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放心,我有法子!
村民们听了里正穆怀信的话,情绪渐渐被点燃,原本凝重的氛围里多了几分振作的气息。
穆怀信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欣慰之色。
他提高音量说道:“好!只要大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乡亲们用力点头,脸上的神情从最初的忧虑,慢慢变成了坚定。
大家彼此交换着眼神,仿佛在传递着无声的鼓励。
“大家都先回去吧,后续要是有什么事,我会再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商量!”
说罢,穆怀信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各自散去。
村民们相互搀扶着,有的三两成群低声交谈,有的则独自默默前行。
他们的背影无一不带着疲惫,脚步也略显沉重。
可那挺直的脊梁、坚定的步伐,却透着一股不服输、不向困境低头的坚韧劲儿。
苏锦萱和宋韫初并肩站在原地,目光紧紧追随着乡亲们的背影,内心被深深触动。
望着眼前这一幕,他们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当初,苏宋两家被无情地赶出京城,前路漫漫,充满未知与荆棘。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却从未想过放弃。
两家人相互慰藉、彼此扶持,凭借着这股不向困境低头的劲儿,熬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时刻,最终才在梨花村安顿下来,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苏大夫,韫初。”
里正穆怀信走上前来,跟苏锦萱和宋韫初打招呼。
苏锦萱连忙收敛心神,语气诚恳地说道:“里正大人,多谢您对苏家的照拂。”
一旁的宋韫初微微颔首,附和道:“里正大人的一番劝诫,既安了大家的心,也护了村子的安宁。”
穆怀信听后,赶忙摆了摆手,回应道:“这都是我分内之事。你们为村里尽心尽力,乡亲们都记在心里。
这次若不是你们及时救治,乡亲们的伤怕是没那么容易好起来。”
苏锦萱轻轻摇头,神色真挚:“里正大人您客气了,能帮到大家,我们也打心眼里高兴。”
宋韫初略一沉吟,问道:“里正大人,往年秋收之后,村里就不再种其他粮食了吗?”
穆怀信叹了口气,无奈道:“咱们这儿,一年只种一季粟米。秋收之后,土地就闲置了,得养养地力,等着来年开春再种。”
苏锦萱眉头紧皱:“如今这情况,若是能再种些作物,好歹能填补些口粮,乡亲们也能多些指望。”
穆怀信苦笑着摇头:“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这事儿哪有那么容易。
一来,土地肥力不够,种了也难有好收成。
二来,这季节也不合适,既没合适的种子,天气也冷了,种下去怕是长不起来。”
他顿了顿,语气中多了几分沉重:“眼下最要紧的,还是想办法熬过这个冬天。
至于种地的事,只能等来年再说了。”
苏锦萱和宋韫初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忧虑,却也没再多说什么。
与里正道别后,两人并肩往苏家走去。
“韫初,今年的赋税是不是大概率会涨?”
苏锦萱侧头望向宋韫初,语气中透着一抹迟疑。
宋韫初明白苏锦萱的顾虑。
他点了点头,沉声道:“嗯,如今南方水患肆虐,百姓流离失所。
据玄夜传来的消息,大批流民正往京城方向涌去。
朝廷若不及时应对,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苏锦萱闻言,低头思索片刻。
“若是朝廷开仓放粮赈灾,或许能暂时缓解流民的困境。”
宋韫初轻叹一声,语气中带着无奈:“开仓放粮是必然之举,但国库本就吃紧,这一来,亏空只会更加严重。
若是朝廷想要填补亏空,加征赋税怕是难免了。”
苏锦萱眉头紧锁,担忧道:“可如今乡亲们地里颗粒无收,粮价飞涨,若是再增加赋税,他们如何撑得下去?”
宋韫初目光微沉,语气渐冷:“是啊,如今朝中佞臣当道,他们只顾争权夺利,哪会顾及底层百姓的死活。
人命在他们眼中,或许只是草芥罢了。”
说到最后,他拳头紧握,指节微微发白,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意。
苏锦萱看着宋韫初,心中一阵酸楚。
她知道,他想起了自己的大哥,想起了宋家的遭遇。
苏锦萱明白他这一路走来的隐忍与不易。
她轻轻勾住宋韫初的小指,柔声安抚:“眼下局势艰难,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