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南阳郡主轻轻笑了一声,原本还要赶到黛玉那边去的,此时又好整以暇的坐了下来。
齐王妃气的都要心梗了,可黛玉握着她手腕的力气确实不像是一个闺阁女子。
她想骂人,又怕这宁王妃真的与宁王太妃一样虎,胆子大到当众打人。
毕竟赵恒可是上皇的心头肉,若是她真被宁王妃给打了,以上皇拉偏架的手段,她白挨一顿打不说,还要在小辈面前丢人。
最气的是宁王妃可能只得了一句不咸不淡的斥责,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别问她为什么知道。
当年宁王太妃在宫宴上,众目睽睽之下把她拖到暗处一顿揍,当时上皇就是口头上斥责了宁王太妃几句,如今她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都还觉得身上隐隐作痛。
齐王妃进退两难,韩王妃便做了和事佬,朗声道:“你们几个在嘀嘀咕咕什么呢,方才九弟妹还说九弟这段时日夜里做整夜的梦,这半月没一日安宁的,你们可有什么偏方?”
齐王妃见黛玉顺势松开她的手腕,才微不可查的松了一口气。
她知道韩王妃是特意为她解围,倒不像从前那样与她争锋相对,只接过她的话茬:“这哪有什么偏方,可请宫中的太医看过了?我前几年也是夜不能寐,睡着了还总是喜欢惊醒。还是刘太医给我开了几副安神茶,我吃着倒不错。”
忠顺王妃面上露出几分苦色:“哪没看过,宫中的太医都给瞧过了,也没说出个什么所以然来。刘太医开的安神茶虽不对症,可也试过了,若是有用的话,我今日便不会当众拿出来说了。”
“我也只与几位嫂嫂说,想着各位嫂嫂平日里在外头交往的多,可听说过什么偏方?”忠顺王妃环视了一圈,又道,“或者听说过什么有这方面本事的人?”
自田太妃被关入冷宫之后,忠顺亲王在外头还有些交际,可忠顺王妃就鲜少外出了,因此才有此问。
她说的“这方面”显然意有所指,太医都治不好,也只能求一求奇人异士。
只这样的事情怎么宣诸于口。
不说远的,只说前朝宫中的厌胜案,最后可谓是以血流成河收场,连寺庙和道观都受了牵连,要么还俗,要么避居山林,直到本朝才逐渐恢复。
可大齐到底受了前朝影响,太祖皇帝严禁这些巫术流入,前几年抓到一个使用厌胜术害人的婆子,圣上还亲自过问,并严令查办。
到底只是妯娌间,忠顺王妃虽然直言问了,可大家不明白她为何这般胆大,纷纷装不懂,只说在外头帮她打听一番。
直至祭祀完宗庙,宁王府诸人又祭奠了一番老宁王,才在天黑前赶回宁王府给来宁王烧纸衣。
黛玉听赵恒无意中说起,才明白忠顺王妃为何这般着急,竟然连奇人异事的主意都敢打。
忠顺亲王已经连着一个月都不曾睡一个整觉了。
刚开始只是夜里多梦,他也知晓自己做了梦,可一觉醒来便什么都不记得了。
连着半个月之后,他精神便有些差了,好在白日里还能补一补觉。
刚开始他还不甚在意,也是这时才重视起来,请宫中的太医都看过,药也吃了不少,偏方也没少尝试,可不但没有效果,反而更严重了。
不但夜里做了一整夜的梦,醒来人疲倦的不行,连白日补觉的时候,都还在继续做梦。
“那岂不是连着半个月都没睡了?”黛玉蹙眉,又问,“那他还记得在梦中如何吗?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若是记得自己梦中的情形,再对症下药应有效果才是。”
“什么都不记得。”赵恒面色也有些凝重,见宁王太妃和南阳郡主也看着自己,只朝黛玉使了个眼色,继续道,“忠顺王兄说,他只记得自己在梦中不停的跑,仿佛后头有人追他。他不敢停下来,只觉得若是停下来,必然有不好的事发生。”
黛玉心下一动。
别人不相信倒罢了,可黛玉是见过不同常人的秦先生以及那颇有古怪的一僧一道,听了赵恒的话,她下意识觉得忠顺亲王这件事不简单。
赵恒定然也有这样的想法。
果然等用了晚膳之后,赵恒便跟在去院子里散步的黛玉身后,黛玉见他亦步亦趋的模样,便猜到他是有话不好说,正在斟酌。
黛玉只是在碧园里略走一走,因有赵恒陪同,连丫鬟都没带。
“其实,我有一件事对妹妹隐瞒了。”见黛玉一挑眉,赵恒心疼她会多想,连忙解释道,“是那一僧一道之事,他们二人至今还被我关在府中。”
虽然那一僧一道嘴严实的很,可关在宁王府这么些年,又被人日夜监视着,难免会透露出只言片语来。
赵恒凑一凑,便知道在一僧一道的描述中,他和贾敏本就是该死之人,是因为他们二人没死,这一方世界才出现了许多变故。
而黛玉本该是为了还前世情缘才来的,因为自己与她结成连理,又改变了黛玉的命运。
赵恒便有些不愿意黛玉去见这一僧一道,那二人神神叨叨的,也不知会说出些什么疯话,做出些什么事出来。
可今日忠顺亲王梦魇缠身,赵恒才有些害怕起来,生怕有哪一日黛玉也着了道。她若是心里有底,也多一些应对的法子。
乍然听到那一僧一道的消息,黛玉还有些诧异。毕竟贾敏与她提起过,当年在荣国府抓到了那一僧一道,被方进带走了,算一算已经有三四年了。
在她心中,那一僧一道与秦先生一般,都有些奇异之处,会被人困住便有些奇怪了,如何一困就那么多年还没想出法子反抗。
“他们并不像妹妹想象中那般超凡,在此方世界,他们的能力也不会超出常人太多,不过有些令人防不胜防的小手段罢了。”
“此方世界”也正是赵恒从那一僧一道口中听过的,却觉得是个好形容,也学了过来。
赵恒拉起黛玉的手往外院的方向去:“我一边走一边与你说他们二人这些年的情况,今日正好带妹妹去看一看。”
困住和尚和道士的牢笼是精铁做的,他们手上没有利器,光凭自身力量是破坏不了的。至于侍卫敢开门进来,是因为这二人的脚上各有一条成人手臂粗细的铁链子,另一端就系在铁笼子上。
说是牢笼,倒像是一个精铁做的小屋子,除了吃喝拉撒都在一处,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了。
赵恒和黛玉到时,一僧一道刚吃完晚膳,因有些燥热,那和尚正衣襟大敞躺在木床上,翘着二郎腿在和道士说话。
听到牢门被打开,他也不动,只是斜着眼看去,见赵恒身后还跟了黛玉,吓得连忙拢好衣襟,嚷嚷道:“带姑娘家过来也不知道先知会我们一声。”
穿好衣裳,他又是人模人样的出家人,比原先癞头赤足的模样瞧着倒要周正些。
和尚双手合十,向黛玉念了句佛:“女施主,失礼了。”
黛玉半藏在赵恒身后,只偷偷打量了二人一眼,那和尚虽是一副憨厚的模样,可眼中精光四射,并不如他外在所表现出来的那般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