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天感悟历史 - 我要写一本书 - 丁卯冬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我要写一本书 >

第14天感悟历史

今天从第一百零一回读到一百一十回,读了十回,还剩十回,明天再读。

读到诸葛亮身死,觉得三国演义结束了,后面的十几回便是个结尾,叙说三国更替合而为晋。

想说说诸葛亮,却又不知从何而起,一生忠义,信守承诺,直至鞠躬尽瘁。

只能说诸葛亮确实是忠臣的典范,部属的表率,他真是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白帝城托孤之责,一人担起了整个蜀汉。

看到诸葛亮死,不觉有些伤感,随手写两句聊以纪念:壮志未酬身先死,遗憾叹息数千年。六出祁山虽未成,报国尽忠当如此!

当然,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没人不会死,诸葛亮一样会死,其他人也会死。

当孙权死后,当初争夺天下而三分的第一代群雄都成了过往,后继者又开始新一轮的争夺。

之前心中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每次打仗曹操都要亲自带兵出征?孙坚、孙策、孙权都要亲自带兵出征?刘备为什么要亲自带兵出征?

都是主公,难道就不能坐镇后方,派手下大将出马?

当看到司马师死时将兵权交给司马昭后,我忽然找到了答案。

在那样的时代,得兵权者得大权!

董卓、曹操、司马懿为什么能威震朝野?为什么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因为有兵权!这叫拥兵自重!

所以,无论曹操、孙权,还是刘备,又或是其他主公,不可能轻易将兵权交给他人,除非极其信任,只是他们想不到,等他们死后,后继者却不能永久的掌控住兵权。

单看曹魏,曹操死后,曹丕继任,司马懿还不敢太嚣张,始终很低调。可曹丕死后呢,曹叡继任,但曹叡也没干几年,因为多行不义,被自己吓死了,再之后曹芳接任,司马懿才露出峥嵘,逐渐夺了大权。最后司马家推翻了曹家,最终统一了天下。

之后的东吴也是一样的结果。

看到这些,我不禁想到,皇帝为什么要设置大将军的官职?为什么要把兵权下放给他们?

就算给他们,也应该有制衡的方法,否则岂不是将权力给了其他人。

难道这就是封建朝代的弊病,皇帝看似有实权,但若有奸臣谋逆,皇帝其实一点招都没有,只能依靠臣子的忠心。

难道两千年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没想过这个问题吗?

肯定想过,也肯定有对策。但为什么最后又会覆灭?我想根源不在兵权,而在自己!

为皇者若勤勉廉政,体恤爱民,用忠臣,远奸妄,王朝自然不会覆灭。

但凡被推翻的皇帝,几乎都是不务正业,荒淫无道,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最后导致权力逐渐旁落,或入宦官之手,或入奸臣之手,朝政昏庸,官逼民反,天下大乱。

所以,朝代覆灭的根源表面上看是未掌兵权,被人强夺,实质是他自己丢弃而已,因昏庸而丢弃,因荒淫而丢弃,因无道而丢弃。

我没研究过历史周期率,但我想这就是历史周期率。

夏四百年至桀亡,商汤夺之。

商六百年至纣亡,武王伐之。

周八百年至幽亡,春秋争雄,战国纷争。

秦统一六国,汉灭之。

三国争雄,晋代之。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一代又一代,一朝又一朝,皆亡于自己。

这就是封建历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