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万事俱备
三份计划书,分别代表着三个不同方向,本质却极为相似的拓展方向。其中郑虎最看好的一份计划书,详细说内容很复杂,实际概括起来无非就是一句话:
“我们荣誉集团目前,已经为个人专门定制了许多电子产品,包括手机电脑包括电吹风。”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干脆扩展产业链,为用户提供其他的一些优异的电子产品?”
“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我们认为现阶段电水壶方面最适合我们拓展。”
“荣誉拥有着全球最完善、效率最高的产业链,最优秀的科研人员。”
“稍微稍微挤出一点资源,我们就能制作出价格极具竞争力,能够迅速普及开来,性能和耐用度都绝对让用户满意的电热水壶。”
郑虎最喜欢的就是这种表面看似朴实无华,实际背后充满无数技术,最终堆砌而成,便民惠民的产品。
电热水壶看似土气的很,不是现阶段荣誉集团如此高科技的大型集团该研发推向市场的产品。
但实际上这背后可隐藏着不少学问,无论是为了降低成本让产品根据性价比的产业链,还是研发中更安全更靠谱,效率更高的电热水壶,都是相当有科技水平的。
只不过在普通人眼中看来,电热水壶的结构极为简单,根本就没有什么科技含量,当然代表不了所谓的高科技罢了。
而董明珠最看好的则是三份计划书中,关于电冰箱的那一份计划书。
该计划书的申请团队,和看中电热水壶的申请团队有着类似的思路。
不过很显然,他们不愿意走低价走量的路线,更不愿意去研究看似朴实无华的东西。
直接选择了可以说蕴含着现代工业科技精华,背后牵扯到的工艺错综复杂,相当有科技水平的电冰箱。
不能说他们这样的想法有什么错误。
电冰箱这东西做好了,同样便民惠民,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只能说郑虎相对来说还是更喜欢电水壶的团队。
董明珠则更看重产品未来可能的利润,电冰箱在这方面,自然是碾压电水壶。
同时前者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完全可以拓展出一整套家具体系。
相对而言,可预期的潜力和发展前景,明显是要优越于后者的。
两人所关注的重点各不相同,倒是在这些细节上产生了微妙的差异。
好在这些差异还在容忍范围内,不会导致两人之间出现不可回转的矛盾,导致荣誉高层发生激烈冲突。
而三份计划书之中,最后一份计划书,两人都不是特别看好,但都认为值得一做。
——那就是手电筒!
是不是感觉越来越离谱了?
荣誉集团这么高科技的企业,居然会想要进军事手电筒行业。
可实际上小小的手电筒,蕴含的科技含量是丝毫不少。
背后牵扯到诸多材料学的方面的问题,更别说老生常谈的工厂产业链问题。
具体说起来,那也是货真价实的高科技产品。
至少在八十年代,确实如此。
而手电筒的实用性,在八十年代毋庸置疑。
基本上绝大多数家庭,都会有这方面的需求。
所以郑虎与董明珠,都觉得这份计划书不错,手电筒确实值得一做。
同时又都不是特别看好该项目。
因为手电筒的定位确实颇为尴尬,本身赚不到多少利润,在普惠大众层面又颇有些可有可无的味道。
但好在荣誉集团很有钱,即便是这种可有可无的项目,也是能支撑起来的。
就这样,转眼过去半个月。
各种流程走完,三大项目很快就开始正式运作起来。
有了耳机团队作为前车之鉴,年轻人们动力都很足,研究进度肉眼可见的迅速提升。
工作效率简直不能用高来形容,只能用高的离谱来形容才比较恰当!
另外一边,被打回去的计划书其中只有一部分彻底完蛋,背后提出这些计划书的小团队都默默的放弃了自己原先的想法。
绝大多数计划书很快就有了更新版本,在郑虎呕心沥血写出的修改意见的指点之下,短时间内便有了长足的进步。
经过多重审核后,郑虎最终还是选择批准了他们成立小团队,为他们提供一些经费,让他们有钱推进项目。
而另外一边,荣誉集团电脑新品发布!
“性能相较前一代,提升百分之二十五!”
“功耗降低了百分之三十!”
“稳定性大幅度提升,玩游戏再也不会出现因为过热大幅度掉帧的情况!”
“同时价格保持原样,一分钱都不涨价!加量不加价!”
如此诚意之下,互联网再一次掀起热潮。
群众们纷纷用自己的钱包投票,不到三天的时间,除了必须要保留下来用于售后服务的库存机,电脑主机所有商业售卖库存倾销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