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微纪元
第6章微纪元回归
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他是在飞船越过冥王星时知道的。从这里看去,太阳是一颗暗淡的星星,同三十年前他飞出太阳系时没有两样。但飞船计算机刚刚进行的视行差测量告诉他,冥王星的轨道外移了许多,由此可以计算出太阳比他启程时损失了百分之四点七四的质量,由此又可推论出另外一个使他的心先是颤抖然后冰冻的结论——
那事已经发生了。
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通过发射上万只穿过太阳的探测器,天体物理学家确定了太阳将要发生一次短暂的能量闪烁,并损失大约百分之五的质量。
如果太阳有记忆,它不会对此感到不安。在几十亿年的漫长生涯中,它曾经历过比这大得多的巨变。当它从星云的旋涡中诞生时,它的生命的巨变是以毫秒为单位的。在那辉煌的一刻,引力坍缩使核聚变的火焰照亮了星云混沌的黑暗……它知道自己的生命是一个过程,尽管现在处于这个过程中最稳定的时期,但偶然的、小小的突变总是免不了的,就像平静的水面上不时会有一个小气泡浮起并破裂。能量和质量的损失算不了什么,它还是它,一颗中等大小、视星等为-26.8的恒星。甚至太阳系的其他部分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水星可能被熔化;金星稠密的大气将被剥离;再往外围的行星所受的影响就更小了——火星的颜色可能由于表面的熔化而由红变黑;地球嘛,不过是表面温度升高至四千摄氏度,这可能会持续一百小时左右,海洋肯定会被蒸发,各大陆表面岩石也会熔化一层,但仅此而已。这以后,太阳又将很快恢复原状,但由于质量的损失,各行星的轨道会稍微后移。这影响就更小了,比如地球,气温可能稍稍下降,平均降到零下一百一十摄氏度左右,这有助于熔化的表面重新凝结,并多少保留一些水和大气。
那时人们常谈起一个笑话,说的是一个人同上帝的对话:上帝啊,一万年对你是多么短啊?上帝说:就一秒钟。上帝啊,一亿元对你是多么少啊?上帝说:就一分钱。上帝啊,给我一分钱吧!上帝说:请等一秒钟。
现在,太阳让人类等了“一秒钟”——预测能量闪烁的时间是在一万八千年之后。这对太阳来说确实只是一秒钟,但却可以使目前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对“一秒钟”后将发生的事采取一种超然的态度,甚至当作一种哲学理念。影响不是没有的,人类文化一天天变得玩世不恭起来,但人类至少还有四五百代的时间可以从容不迫地想想逃生的办法。
两个世纪后,人类采取了第一个行动: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一百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飞船被命名为“方舟号”,这批宇航员都被称为“先行者”。
“方舟号”掠过了六十颗恒星,也就是掠过了六十个炼狱。其中的一颗恒星有一颗行星,那是一滴直径八千公里的处于白炽状态的铁水。因其系液态,所以在运行中不断地改变着形状……“方舟号”此行唯一的成果,就是进一步证明了人类的孤独。
“方舟号”航行了二十三年,但这是“‘方舟’时间”。由于飞船以接近光速行驶,地球时间已过了两万五千年。
本来“方舟号”是可以按预定时间返回的。
由于在接近光速时无法同地球通信,必须把速度降至光速的一半以下,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时间。所以,“方舟号”一般每月减速一次,接收地球发来的信息。而当它下一次减速时,收到的已是地球一百多年后发出的信息了。“方舟号”历经的时间和地球的时间,就像从高倍瞄准镜中看目标一样,瞄准镜稍微移动一下,镜中的目标就跨越了巨大的距离。“方舟号”收到的最后一条信息,是在“‘方舟’时间”自起航十三年、地球时间自起航一万七千年时从地球发出的。“方舟号”一个月后再次减速,发现地球方向已寂静无声了。一万多年前对太阳的计算可能稍有误差,在“方舟号”这一个月,地球这一百多年间,那事发生了。
“方舟号”真成了一艘方舟,但已是一艘只有诺亚一人的“方舟”。其他七名先行者,有四名死于一颗在飞船四光年处突然爆发的新星的辐射,两人死于疾病,一人(男)在最后一次减速通信时,听着地球方向的寂静,开枪自杀了。
