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太孙的獠牙 - 大明:开局朱元璋流落荒岛 - 余秦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3章太孙的獠牙

第53章太孙的獠牙  朱英回道:“重点并非是制成这些羊绒大衣,而是收购羊毛。”

众人不解。

不知道朱英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朱英继续解释道:“我打算让你们去北地从瓦刺、鞑靼、别失八里、兀良哈那里购买羊毛。”

“至于价格,就看你们自己能够压的有多低。”

“收购他们的羊毛来制作成为羊绒大衣,至于到时候卖什么价格,也有你们自己定。”

“这算不算是大富贵?”

康守信连忙问道:“殿下这是何意,恕我等愚笨,这岂不是把钱送给那蛮夷之人?”

“而且,过往关口太多,不利于我等去收购羊毛呀?”

康守信的意思很简单。

花钱购买瓦刺等番邦的羊毛,岂不是把钱送给他们了。

这就相当于是通敌卖国。

他们一时间难以接受,这算是什么大富贵?

一个不好,可是要掉脑袋的。

关键是,过往关口也比较多。

一个秦王、一个晋王、一个燕王把持着北地的关口,想要通过这些关口去购买羊毛,并不容易。

现在各个关口都是严防死守,那些蛮夷的胡商进不来,大明的商贾也出不去。

就算是有渠道弄到了羊毛,怕是也要在半道上,被镇守关口的将士们给劫走了。

面对大明的严防死守,经商的商贾们确实非常难,平日里在中原之地经商,都要被征收商税、过路费等等。

所以啊,后面没点关系,想要做生意,那是非常难,小本生意,那也只能养家糊口,有时候,怕是连饭都吃不饱。

因为一个保护费以及商税,就足够压得这些做小本生意的人,抬不起头来。

可说去耕种,他们也没有自家的地,自小颠沛流离,哪里还知道怎么耕种。

也只能是靠着自己的手艺养家糊口,没有手艺的,那就去做苦力。

码头搬运货物,又或者是盐田晒烟,以及参加以工代赈,修建大明水泥公路、水泥城墙、加固河堤、水泥长城工事。

真正能有资格经商的,永远都是大户人家,家中有着官职在身的人。

所以说啊,大明现在的商业十分的不发达。

大明现在立国二十多年,连大宋时期的疆土都没有收回。

整个幽州还在兀良哈的手中。

而安西都护在瓦刺和别失八里手中。

或许因为大宋重文轻武的关系,导致大明之后的名将非常少。

也就明初的时候出现了徐达、常遇春、朱元璋等这样的猛将,最终打败了蒙元。

蓝玉跟随徐达一起更是到了捕鱼儿海。

可惜,面对北地蒙元的反击,大明也只能是选择防守,再无出兵征服蒙元,收复北地的机会。

这也就导致大明的国策非常严苛,不能出现一丝岔子,导致江山社稷不稳。

朱元璋之所以选择册立皇太孙,而不是选择册立太子的原因。

因为册立太子。

这太子之位自然也就落到了秦王朱樉的头上。

可是这朱樉如今在自己的封地,那是为非作歹,气的朱元璋让朱标给召回来,要罢了他的王爷之职。

朱元璋不可能册立这样一位皇子为太子。

朱英的出现,让朱元璋看到了事情的转机,也看到了大明未来稳定的希望。

便立即下令,分封了朱允炆,然后让吕氏带着朱允熙等去守皇陵。

断绝朝中一些原本和吕氏还有朱允炆交好的大臣,帮助朱允炆对抗朱英的可能。

要说果断,还是朱元璋行事非常果断,几乎是不讲什么情面。

朱英也明白康守信等人的忧虑是什么。

“你们且放心去做,我已经上报皇爷爷,这件事情,皇爷爷也同意了。”

“我这里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通关文牒,并且会写书信,告知几位皇叔。”

“从蛮夷手中购买羊毛,乃是利国利民之事。”

“我们从他们手中购买羊毛,可以做成羊绒大衣,让百姓们保暖。”

“关键是,当我们收购的羊毛多了,这些蛮夷也就会十分重视自己的羊,而羊毛也会成为稀罕物。”

“到时候,你说,他们会不会为了羊毛而大打出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