本当地的一个秀才,本该继续考取功名的他被当时云翼军元帅司马永的一句:读书有何用?我夏国大好男儿当持三尺青锋开疆拓土,立不世之功!这样的话所打动。于是焚掉了经卷,折断了文笔,弃文从戎。满腹经纶的他对时局和战事的眼光远远不是周围的兵将所能比的。一次次的铁血磨砺,他不但没有像那些兵油子一般变痞,而是完全没有了读书人的酸气,勇猛向前。就这样他一路从士兵,成为了将军,成为了统领,副帅。在阴山南坡,云翼军被新军埋伏,侥幸逃回来的他跪倒在奄奄一息的元帅司马永的面前。司马永紧握着他的手,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瞪的滚圆的双眼仿佛是要告诉他,他的时代来了。就这样赵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云翼军的元帅。银色盔甲的赵卿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对新国用兵23次,每战必捷。银甲赵卿也成为了新国上下的噩梦。甚至在后来新国不得不主动向夏国求和。夏国的皇帝在一次大宴群臣的时候抓着赵卿的手说,你就是我的一只胳膊。赵卿之名震动天下。
就是这样一个人帅领着他的云翼军袭击了皇国的蓝旗军。而在遥远的北方,得知这个情况的马仲子,被皇帝召回后想尽一切办法马不停蹄的绕过黑风军的边防行千里来到了夏国边境。两位当世无双的人物在云翼军大帐中交谈了一个上午的时间,谁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但接下来的一连串的战役就仿佛一幕好戏从这里拉开了序幕。
风雪中的边关有一种让人沉迷的苍凉。玉竹独自走在官道上踩出一连串由远而近的脚印。此时的玉竹已经收到了陆元帅寄给他的信,这让玉竹在心里是有一丝感动的。信的前半部分是恭喜他大比武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希望他可以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信的后半部分则是记述了陆元帅自己在到达蓝旗军后所遭受的待遇。玉竹此时心里是矛盾的。一方面自己在黑风军中被闲置,几乎是毫无作为,另一方面陆元帅的遭遇让自己恨不得马上赶去为他出一把力。可当自己把自己想去蓝旗军的想法说给邵副帅听的时候,他却立刻斥责了自己。郁闷的玉竹只好回营继续过他的太平日子。本可以跟自己商议的赵老,此时也是因为年老体衰在如此天寒地冻的边关竟然一病不起。看着他的样子自己也实在是没办法开口询问。只得在这风雪中似乎是想要让自己的心冷静下来。玉竹走着走着便来到了龙止山口,望着陡峭的龙止山石壁,心中顿生一念,于是真气运于双脚之上蹭蹭蹭的沿着石壁攀登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