以后,这唯一的先行者曾使“方舟号”很长时间保持在可通信速度。后来他把飞船加速到光速,心中那微弱的希望之火又使他很快把速度降下来聆听,由于减速越来越频繁,回归的行程拖长了。
寂静仍持续着。
“方舟号”在地球时间自启程两万五千年后回到太阳系,比预定时间晚了九千年。
纪念碑
穿过冥王星轨道后,“方舟号”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对于一艘恒星际飞船来说,在太阳系中的航行如同海轮行驶在港湾中。太阳很快大了亮了。先行者曾从望远镜中看了一眼木星,发现这颗大行星的表面已面目全非,大红斑不见了,风暴纹似乎更加混乱。他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向地球。
先行者用颤抖的手按下一个按钮,高大舷窗的不透明金属窗帘正在缓缓打开。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宇宙的蓝眼珠,蓝色的天使……先行者闭起双眼,默默祈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
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那是墓碑的黑色;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那是殓布的白色。
“方舟号”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被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但总该留个纪念碑的,一座能耐四千度高温的纪念碑。
先行者正这么想着,纪念碑就出现了。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上来的一束视频信号,计算机把这信号显示在屏幕上,先行者首先看到了用耐高温摄像机拍下的两千多年前的大灾难景象。能量闪烁时,太阳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亮度突然增强,太阳迸发出的能量主要以可见光之外的辐射传出。他看到,蓝色的天空突然变成地狱般的红色,接着又变成噩梦般的紫色;他看到,城市中他熟悉的高楼群在几千度的高温中先是冒出浓烟,然后像火炭一样发出暗红色的光,最后像蜡一样熔化了;灼热的岩浆从高山上流下,形成一道道巨大的瀑布,无数道这样的瀑布又汇成一条条发着红光的岩浆的大河,大地上火流的洪水在泛滥;原来是大海的地方,只有蒸汽形成的高大蘑菇云,这形状狰狞的云山下部映射着岩浆的红色,上部透出天空的紫色,蘑菇云急剧扩大,很快一切都消失在这蒸汽中……
当蒸汽散去,又能看到景物时,已是几年以后了。这时,大地已从烧熔状态初步冷却,黑色的波纹状岩石覆盖了一切。还能看到岩浆河流,它们在大地上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火网。人类的痕迹已完全消失,文明如梦一样无影无踪了。又过了几年,水在高温状态下离解成的氢氧又重新化合成水,大暴雨从天而降,灼热的大地上再次蒸汽弥漫,这时的世界就像在大蒸锅中一样阴暗、闷热和潮湿。暴雨连下几十年,大地被进一步冷却,海洋渐渐恢复了。又过了上百年,因海水蒸发形成的阴云终于散去,天空现出蓝色,太阳再次出现了。再后来,由于地球轨道外移,气温急剧下降,大海完全冻结,天空万里无云,已死去的世界在严寒中变得无比宁静。
先行者接着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林立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从高楼群上方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镜头再下降,先行者看到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一个平台上,平台上站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她在屏幕上冲先行者挥挥手,娇滴滴地喊:“喂,我们看到你了,像一颗飞得很快的星星!你是‘方舟一号’?”
