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方孝孺死谏,摊丁入亩
第165章方孝孺死谏,摊丁入亩
金銮殿。 “臣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英从跪拜的臣子中穿行,在宝座上坐下。
“平身!”
陈公公上前,用他那尖锐的嗓子,叫道:“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方孝孺第一个站出来,躬身道:“臣,有本启奏!”
朱英道:“准。”
方孝孺奏道:“皇上,凤阳皇庄因为乃是皇家之庄园,其管事戴纳便以此为由,年年兼并旁边村落的土地,那些无力耕种的农户,为了一口吃的,便低价把良田卖给了皇庄的管事戴纳。”
“臣弹劾凤阳皇庄管事戴纳贪赃枉法、兼并土地,欺压百姓、霸占良田,乃是十恶不赦之徒!”
“恳请皇上裁决,严惩此等恶贼。”
“不仅如此,还要归还百姓们的良田,赔偿百姓们的损失,安抚民心。”
朱英似乎大感意外,颇为震怒。
“岂有此理!”
“天子脚下,皇家庄园,本意,只是为了给皇宫耕种粮食,好减轻应天府的农户压力。”
“却不想,竟然出现了这等事情。”
“吏部、刑部、锦衣卫,命你们成立三司会审,先抓捕戴纳,然后审理问罪。”
“倘若,确有此事,当严惩不贷!”
吏部尚书詹徽、刑部尚书严震直、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三人出列,躬身道:“臣等领旨!”
方孝孺又继续启奏道:“皇上,臣还有一事启奏。”
朱英道:“准。”
这时候,有一些人也看出来了,方孝孺这明显就是受到了指使。
看来,今天这个朝会,皇上又想要搞事情了啊!
方孝孺躬身道:“皇上,自三年前,大明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使得大明如今人口剧增,一些农户家中添丁四五口,却又因为良田只有那么多,却还要缴纳丁税,一些百姓因此无力缴纳,只能卖良田地契,拆东桥补西墙。”
“当年,太上皇南征北战,驱除鞑奴、立下大明王朝,立国之初,百废待兴,为了能够让大明的百姓不再遭受饥寒交迫,这才有了丁税。”
“这是因为,当初农户家中因为战火,十不存一。”
“丁税可以让他们缴纳少许赋税,没有了苛捐杂税,百姓们也就能够过上安稳日子。”
“然则,如今随着人口增多,丁税反倒是成为了百姓们的负担。”
方孝孺大声道:“臣斗胆建言,从今年秋税开始,大明的百姓不用再交丁税,而是统一的田税。”
“无论是自耕农,还是中等户,还是大户,都按照田亩交税。家里有多少地,就缴多少皇粮!”
顿时,两边的官员们,都是红着眼,看着方孝孺,恨不得直接上前,打死他。
废除丁税,改交田税。
这不是要了那些佃户,那些世家大族,那些个官绅们的命嘛!
丁税,就是人头税。
官府统计人口,寻常百姓都要缴纳丁税,男丁为主。
然而,这种制度也就给了那些个佃户、世家大族、官绅豪杰们兼并土地的机会。
农户们为了躲避丁税,就把自己卖给了这些大户人家。
大户人家拥有很多良田,他们也不可能雇佣那么多的农户为自己耕种。
毕竟一年四季,真正农忙的时候,也就那么个把月。
可要是雇佣长工,不太划算,可要是雇佣短工,这工钱已经提高了。
就算是工钱没有提高的时候,一旦农忙,短工就成了吃香行业。
为了能够保证自家的良田春耕秋收的时候有人,佃主们更乐意那些农户能够挂靠在他们名下。
这样一来,农户们可以免去自家良田的丁税,而佃户们还可以趁机兼并土地,这良田也就成了他名下的,想要什么时候拿到手,就可以随时抢过来,还是合法的。
所以,丁税的存在,也更快的加速了土地兼并。
富者田亩阡陌连横,少丁差。
穷者无立足之地,反而多徭役。
关键在于,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互联网和大数据,可以直接统计到每家每户多少人。
朝廷每一次那都是按照户籍上的来收取丁税,而每一次,也都是那些个人。
毕竟,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义务教育,也不需要身份证,至于通关文书,只要是有钱有势,很容易弄到。
而百姓们一天到晚都要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累,根本就没有时间游山玩水,还需要什么通关文书?
朱英想要实施的改革,其实就是摊丁入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