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康老五的漠北之行 - 大明:开局朱元璋流落荒岛 - 余秦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4章康老五的漠北之行

第54章康老五的漠北之行  “老五兄弟,你这是要把北地羊毛全部都买下来?”薛强看到康老五身后的车队,带着几分讥笑道。

前些时日,朱英为了视察河南道的水患,曾有过扮演康老五的经历。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扮演,让河南道不少富商和官员听闻了康家康老五乃是一个大富商,便是多方打听,才知道,康家老五乃是康守信的第五子。

康老五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出了名。

康守信也有意打开自己康家的名号,提升康家的声誉。

这一次前往北地购买羊毛,以及后期制作羊绒大衣的商业,也都交给了康老五。

康老五看了一眼薛强,冷哼一声,带着车队走进了驿站。

他们现在已经到了关口,过了这个驿站,再走一天的路程,就到了甘州。

这里算是大明在西北之地最重要的一个都城。

因为再向西北走,就是庄浪卫,前身是兰州卫,也就是大明的军事重地。

而为了让朱英羊吃人计划能够顺利实施,镇守庄浪卫的将军乃是参政戴德以及都指挥使张温。

他们接到皇太孙的命令之后,就开始在兰州卫大肆宣扬大明商贾要购买羊毛,并且,价格十分高。

卫所中的胡商们听到之后,一个一个也连忙回去,告知了自家的主子。

所以如今的兰州卫出现了不少胡商,他们每人手中都有一个骆驼队,上面带着的都是羊毛,大部分还是整张羊皮。

因为没有经过脱脂,羊毛还是比较粗糙,胡人一般采用的是非常原始的方法,让羊毛变得柔软。

只不过,这种方法花费的精力和时间都比较大。

相比较羊皮大衣,他们更喜欢中原之地的丝绸。

特别是蒙元之后,享受过中原之地物产丰富,过上了一次人上人的生活之后,不少瓦刺和鞑靼的亲王和大将军们,都喜欢穿着丝绸,而非味道比较大的羊皮大衣。

他们听到羊毛可以卖上一个好价钱,那自然是喜不自胜,一个一个都收集了不少羊毛,然后卖给了胡商,胡商再带着大批量羊毛,到了兰州。

薛强见到康老五并未理会自己,自觉无趣,却也暗自起了要和康老五争一争的心思。

他也随之带着行脚商们进入了驿站。

眼看着康老五和几个老伙计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便立即对店小二叫道:“小儿,那边那桌子上是个什么菜食,你就按照那样式,全都给我也上一份!”

店小二喜不自胜,这都快要关门大吉了,如今总算是来了商贾。

看他们这做派,都是非富即贵。

“好咧,客观,您稍等。”

薛强挑衅地看了看康老五。

康老五看不惯,本想要直接站起来,议论一番。

却被身边的长者给按住了。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我们现在重要的任务,是从胡商手中购买到足够的羊毛,好回去交差。”

“五爷,我们就不要和那种杂碎一般见识了。”

听完身边长者的低语。

康老五气愤愤地开始吃饭,似乎在化悲愤为饭量。

明初时。

为了能够很快收到北地战报,特意建立了很多驿站。

这些驿站都是官方,所以也有朝廷来养活。

只是到了明末,因为崇祯皇帝没了钱,连三饷都是直接搜刮大明的百姓。

不去征加商税,不去对八大晋商以及那些个贪污腐败的王爷,还有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员抄家灭族,反倒是把所有的稻草都压在了百姓的身上。

百姓那里能够承受得住。

最终,明朝灭亡了。

朱英开始盘活大明的商贾,为的也是能够养活大明的驿站。

这个驿站的作用,后期肯定是要进行改革。

不然,大明边疆之地的战报传不到应天府,到时候还怎么统治整个天下?

薛强等了好一会儿,才等来了饭菜。

“呸!”

“你们这是喂狗吗?”

“如此难吃的饭菜,也拿出来给我们吃?!”

薛强习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这一次,跟着薛家的商队前来北地,也是他老爹薛世明的意思。

美其名曰,让他来长长见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