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捣练图
打了会儿电话,浑身冷飕飕的。郝帅紧了紧羽绒服的衣领,把手机揣到兜里,上楼,回到人物工作室。
一进屋,热气扑面,脱下羽绒服,坐下来,搓搓手。只觉得眼目明澈,精神倍增。出去凉快凉快还真是管用啊。郝帅心里如是想着,拿起笔继续画《出水芙蓉图》。
姚老师认为郝帅的白描已经过关了,可以临摹一些设色的古典作品。马上就要期末了,选复杂的估计也临不完。在姚老师的建议下,郝帅选择《出水芙蓉图》做为第一张临摹范本。
一层层地敷色,浅粉色的花瓣、嫩红花蕊渐渐地呈现出来……
“大家停一下,我说个事……”顿了顿,见大家都停下了手中的笔,姚老师接着说:“我下周要去外省开会,回来后也就快放假了,所以,这学期的工作就告一段落了。大家这几天把手头而上的画儿画完。今天呢,大家选一下,寒假里要拿回去临摹的作品……”
郝帅选了《捣练图》,这是一幅画在绢本上的重设色的长卷,纵37厘米,横145.3厘米,是唐代画家张萱的作品。在中国美术史课上老师讲过,张萱是宫廷画家,开元时曾任史馆画直,无论亭台、树木、花鸟、皆穷其妙,特别擅长仕女画。他善于起草创作,绘制了大量的描绘贵族妇女游春、梳妆、鼓琴、奏乐、横笛、藏迷、赏雪等悠雅闲散生活场景的画作。
张萱画的仕女都是体态肥硕、服装头饰繁缛华丽的贵妇形象,被称做“绮罗人物”。《捣练图》是张萱的代表作,郝帅很早就想临摹这幅画。
这幅长卷的影印件分成了五段,郝帅在画案上细心地把它们按顺序拼好。只见画画上共画了十二个人物,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第一组描绘四位仕女以木杵捣练的情景;第二组画两人,一人坐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于凳上缝纫,组成了织线的情景;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场景,还有一个小女孩,淘气地钻在布底下。
画中的人物形象都是以细劲圆浑、刚柔相济的墨线勾勒出,辅以柔和鲜艳的重色,塑造的人物形象端庄丰腴,雍容华贵,神态生动。
再仔细看去,人物衣裙上的花纹图案,都被精细的绘制了出来。
郝帅研究着那些繁复的花纹图案,担心自己画不出来。便问:“老师,衣服上的花纹图案可以省略吗?”
“那怎么行!什么叫临摹呀?临摹就要忠实原作!”姚老师看了看,又说:“嗯,这个对你来说是有点难度,这是宋徽宗的摹本,这个光是线条就非常有难度,劲挺秀丽,更不用说设色了。”
“哦,原来是宋徽宗的摹本啊。那张萱的原作呢?”郝帅诧异地问,老师讲课时,没讲到这一点呀?
“张萱的绘画作品大多数都散佚不见了。现在只有这幅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据传是原本是属于圆明园收藏,现在收藏在波士顿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