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虚拟现实游戏中度过的。在游戏中,计算机接收玩家的大脑信号,根据玩家思维构筑三维画面,画面中的人和物还可根据玩家的思想做出有限的反应。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那样的画面,但这幅画面造得很拙劣。由于大脑中思维的飘忽性,这种由想象构筑的画面总会有些不对的地方,但眼前这个画面中的错误太多了:首先,当镜头移过那些摩天大楼时,先行者看到有很多人从楼顶窗子中钻出,径直从几百米高处跳下,经过让人头晕目眩的下坠,这些人都平安无事地落到地上;同时,地上有许多人一跃而起,像会轻功似的一下就跃上几层楼的高度,然后他们的脚踏上了楼壁伸出的一小块踏板(这样的踏板每隔几层就有一个,好像专门为此而设),再一跃,又飞上几层,就这样一直跳到楼顶,从某个窗子钻进去——仿佛这些摩天大楼没有门和电梯,人们就是用这种方式进出的;当镜头移到那个广场平台上时,先行者看到人海中出现了几个用线吊着的水晶球,那球直径可能有一米多,有人把手伸进水晶球,轻易地抓出水晶球的一部分,在他们的手移出后,晶莹的球体立刻恢复原状,而人们抓到手中的那部分立刻变成了一个小水晶球,那些人就把那个透明的小球扔进嘴里……除了这些明显的谬误外,有一点最能反映设计这幅计算机画面的人思维的混乱:在这城市的所有空间,都飘浮着一些奇形怪状的物体,它们大的有两三米长,小的也有半米长,有的像一块破碎的海绵,有的像一根弯曲的大树枝;那些东西缓慢地飘浮着,一根大树枝飘向平台上的那个姑娘,她轻轻推开了它,那大树枝又打着转儿,向远处飘去。先行者理解这些,在一个濒临毁灭的世界中,人们是不会有清晰和正常的思维的。
这可能是某种自动装置,在大灾难前被人们深埋地下,躲过了高温和辐射,后来又自动升到这个已经毁灭的地面世界上。这装置不停地监视着太空,监测到零星回到地球的飞船时就自动发射那个画面,给那些幸存者以这样糟糕透顶又滑稽可笑的安慰。
“这么说,后来又发射过‘方舟’飞船?”先行者问。
“当然,又发射了十二艘呢!”那姑娘说。且不说这个荒诞变态的画面的其他部分,这个姑娘造得倒是真不错,她那融合东西方精华的姣好面容露出一副无比天真的样子,仿佛她仰望的整个宇宙是个大玩具。那双大眼睛好像会唱歌,还有她的长发,好像失重似的永远飘在半空不落下,使得她看上去像身处海水中的美人鱼。
“那么,现在还有人活着吗?”先行者问,他最后的希望像野火一样燃烧起来。
“您这样的人吗?”姑娘天真地问。
“当然是我这样的真人,不是你这样用计算机造出来的虚拟人。”
“前一艘‘方舟号’是在七百三十年前回来的,您是最后一艘回归的‘方舟号’了。请问您船上还有女人吗?”
“只有我一个人。”
“您是说没有女人了?”姑娘吃惊地瞪大了眼。
“我说过只有我一人。在太空中还有没回来的其他飞船吗?”
姑娘把两只白嫩的小手在胸前绞着,“没有了!我好难过好难过啊,您是最后一个这样的人了。如果,呜呜……如果不克隆的话……呜呜……”这美人儿捂着脸哭起来,广场上的人群也是一片哭声。
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人类的毁灭最后被证实了。
“您怎么不问我是谁呢?”姑娘又抬起头来仰望着他说。她又恢复了那天真神色,好像转眼就忘了刚才的悲伤。
“我没兴趣。”
姑娘娇滴滴地大喊:“我是地球领袖啊!”
“对,她是地球联合政府的最高执政官!”下面的人也都一齐闪电般地由悲伤转为兴奋,这真是个拙劣到家的仿制品。
先行者不想再玩这种无聊的游戏了,起身要走。
“您怎么这样?!首都的全体公民都在这儿迎接您。前辈,您不要不理我们啊!”姑娘带着哭腔喊。
先行者想起了什么,转过身来问:“人类还留下了什么?”
“照我们的指引着陆,您就会知道!”
首都
先行者进入了着陆舱,把“方舟号”留在轨道上,在那束信息波的指引下开始着陆。他戴着一副视频眼镜,可以从其中的一枚镜片上看到信息波传来的画面。
“前辈,您马上就要到达地球首都了。它虽然不是这颗星球上最大的城市,但肯定是最美丽的城市,您会喜欢的!不过您的着落点要离城市远些,我们不希望受到伤害……”画面上那个自称地球领袖的女孩还在喋喋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