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寻求答案的泥泞之路
在过去与神经症症状强烈对抗、共生共存的18年中,我一直都在找寻解脱之路,期望摆脱阴霾的遮罩,灵魂回归肉体,恢复正常的精神状态,找回人生的掌控感与喜悦感。
我没有勇气去看心理医生,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做一次系统性的心理咨询。一是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感觉应该会花不少钱;二是有钱的时候又没有了时间,繁忙的工作几乎抽不开身,难得的休息日也要陪着家人。况且,这个行业目前在国内的发展并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成熟。人们不会在自己心理上有困扰的时候,去约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探探心,接受一些辅导干预。所以,我主要是期望在书本里,找到答案。
在许多不同类型的书籍中,我的注意力逐渐集中到哲学书籍上,因为“人们不受事物的影响,却会受到对事物看法的影响”这一名言,而买了《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开始阅读叔本华,后来反复读了几遍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在越发觉得很有道理的同时,中学时代,打下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观念发挥了作用,提醒自己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也怕自己走偏了,陷入冷门中,从而开始回归正统,在我的认知中,叔本华并不算主流哲学。于是,我开始阅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也买回了北大哲学专业的教材,阅读了《西方哲学史》《近代西方哲学史》《美学原理》等书目,但是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主要是一些形而上的理念,而对于逻辑学、伦理学等内容,基本是看不进去的。同时,我发现了自己对心理学的兴趣,特别是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荣格的人格理论等等,进而开始涉猎《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这本书早在大学时代,因为旁听了几次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课程而购买的。因为工作很忙,加班比较多,业余时间比较少,对这些内容的涉猎,也是断断续续。在这之中,除了被那些尚不能驾驭的形而上的观念,进一步扰乱心绪外,并没有获得特别击中我内心痛点要害的信息。
直到2017年,因为皮肤健康问题的恶化,迫使我不得不去医院做检查,皮肤科的专家开的检查单中有一样神经内科的检查,做了几个量表后,在得出的报告中,第一次正视了自己的精神状态问题。过去困扰自己十几年的思想状态,不是某种冥冥中注定的天赋,而是一种心理疾病。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便有意识的往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上获取信息,寻求答案。
因为视频类软件总会消磨我的精力,让我没有获得感,所以我卸载掉了头条、抖音、微博、b站、腾讯视频等等所有短视频平台和一系列新闻客户端。但是,朋友推荐的喜马拉雅听书app,我觉得还是比较有价值,也能打发闲暇时间,并且走路的时候都可以听,感觉会有利于利用其许多闲暇的精力,所以从2015年开始,陆续有在用喜马拉雅听书app。第一本关于神经症的书也是在这上面听到的,就是王国栋先生的《自我救赎——神经症的自我疗愈》,他也是在参加工作后,突然陷入了神经症的困扰中,本身也是一位很优秀的员工,他与相似的经历吸引力我。从那里我第一次知道了森田疗法,了解到“不安常在”,应当“为所当为顺其自然”就好。当然最开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种观念植入到我的头脑中,也又经历了2年左右时间,才彻底被吸收内化。当然,或许当时找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系统的心理咨询,有人辅导,能走出来的更快一些。
在听书的同时,我也在买一些书籍回来,其中有一本《神经官能症中西医诊疗与调养》对我也有着比较大的积极影响。上面提过,叔本华看多了,再喜欢也担心自己走了偏门,所以我想回归正统的科学,以为按照正统的科学知识,来客观的认知自己的症状,应该不会走火入魔。这本书是一本医学专业学生的教材,我觉得是靠谱的,所以就专门学习了一段时间,用以指导自己,更进一步的界定自己症状的,在科学认识上所隶属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