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4章何无逸果然还站在神童碑前,望着碑文,看得十分认真。
陈翠走到他身后。他转身看了她一眼,似乎就立即明白了一切,什么也没问,只是说:“夫人,这真是好字,卢远洲当真名不虚传。”
陈翠麻木地点点头。
何无逸微微一笑:“走吧,先找个地方吃饭去。”
他们在街上找了家酒楼,何无逸点了菜,上来的全是虾、蟹、鱼、贝之类。坐在姐姐怀里的阿圆睁大了眼睛,兴奋地向一盘银蚶伸出小手。何无逸拿了一个放到她手里,让她自己玩。
“我想吃肉。”林方之咕哝道。
“来了蘩县,就要尝尝海鲜啊。来,你看这个。”
他夹了一块蟹脚,放到林方之的鼻子前,林方之嗅了嗅,露出了嫌弃的表情:“咦,这是什么味道!”
“这是生的,用酒腌过。”何无逸笑得有几分顽皮。
“我不要吃!”林方之厌恶地缩到了一旁。
林豫兮凑过来,一把夺过蟹脚,说:“我来吃!”
何无逸赶紧抢回来。“算了,有酒。你还是吃虾吧。”
陈翠终于说话了:“敬初,别管他们。尝尝这个带鱼,蘩县的带鱼是最有名的。”
冬季肥美的带鱼煎得金黄,卤汁焦红粘稠。何无逸尝了一口,喜道:“果然不错。”
陈翠也动了筷子。久违的家乡风味入口,竟有一种令人振奋的快乐。刚刚的那些愤怒与悲哀,好像突然都变得遥远起来。
人吃饱了饭,就有了底气,对于未来的恐惧也没那么强了。这是她的家乡,是她最熟悉的地方。她好手好脚,年富力强,难道还会饿死在这里?又有什么好怕?
“夫人,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跟我去沫阳?”只听何无逸问道。
“不必了,多谢你。”陈翠笑笑,“我还是和子升一起留在这里吧,这是我们的家。”
###
当夜他们借住在城外的海神庙中。第二天一早,何无逸就起身进城去看房子。虽然陈翠早有预料,但他带回来的消息还是让她有些吃惊:蘩县的房子十年间竟如大潮一般猛涨,街上一所小房屋也要三四百两银子。她京城的小院卖得仓促,卖了七百两,其中三百两还了朋友,两百两要还陈福全,还得加上利息。剩下的钱,即便算上何无逸给她的一百两,在县城买房也颇为困难。
她提出不如先租房住,何无逸却说这样一个月极少也要一二两,其实反倒不划算。何况她又带着三个孩子,没个固定的住处总是不安心。他又出去到处打听了一番,最后提议到青萍浦去看看。
明日,他们坐船去了青萍浦。这地方在县城东边二十里,稚河和蘩江的交汇处,本来是乡村,现在却繁荣了起来,商铺林立,街巷纵横。关键是房价比城里低得多。陈翠一看之下,就非常满意。最后他们来到一条叫“桐叶里”的小巷,看定一个小院,二百两银子买了下来。
之后是打理房子、购置物事,忙了十余日。再择吉日出殡下葬,将林汝明葬在他父母坟茔之旁。林、陈两家都无亲友,只有陈翠和孩子们在坟前痛哭一番,何无逸撰写墓志,尽哀而去。
一来二去,已到腊月下旬,年关将至。陈翠勉力置办了些年货,叫上何无逸一起过年。元旦五更接灶拜天,饮椒柏酒,吃汤圆子,礼数倒也没落下。只是斯人已逝,重孝在身,总是心绪惨淡。加上何无逸准备一过完年就回沫阳,离别在即,更让这节日显得有些凄凉。
在这凄凉的气氛中,林方之度过了八岁的生日。梁国人一般不重视小孩的生日,以往只有阿爹会给他们兄妹送礼物。想到今年阿爹不能再陪他过生日了,林方之又偷偷哭了一场。
###
政通四年,正月十五。
青萍浦的主街上摆起了灯市,虽比不得京城繁华,但也是灯火箫鼓,好不热闹。人们摩肩接踵,都到街上看灯。妇女们多穿白色衣裙,在灯光月光下素雅灵动,飘然如仙。
林豫兮拉着母亲的手,走在人群中。她低着头,看也不看那些花灯烟火。她是和母亲、哥哥一起去向何先生道别的,一想到这个,她就想哭。
“你们俩听好了,待会不许哭哭啼啼的。”阿娘不知道第几次提醒他们了,“不要让人家心里不好受。记住没?”
“嗯。”她和哥哥都勉强地应道。
他们拐进一条小巷,离开了主街。喧闹的声音渐渐在背后淡去,潺潺的流水声从宁静中升起。借着檐下的一盏盏红纸灯笼发出的昏暗的光,他们来到了一户人家门前。
何无逸借住在这里。陈翠扣了门,主人带他们进去,走上二楼。几间屋子唯有一间亮着灯光,却安安静静,听不见任何声响。
门没有锁。他们敲门进去,只见何无逸正在灯下伏案疾书。
他又写了几个字才放下笔,起身拱手道:“夫人怎么亲自过来了?”
只听阿娘问:“你明朝啥辰光动身呢?”
何无逸笑笑:“睡醒就走。到时候随便搭条船吧。夫人不必来送了,我也不晓得我何时才起得来。”
林豫兮踮起脚看看他桌上放着的一摞纸张,心想何先生好生奇怪,上元节大家都在外面玩耍,他却宁愿一个人躲在这里写写画画,不知有什么意思。
只见阿娘把肩上背着的包袱放下来,说:“一些点心,带着路上吃吧。”
“不用了,到沫阳只要一天。”何无逸看着这巨大的包裹,露出了为难的神色。林豫兮很不解,要是她见到这么多好吃的东西,一定乐得跳起来了。
“很快就吃完了。”阿娘不由分说地把包裹放在椅子上,又从哥哥手中接过另一个布包,“给你做了两件冬天的衣服,赶得急,也不知合不合身,凑合着随意穿穿吧。”
“这……”何无逸似乎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迟疑了一下才说道,“谢谢夫人。”
她听见阿娘开始絮絮叨叨:
“你一个人在外面,要注意身体。不要老是熬夜,早睡早起好。”
“……好的。”
“也不要总吃外面的东西,不干净。现在的人心眼坏着呢,我听说有人把蠕虫榨出汁来做乳饼,你想想,多恶心。还是自己烧饭放心啊。”
“……嗯。”
“记得吹了灯再睡,当心火烛。”
“好的。”
“也不要太省钱。欠你的钱我会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