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挺近西南计划 - 大明:开局朱元璋流落荒岛 - 余秦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37章挺近西南计划

第137章挺近西南计划

朱桢愣住了。  看着朱英的眼神都变了。

我不过是和你亲近一下,先打个照面,要是真有什么安排,也能够想到咱。

却没想,朱英一股脑儿说了这么多震撼人心的话。

这是他能听的吗?

这是大侄子能够说出来的吗?

是阳谋,还是肺腑之言?

朱桢都不知道如何接话,就这样瞪大了眼睛看着朱英。

朱英轻声叹了口气,说道:“我知道,这多少有一些骇人听闻。”

“只不过,时不我待。”

“有一些事情,必须要直截了当说出来,说出来之后,也就不存在什么误会。”

“六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句话一直说,一直讲,但是其真正意义在何处?”

朱桢这一次显得平静了一下,却还是没回答朱英的话。

因为朱英直接就解释出来了。

“在于这大明的皇家姓朱!”

还是那个理念。

就算是朱棣真的想要在东胶自立为帝,朱英也是支持的,因为都是朱家的人,是皇爷爷的儿子,是他的四叔。

他可以支持皇叔们去番邦自立为帝,然后开疆扩土,但是疆域依然是大明。

朱英也很自信,自信就算是那些去了番邦之后自立为帝,最后发展壮大起来,想要反攻大明,肯定挡不住他的坚船利炮。

当然,他是根据历史上这些藩王的记载,推断他们的为人和能力。

没有能力的藩王想要出去为大明开疆扩土,那是不可能的。

不败坏大明的国力,就不错了。

这也是为何,朱英没有和朱椿说这些话,而是选择了楚王朱桢的原因。

朱椿治理一方还算是可以,但要说开疆扩土,他并无军事能力。

朱桢沉默了一下。

或者说,他被朱英的诚意打动了。

这种毫无顾忌地直接开口,把自己想要做的,想要说的,完完全全地说出来了。

连在外邦之地自立为帝这样的话都敢说出来,骇人听闻的同时,却又有一种非常真诚的感觉。

他也感觉的出来,朱英似乎非常地自信,野心同样也非常大,大到了想要开疆扩土,想要把大明的疆域扩大到和盛唐一样,甚至是超过盛唐。

试问古往今来的皇帝,又有多少人能够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当年的唐高宗李治算一个。

因为大唐在他的手中,确实创下了一番功绩,大唐的疆域也确实非常大。

“说实话,我被你这些话给吓到了。”

“说是惊骇世俗也不为过也。”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你那句,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其真正意义在于皇家姓朱。”

“承蒙大侄子看得起六叔,以后但凡有什么需要,直接吩咐便是。”

“你六叔我如今也正当年,为了大明,愿意舍生取义!”

朱英拿起酒杯,高兴道:“好,六叔,英儿敬你一杯!”

朱桢端起酒杯,仰起头,直接一口干了。

有一些事情,也都在不言之中。

朱英既然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并且多少有一些疯言风语,但是不管怎么说,他的确是这样想的。

接下来,就要给朱桢自己一个思考的时间。

在武昌府逗留了差不多七天的时间,见识了这里的一些风土人情。

大江边上。

朱英和朱桢坐在了黄鹤楼的阁楼上,喝着青茶,看着整个江面。

“六叔,我打算修一条从应天府到这武昌府的水泥路,同时,再通往蜀州。”

“十一叔答应会承担蜀州一地的水泥路建设饷银,会一边筹款一边募捐,并且在当地招工,让蜀中的一些百姓,也可跟着一起学习,然后有个养家糊口的活计。”

“如今,大明已经有了一条从应天府到长安府的水泥路。”

“百姓们出行也确实是方便了很多,再大的雨,不会让官道泥泞不堪,还搭了不少桥,方便了百姓出行,也方便了官府传递战报和邸报等。”

朱桢心情似乎不错,直接开口道:“嗯,修路确实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功在千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