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猪队友 - 大明:开局朱元璋流落荒岛 - 余秦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23章猪队友

第223章猪队友  皇上和孔家的关系缓和了。

天下文人也都是松了一口气。

孔家就算是做的再不对,那也是孔圣人的后人,是天下文人们尊崇的圣师之后。

他们自然不愿意见到皇上对孔家有什么不满,并且双方还成为了仇敌。

孔家仅仅是把自家的读书人推荐出来,免费担任童学的老师,还在鲁地建立童学的学院,就被天下文人们无限地放大功绩,传的沸沸扬扬。

似乎,孔家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功绩一样。

应天府的周边开始建立童学的学院,其他地方,也有商贾联合政府一起,在当地建立童学学院,鲁地则是被孔家承包了,当然,他们也寻找了商贾合作。

这一次,商贾也算是大出风头,让世人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富有。

小农经济也因此受到了影响,不少人开始做小本生意,又或者是成为一个小型的行脚商,跟着行脚商的大部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带着各种各样的货物,回到自己的县城,然后提高一点儿价格卖出去,从中赚取差价。

以前的这种行为,其实是被人所不齿,特别是朝廷觉得他们不从事生产,却能够赚取钱财,就是在剥削老百姓手中的钱财。

然而,朱英是来自于后世的人,自然是知道这种行为不是剥削百姓,而是在促进内销。

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早已经落后了,西方都开始了大航海和工业化革命,大明也不能落后。

道衍和尚在淮南的钱家碰了壁,钱家作为淮安最大的世家大族之一,本身也是淮南最大的佃户,手中的产业多达二十一个,不仅如此,还有不少六部的六品、从六品、七品、从七品的官员。

虽然朝中没有大臣作为靠山,但是凭借着钱家自身的人脉,还有联姻等方式,在淮南,那也是前五。

道衍和尚想要钱家的支持,却直接碰了壁,用一些手段调查了背景,用了好几个名号,钱家都不买账。

“看来,钱家应该是已经察觉到了什么,所以直接拒绝了我们。”

道衍和尚跟身边的人说道,他是张玉的儿子张辅,也是永乐帝的得力干将,如今跟随在道衍和尚的身边。

张辅开口道:“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道衍和尚看了看窗外的月色,开口道:“走吧,钱家都不愿意,其他几家估计也不太可能了。”

“不过,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张家、周家、李家和崔家,也算是有了收获。”

“现在动身,直接去太原。”

朱英要建立童学,直接平息了这一次的矛盾。

文武的对立也就只存在朝堂之上。

想要借助这一次的机会,直接挑起天下文人对皇上的不满,从而让地方上混乱起来,似乎不太可能了。

他还是那个英明神武的皇帝,手握兵权,剑锋所指,无人能挡。

北平府只有世子三兄弟支撑,还是显得有一些薄弱,很容易被皇上给架空,以后,燕王殿下就要算是想要反,首先要顾及的就是三兄弟的姓名。

不然,朱棣就算是反了,成功坐上了那个位置,这后继无人。

重回应天府也就失去了意义。

离开淮南,顺着水泥路一路北上,沿途看到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

水泥路当真是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特别是对百姓出城和进城的开放,宵禁的取消,老百姓可以自由出入县城、州城等地,水泥路上的行人比以前多了很多。

到了太原之后。

道衍和尚先是在城外的寺庙休息了几天,确定没有人跟踪,身边也没有暗桩,这才化身成为了书生,进入了酒肆。

晋王朱济熹也带着人走进了酒肆,坐在了道衍和尚的面前。

“四叔身体可还好?”朱济熹问候道。

道衍和尚回道:“燕王殿下身强体壮,如今还在北海训练海军。”

“王爷最近可是消瘦了不少。”

朱济熹叹了一口气,回道:“唉,可不是,以前父王在的时候,我一心只是读书。”

“如今父王不再,整个晋王府的事情都压在了本王的身上,天天不得安生。”

“这段时间,还要帮助布政史大人在太原城内建立童学,还要修建太原到北平的水泥路,以及修缮太原城内的房屋。”

“仅仅是一年的时间,这太原城的人口从十万余人,提高到现在的十六万余。”

“多了六万余人,需要吃住。”

“本王连读书的机会都少了。”

相比较晋王朱棡,二代朱济熹完全就是一个文弱书生,没什么心气不说,整个人似乎也有一些木讷。

历史上,这位还被他的二弟给诬陷,罢免了晋王爵位,直到明文宗时期才平冤昭雪。

道衍和尚开口安慰,还教导了朱济熹如何处理这些事情,减轻他自身的压力。

“你是王爷,应当要懂得用人之道,我这里倒是有几位合适的人才,你可以先用着。”

朱济熹连忙道谢。

道衍和尚则是说出了自己此番的目的,那就是联络几位世家大族,培养和举荐人才。

朱济熹沉思了一下才回道:“本王倒是知道有那么几家,还想要投靠晋王府,但是上一次,你也说过,那位安排了不少的暗桩,让本王多加防范,本王也就拒绝了。”

道衍和尚心中一阵烦躁,这晋王当真是读书读傻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