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分别行动
第417章分别行动
诺久书离开后,天上的雪落了一会儿,天光大亮的时候,雪停了,地面上浅浅地盖了一层,没一会儿就化了。雪化的这会儿,闻光寒也没闲着,带着正奇等人就开始清点家里的东西。
林杨说诺久书名下的土地、宅子什么的已经全部处理了,银子的话是诺久书收好了,只是他手里还有一笔。
其中就有县里的宅子卖出去的钱,共九百两。
因为要保留晚学,寻买主的过程便麻烦了些,卖出去的时间就晚了点,钱也收得少了些。
与之相反的就是两栋酒楼,因为生意好,地段好,还承诺教他们技术,也没有其他要求,打包卖出去的时候,足有两千多两银子。
闻光寒想了想,道:“就把卖宅子的银子留下来吧,给太子……哦,不对,现在是新皇了,给新皇买糖吃。告诉他是因为晚学才只有这么点的。”
林杨嘴角一抽,觉得自家兄弟当了那么一回官,性子没怎么变,就是这嘴变得忒不把门了。
熊富就直接说他,“就算咱们要离开了,人家也是皇帝,你也少说点。”
“嗯,好。”闻光寒轻轻笑了笑,问他:“富哥,咱们山谷有多少粮食、家畜?”
“前不久卖了不少,现在的话,猪还有一百来头,里边有五十来头种猪,卖不成,鸡、鸭各有一千多只,鹅有两三百只,还有兔子也剩下足有一千多只,没法,这东西实在太能生了。”熊富蹙眉头疼。
闻光寒轻轻笑了笑,“挺好的啊,以前谁家像咱家一样能天天吃肉。”
“哈哈,也是。”
闻光寒细致地问了一行人谷里还剩下的东西,一一做了分配。
粮食带了些应急的做种的,其他全部留下。至于鸡鸭鹅,带了一半路上吃,然后带上种蛋,其他的也留下。
猪的话,种猪都带上,其他的全杀了炼油保存在油里,兔子则是留下一部分种兔,剩下的杀了做成风干肉或者腊肉,一时半会晒不干就船上晒……
虽然诺久书同闻光寒说过要塞的情况,但两人都没有亲身进入要塞生活过,也不知道要塞是不是真的像说明里说的那么方便。
所以闻光寒还是做了点准备,确保航海路上吃喝不愁。
接着,闻光寒又去找了正墨、木进和刘家兄弟等人,将山谷里的其他东西都归置整理了一通,该带的带,该留的留。
木进强烈要求将自己的那一帮狗子都带上,熊富也趁机提出要把养来守仓库的猫咪也带上。
东西归置好已经是两天后了,正奇和正远也将准备好一起离开的人的名单。
而此时,诺久书已然悄无声息潜入了京城驻军军营。
根据闻光寒在地图上的标志,顺利找到了正嘉、正曦。
因为新皇登基的缘故,这两天他还真没腾出时间来处理闻光寒带来的人,所以这边还安安稳稳。
诺久书了解后也松了口气,将情况同二人说了一遍,交由两人自己选择。
“我肯定是要回去的,我家阿元还在盛元呢,还有孩子,我还没见过。”正嘉有些遗憾地道。
正曦道:“我这人没什么本事,还是跟着大人喝汤保险一点。”
诺久书哭笑不得,道:“阿寒从云州那边总共带了多少人来?”
“一百二十七个。”正嘉道:“但是原因跟大人走的应该没多少,因为他们在这里都有家族。”
“嗯。”诺久书想了下,道,“你们明天找机会试探一下,愿意一起走的,咱就打个辞呈,下午我就来带你们一起离开,”
“打辞呈?”正嘉呀然。
诺久书道:“要不然偷偷打?”
正曦:“……”
第二天,两人问了一通,还真带着一群人一起辞职,说他们都是闻光寒带来的,现在闻光寒辞官归乡了,他们待在军营也名不正言不顺。
将领被他们弄得头大,忙请示上面,因为闻光寒的特殊性,一群小兵的辞职就呈道了新皇面前。
新皇冷笑,准了。
至于其他人,就像两人说的那样,前途坦荡,没人愿意离开。
诺久书见此也乐得清闲,连夜将愿意跟随闻光寒的三十七人带到了京机府边境。
休息一晚,继续赶路。
与此同时,闻光寒拿着想要跟随的名单,有点头疼。
明授书谷内有一半的人都想跟着离开,其中大多数都是孤儿所的孩子,或者是从孤儿所搬出来,成婚生子的那部分人。
经过这么些年,孤儿所里的人数少了点,但也有百来人,加上那些成家立业的,满打满算三百来人,再加上每家都会带上的行李什么的,家里的两条小船可能装不下。
思及此,闻光寒带着木彦去了码头,寻了三天,意外问到了赵家新购入了三条船,加上战乱,很多船用不上,有意出售一条老船。
闻光寒带着人就上了赵家在盛元的地盘,那老管家和闻光寒也算熟人,便劝道:“那条船虽然也还能用,但年久失修,若先生有余钱,不如买只新的。”
闻光寒笑了笑道:“不瞒掌事的,原本我也想卖只新的,或者租一只,但听说赵家要卖船,虽然是老船,但我身边这位木师傅就是一个十分老脸都造船师傅,修船也不在话下。”
“哦?”赵管事看向木彦,感兴趣地道:“我们家老爷干了这行,倒是认识很多船上,师傅以前在哪里高就啊?”
木彦闻言,苦笑了下,道:“东家已经没了,这才逃到这里,承蒙闻夫人收留,掌柜就别问了。”
赵管事的便不问了。
船是要买的,赵管事也是要卖的,最后两方谈拢,用八百两买了下来,船比家里的两条船都大,但是比较旧,赵管事的直接给打了折。
谈好后,赵管事的说:“那船前不久去府城了,这几天应该要到了,闻先生不如等船到了,先看了船再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