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乾坤(大结局) - 大明:开局朱元璋流落荒岛 - 余秦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50章乾坤(大结局)

第250章乾坤(大结局)  新华八年。

朱元璋病重。

就算是在仙岛上修养,还是没能活到百岁之久。

毕竟,他也是早年南征北战,身上大大小小的创伤不少,耗费了不少精血,再加上后来又是治国理政,天天耗费精气神,要不是有仙岛,他在新华元年的时候,就病死了。

朱英放下了朝政,让铁铉、杨士奇、杨荣、徐辉祖、詹徽、茹瑺等人辅佐朱文橋监国。

他也会隔三差五回到应天府,处理一些棘手的政务。

朱棣已经去了安南的西部,开始在那里建造重城,利用安南的物资和大明的水师,建造许多营寨,供应水师的将士们练兵和驻扎。

他要为大明拿下天竺和波斯等地。

因为这些地方,发生过几次内乱,如今还没彻底平息。

朱棣则是给当地的天竺人以及天竺的富商们赠送大明的工艺品,也就是货物,让他们主动和大明交好,然后慢慢地了解大明的繁华和强大。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希望自己也能和安南人一样,成为大明人,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安南人现在和大明人融合,没有什么三六九等。

大家都在大明官府的治理之下,遵守大明律法,却也享受大明国策的优待。

朱元璋满头白发,身形消瘦,躺在床上。

“皇爷爷。”

朱元璋虚弱地看着朱英,缓慢地说道:“咱要去见你的奶奶了,别伤心,你也说过,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

“咱能活到现在,能够看到这样一个盛世大明,此生也没什么遗憾。”

“能找到你,能扶持你成为大明的皇长孙,是咱最高兴,也最引以为豪的事情。”

朱英点点头,说道:“我也以皇爷爷为傲。”

朱元璋继续道:“其实,咱本来是想着,在这最后的一段时间,去看看大明的大好河山。”

“当年南征北战,都没能好好地看看。”

“只是,才到了长安,就不行了。”

“走不动了啊。”

“英儿,大明交给你,咱能真的放心地去见你的奶奶,见一见徐达、常遇春他们了。”

朱元璋死了。

朱英忍着悲痛,开始料理大明开国帝王的身后事。

这是最高规格的葬礼。

天下万民为此守节三月。

新华八年的五月一日,被定为大明奉节日。

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大明应天府会在城外放礼炮,皇帝会在大明英祠殿举行祭祀。

这一天。

应天府的百姓都自发地送行,细雨绵绵的长街上,站着许许多多的人。

他们头上带着白素,眼神中露着不舍。

大明的开国皇帝,那位建立了如今盛世大明的老人,终究还是离开了他们。

“轰!”

一百三十六响。

礼炮之后。

朱元璋的棺椁被送进了皇陵内安葬。

同时,还有宾妃为之陪葬。

只有几位宾妃,因为其是戍边的藩王的母妃,又或者是几位还未成年的皇子皇女的母妃,并没有殉葬,而是在皇陵内守节,直到老死。

朱英在朱元璋的身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亲情,这位老人似乎从未怀疑过他的身份,一直把他当做是大明的皇太孙。

对此,他的心中多少还是有一些愧疚。

而现在,那个老人离开了他,要去见一见他最想念的马皇后,见一见当年那些跟随他一起征战天下的老臣们。

……

“父皇。”

“别失八里的禄东赞递上了臣服书,表示要遵从大明为天朝上国,他们愿意成为大明的一个行省。”

朱文橋拿着一封书信,还有一个白色的丝绸。

别失八里也就是吐鲁番等地,他们的百姓在见到大明越来越繁华。

而大明已经占据了天竺,打开了西洋之地的大门。

至于瓦剌和鞑靼,已经成为了大明的北地牧场,每年为大明输送差不多六万只羊,一万多头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