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裕丰的老员工
周娜最近的工作重心,就是招募技术骨干,她很清楚,没有经验丰富的工人,服装厂将寸步难行。
打听到了裕丰服装厂的几位技术骨干的背景。裕丰的这些技术骨干都是行内有些资历的老工人,尤其是负责缝纫、质检和技术维护的三个工人,几乎撑起了裕丰的大半江山。他们的技能和经验对任何服装厂都是无价的财富,周娜心里清楚,这些人若能被她们招揽,厂子的基础就有了保障。
她首先找上了李大勇。李大勇是裕丰服装厂的缝纫车间负责人,三十出头,干了十多年服装缝纫活,缝纫机的每一个部件他都熟悉得像自己手上的纹路。可如今,厂子停工,连工资也发不出来,他也开始心灰意冷了。
周娜特意选了一个下午,趁李大勇在家,提了点礼品登门拜访。她直截了当地说明了来意,开门见山地说:“大勇哥,我听说您是咱镇上缝纫技术最好的人,手下的徒弟也不少。我们准备新办一个服装厂,您有没有兴趣过来帮忙?”
李大勇闻言愣了一下,手中的茶杯停在半空,随后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小姑娘,你别拿我开玩笑了,咱们厂子现在停工不假,但你们是私人办厂,能有多大能耐?再说,你们连个厂房都没有,凭什么让我来?”
周娜早料到他会怀疑,心里不慌,笑着说:“大勇哥,我知道您不信,可我们这次真是有备而来的。我们已经和镇上的领导谈妥了,场地正在筹备,我们很快就能开工。最重要的是,我们给的工资待遇,绝对比裕丰要好。”
“多少?”李大勇挑了挑眉,明显有些不信。
“每个月150元,另外还有提成和奖金。”周娜不紧不慢地说道,眼神中带着几分自信。
李大勇的眉头猛地一跳,150元的月薪,这可是裕丰工资的两倍还多!再加上提成和奖金,他心里顿时有些动摇。可是他很快冷静下来,眼神里依然充满了怀疑:“150元?你这话说得轻巧,咱们镇上的厂子都快倒闭了,你们能给这么高的工资?这不会是空口白话吧?”
周娜笑了笑,依旧平静:“大勇哥,您放心,厂子虽然还没建好,但我们计划已经很清晰了。您可以先不做决定,等厂子开工建设了,我们邀请您去看看,咱们可以再具体聊聊。”
李大勇虽有些犹豫,但听到周娜这番话,心里起了波澜。他没有再拒绝,只是点了点头:“行,等你们那边有眉目了再来找我。”
马玉莲是裕丰服装厂负责质检的老员工,眼光毒辣,布料从她手上一过,立刻能分出优劣。她的经验在服装行业中极为难得,周娜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马玉莲性子要比李大勇更为谨慎。周娜来到她家时,她一听是要她去新厂上班,脸色就冷了下来:“周娜,开新厂啊,不开玩笑,你们这些小姑娘真能撑得起来吗?”
周娜见她疑虑重重,便耐心地坐下来,细细解释:“马姐,我们虽然年轻,绝对不是说着玩的。我们已经跟镇政府谈好了地皮的事情,而且我们也和几家大城市的供货商谈妥了合作。我知道您看重的是实在的东西,那我也跟您直说,工资是150元,还有提成和奖金,比裕丰给的条件要好很多。我们知道现在裕丰停工,大家的生活都难上加难,但我们这个厂子一旦开起来,绝对不会亏待您。”
马玉莲听到工资数目,也露出了一丝惊讶,但随即还是摇了摇头:“工资是好,可你们现在连个厂子都没有,我能相信吗?厂房还没盖起来呢,你让我现在就答应,这事儿也太不靠谱了。”
周娜没有急着说服她,而是点点头:“我明白您的顾虑。这样,您不用现在做决定,等我们厂子动工了,您再来看看。只要厂子一建成,您随时可以决定要不要来。”
马玉莲想都没想,直接回复到:“开得起来再说吧。”
最后,周娜又找到陈师傅。他是裕丰服装厂负责设备维修的技师,工厂里的机器都是他亲手维护保养的,经验老到。他的技术对于新厂来说尤为重要。
陈师傅听了周娜的来意后,脸上露出了明显的怀疑:“小姑娘,你们这个新厂靠谱吗?我这把年纪了,可不想折腾,国企再怎么说也有保障,你们私人办厂,能稳定吗?”
周娜笑了笑有了之前的经验,周娜一口气把话说全了:“陈师傅,我知道您担心的是保障问题。我们这次准备得很充分,不仅资金充足,未来的规划也很详细。工资方面,150元起步,还可以根据产量有提成和奖金。我知道您技术好,我们也需要像您这样的技术大拿。要不这样,您也不用现在就决定,先看看我们厂子怎么建起来,您要是觉得靠谱再来。”
陈师傅沉默了一会儿,低头喝了口茶,终于说道:“我再考虑考虑吧,等厂子建好了我再看。”
离开陈师傅家时,周娜心里有些沉重。她已经走访了不下十几个裕丰服装厂的老员工,他们有心动的,也有顾虑重重的,核心问题还是他们没有看到新厂的实质性建设。
虽说工资待遇极具吸引力,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轻易放弃国企这层“保障”,去一个还没影的私营厂冒险。周娜心里清楚,这件事的突破口,还是在于新厂的建设进展。
她到了陈云家里,陈芸刚接了一杯水递到周娜手里,陈芸家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喂,我是陈芸。”
电话那头,王志山的声音传来:“陈芸啊,手续和地皮的事情已经定下来了。你有空的话,来镇政府一趟,我把文件交给你。新厂的营业执照和租赁政策都下来了。”
陈芸闻言,心中一阵欣喜。她朝周娜做了个稍等的手势,转身对着电话说道:“好的,王叔,我马上就过去。谢谢您,这么快帮我们搞定了。”
挂了电话,陈芸的眼里闪过一丝兴奋,但很快,她又恢复了冷静,转头对周娜说:“娜娜,手续和地皮下来了,我们的新厂正式有了合法身份。现在,咱们得加快速度,把厂房的事推进下去,时间不等人。”
周娜听完,忍不住笑了起来:“太好了,真是及时雨啊。裕丰的那些技术骨干都在观望,这下厂子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他们就没有理由再怀疑我们了。”
“没错。”陈芸点点头,“等我们厂房开始动工,大家自然会看到我们不是在说空话。到时候,再把他们召集起来,给他们看看我们的计划和资金,所有的疑虑都能打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