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阿寒
第418章阿寒
闻光寒带着人抵达盛元码头的时候,码头正忙得热火朝天,有一批人在卸货,有一批人在两条船中间搭了舢板,将货物转移到另一艘船上。赵管事的也在现场,见到闻光寒几人,忙迎了过来,带着几人去看船。
赵家是船商,船是他们吃饭的工具,对船的保养还不错,木彦说这船就算是去海上也能抵挡小型风暴,近海作业完全没问题。
闻光寒也果断,直接交钱拿船。
回去的路上,闻光寒让正奇正远去提醒书谷里的人,还有其他想一起离开的人,明天就要将东西全部装船,后天一早就走。
趁着将将十月,河水还没冻上,还能走就赶紧走吧。
第二天,整个书谷都忙了起来,不乐意一起离开的帮着想离开的人一起搬行李,甚至还有大方雇了谷外村民帮忙的。
闻光寒则是带着闻张氏去祭拜了闻父的衣冠冢。
落叶归根,深思熟虑后,闻张氏想着,即便是衣冠冢,也让他留在这里吧。
人老了,闻张氏也不愿意折腾着搬家,颠沛流离的,定不下来,但她更不想拖儿子后腿,便也听儿子的话,跟着走吧,反正她娘家和闻家在这地儿也没有其他亲戚了。
因为闻家人举家搬迁的缘故,整个码头很是热闹,熟人见着总会问一句,大家也都异口同声,和主家一起搬去南苑海边去,那儿暖和。
如此便是热闹了一晚上,好些举家上船的,直接就睡船上了。
当天晚上,很多人睡不着,爬起来想再看看这个地方,到了甲板上后,发现很多人都聚集到了甲板上,聊天的聊天,喝酒的喝酒,倒是将这离愁给冲淡了两分。
此时,诺久书路过溯州府府城,正带着人就进城采购点吃的。
因为战乱的缘故,百姓们对外来人员十分排斥,诺久书想带着人吃顿热乎的,睡一个安稳觉都难。
思来想去,诺久书干脆拿出马车,一起进城,好生吃了一顿饭。
想着反正都进城了,诺久书便将三十七人分成三批,两批留在溯州府府城,诺久书一批一批运到易江县,等着和闻光寒他们会合。
诺久书提出这个建议后,其他人都点头同意了,毕竟一起走的话总有人露宿野外,很不安全。
第二天早上,诺久书带着正嘉和其他几人一起出城,却不想遇上了熟人,她忙拉着人躲进了巷子,幸而对方没有发现她们。
诺久书让正嘉带人躲起来,自己则目送着那一队人策马离开。
“没想到竟然在这儿遇上了。”诺久书呢喃。
正嘉问:“夫人,怎么回事?”
“新皇派去盛元收书谷的禁卫统领。”诺久书轻描淡写地应了声。
正嘉闻言,眼眸一亮,感叹道:“我这才知道,我们以前的快马加鞭究竟有多慢。”
诺久书笑了笑,其实也不慢了,毕竟还得翻山越岭,东绕西绕,路程远了而已。
等完全看不清禁卫统领的身影后,诺久书才带着几个人离开,一路向西苑江和南溯江交接的易江县飞驰而去。
此时,盛元县码头,一大二小三艘船在号声中缓缓离开,进入了宽阔的南溯江,码头上,一大群人或是光明正大,或是偷偷摸摸地目送一群人离开。
各人思所欲,各人想所想。
选择的船队已出发,上船的人也好,岸上的人也罢,已经没有反悔的机会了。
逆流而上的船很慢,到府城估计要十多天,但诺久书带着正嘉等人用了半个上午的时间就从溯州府城到了易江县。
她让正嘉带着人去找了个客栈住下,她自己则休息了下,吃了点东西,便返回溯州府接剩下的人。
人到齐了后,她安排两个人每天到码头去等着,她自己则带着其他人在县城里采购一些应该能用得上的东西,包括书籍一类,虽然已经有了不少,但总想着或许还有些没买到的。
诺久书也不想自己带出去的人完全忘了大郢这块土地和土地上传承的文化。
十天后,闻光寒的船队一路向北,中间没有停留,仅十天便看到了易江的码头。
与此同时,有两队人马一前一后快马掠过易江县,朝今南府而去。
闻光寒站在船头,看着远处的易江码头,满目期盼。
船将停靠,闻颜若扶着闻张氏进船舱,看到闻光寒这样子,轻轻笑了笑。
闻张氏见此,捏了捏她的手,“鬼精灵。”
“爹爹和娘亲感情好,我开心嘛。”闻颜若笑着撒娇。
闻张氏闻言,瞥了眼身后的兰若舟,道:“你与小舟如何?”
“奶奶!”闻颜若红了脸颊,不依地叫了声。
闻立嵩抱着小意儿,拉着想要留在船头的闻立海一起回船舱,道:“忘记上次是谁在停船的时候差点掉下去了?”
“哥!”闻立海羞赧,不满地叫了声。
“嗯,在呢。”闻立嵩不在乎地应了声,道:“走吧。”
另一边,远远看见家里船的正嘉一脸惊喜,推了推跟自己一起守在码头的人,道:“快,快去通知夫人,大人到了。”
“嗯嗯。”那人胡乱应了声,忙跑出码头,骑上马就朝城里去。
三艘船在易江县码头缓缓停靠,闻光寒紧紧握住手里的绳子,目光不断在码头上巡查。
“大人,这里!”突然,一阵欢呼传来。
闻光寒寻声看去,便见正嘉在码头上又蹦又跳,口里还嚷嚷道:“夫人去城里买东西去了,马上就来。”
马上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