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西洋舰队到达忽鲁谟斯
第138章西洋舰队到达忽鲁谟斯
根据如今大明的发展,粮食的储备确实上来不少。 可想要养活千万大明的子民,还是有着不小的压力,特别是这应天府,每一天的大江上,都会出现很多很多船只。
这些船只运送的便是粮食。
应天府这里储备的粮食,是要用来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这些粮食不能动,那就只能从其他地方调动,百万人口每天都要吃啊。
要是没了粮食,皇都内还饿死人,可就真的成了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朱棣为何要迁都?
一个是因为天子守国门,北平府靠近漠北,在那里,可以很快出兵漠北之地。
还有不少原因,其中便是因为应天府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继续下去,整个大明的东南地区发展非常快,人口增长也非常快。
那时候的大明,有没有什么高产农物,粮食储备不足,还要连年征战,军饷和军粮也是一个问题。
最终,迁都北平!
如今的大明不太需要为粮食的问题而发愁,却也要有储备粮食的谋划。
朱元璋已经老了,雄心不再。
见到朱英能够征服东瀛,还稳定了漠北,如今不仅要下西洋,还要蚕食西南身毒、天竺等番邦。
他自然是支持的。
东征的成功,让他看到了朱英的实力和能力,也就彻底完全地站在朱英这一边,他想要做什么,朱元璋都会支持。
……
郑和、梅殷已经到达了忽鲁谟斯。
这里也就是后来的亿浪。
他们在身毒、天竺、苏门答腊、古里等地,都建立了大明商会驿馆。
同时,利用大明的坚船利炮,帮助一些国王平定了叛乱。
而这些国王为了和大明交好,送了不少的贡品,还打算和大明互通有无。
不仅如此,有一些国王还真的派遣了使臣,坐上了帆船,前往大明,亲自送上他们的贡品,表达他们的诚意。
到了忽鲁谟斯。
这里的百姓过着的还是非常原始的生活,因为地理原因,导致这里的地多盐碱,不怎么长草木,更别说耕种什么粮食了。
所以当忽鲁谟斯的王,见到了大明的商队,见到了那坚船利炮的时候,是震惊不已。
郑和、梅殷站在定远号的甲板上,看着不远处那些忽鲁谟斯的子民,以及最前面的王。
“这又是一个比较贫瘠的国度。”梅殷道。
一路走来,也就身毒、天竺和苏门答腊还有榜葛剌这四个地方,还算是物产丰富,并且气候宜人。
特别是天竺,那真的是一个非常强的国度。
或许是因为佛教的发源地,也因为其地区处于一个非常好的环境中,所以物产丰富。
而忽鲁谟斯这里,打眼一看,就觉得像是到了漠北之地一样。
郑和却看向了更远方。
“殿下有言,从这里一直向西北,就可以到达一个内海。”
“这个内海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做爱琴海。”
“在这里,会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帝国,叫做罗马帝国。”
“而我们此行的重要目的,便是要去看一看,这个罗马帝国的实力。”
“而它在史书上的记载便是大秦。”
“相传,当年唐朝时期,大秦就和大唐的边关将士们有过交战。”
“而殿下给出的解释则是,大秦那时候是在追击他们的叛军,这才到达了大唐的西域边境。”
“而当时,大秦的追击大军也就几千人,因为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早已经人困马顿。”
“再加上孤军深入,不敢恋战。”
“真要是对抗起来,那时候的大秦绝对是最强战斗力,比之鼎盛时期的蒙元铁骑不相上下。”
郑和从朱英那里获得了不少的西洋之地的帝国历史知识,其中还有不少当地的风土人情。
他也都一一记在心中。
梅殷好奇道:“如此说来,这个罗马帝国应该是我们这一次西行面对的最强帝国?”
郑和摇摇头,“殿下还说,没有什么千年的王朝,罗马帝国存在已经有快要千年的历史了。”
“可惜,这样的王朝最终还是因为内部问题,最终倒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其最大原因便在于自身强大,纵横四野无人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