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霜降03 - 半斛夫郎 - 梅若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半斛夫郎 >

第40章霜降03

第40章霜降03

吴村正带着三五个状妇,拉着一辆架子车,车上坐了一个面容俏丽的年轻男子,怀中抱着一只羽亮毛顺的大公鸡,这男子正是吴村正的儿子吴修。

见城门已隐隐可见,吴修喊住了吴村正:“娘,您就送到这里吧。”

吴村正转过头担忧的看着他,眼含不舍:“你自己回去当真能行?万一你妻主知道,可会怪罪?”

吴村正的老伴吴正夫怕儿子t突然回爹家,回去被妻主怪罪,于是将家中养的最肥的公鸡塞给了儿子,直说:“你就说我病了,你回来是来看我的。”

出嫁后的男子无故回爹家是大错。不止吴正夫担忧,吴村正也担忧儿子回去之后被责罚。

她说:“不如我跟你一起回去,我亲自跟亲家解释解释……”

吴修却摇了摇头,对吴村正说:“没事的,她喝醉了,我现在回去没人能发现。”他莞尔一笑:“万一真被发现了,我就说我去买鸡了。”

吴修是连夜偷跑出来的,昨天夜里他妻主与几个姐妹喝了个酩酊大醉回来,他方才得以脱身,半夜偷偷的跑回了桥头村。

他声音很轻,吴村正却听的清清楚楚:“娘,我爹他不知道里头的轻重,您是知道轻重的。”

吴修一字一句道:“我今日从未回过爹家。”

吴村正扶着儿子从车上下来,还想说些什么,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不住的叹气。

吴修看着吴村正,狠下心转身离去,刚走两步又忍不住转身,依依不舍道:“娘……你,你多保重。”说完,他扭过头,忍了一路的泪水顺着脸颊划落,他抱着鸡,头也不回的朝妻家奔去。

待儿子走后,吴村正复又叹了一口气,带着人一起进了城。

来到熟识的粮行,发现各家粮行都已经关了门,仔细一打听才知道,现在各家粮行都已经不开全天了,只有早晨起早过来排队,才能买得到粮。

一个在街边卖炊饼的小贩说:“谁让稻谷刚收,上面就发下来好些斛粮食,县里各家粮行管事的奶奶们忙着分粮食,都没时间清点自家粮铺了。”

吴村正心中惊诧,面上不显,擡头看到去其他粮行门口寻人的杨婶回来,抱拳辞别小贩,迎了上去:“找到她们没?”

杨婶摇头:“几个去寻俏姐和程娘子的姐妹都回来了,粮行,布庄全都去寻了,四处都寻不见。”她说:“杜家布行的伙计说程娘子去过,但早就走了。”

吴村正急得原地转圈。

正在这时,胡二娘从一个巷子处出现:“村正!”

“你们去哪了?”吴村正焦急的说:“怎么样?买到粮食了吗。”

胡二娘支支吾吾,拉着吴村正边走边说:“您过来看看就知道了。”

让程明月亲自去跟她干娘解释吧。

铁匠铺。

吴村正瞪大了眼,看着程明月指挥着众人把成梱的铲子,铁楸,木斧,间杂少数砍刀标枪等擡上了架子车。

她还买了一堆生铁块子,放在竹篓子里装着,堆的冒尖。

吴村正本想说什么,可接到程明月的一个眼神,把到了嘴边的话都咽了下去,车子装好,众人沉默着,拉着架车子出了城门,她才艰难开口问到:“明月……你,你买这样的多农具做什么?”

程明月沉默片刻,答道:“干娘,我买的不是农具,是武器。”

“可是……”

“干娘,咱们村还有多少粮?”

怎么就扯到还有多少粮上了,吴村正有些焦急的说:“问题是现在要征粮!征完之后,村里剩的粮食不够过冬怎么办?”

程明月:“干娘,我记得之前您给我算过,咱们村八百多亩地,如果是正常征粮,秋收秋税需要交四十八斛粮食。这次秋收,咱们村两百亩旱田一共收上来四十斛小米,六百亩水田,一共收上来一百二十斛稻谷,”

“也就是说,如果正常纳粮,可以剩下来一百一十斛粮食,每个人起码可分半斛粮食,怎么也够大家吃到春收了。”

“所以说,我不明白,干娘为何这么急着买粮,还这么大方,拿自己的钱买粮填补社仓。”

吴村正道:“你以为光纳粮就行了?现在农闲了,官府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叫人去服徭役,你可知道那徭役是什么样的活?若是不想去,就得交大把的粮食换去赎。”

程明月:“每个成年女子每年在本郡或本县服役一个月,如果不想去,就出一个成年女子一个月的口粮,也就是三斗,可就算这样,勒勒肚子也能撑到春收。”

吴村正抄着手,面色难看,似有难言之隐,半响,她才说:“咱们村在附近十几里路的几十个村子中,是收成最好的,若真的别的村都吃不起饭了,免不了要有穷亲戚过来打秋风,你难不成还要眼睁睁的看着她们饿死?”

程明月眸中一片清冷:“干娘直接说,到时候方圆十里的村子乱起来,土匪当道,需交粮食保平安得了。”

她之前便奇怪,不管桥头村其他人收成如何,吴村正本人家的粮食是足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吴村正这个一村之长,在自家粮食足够的前提下,面对可能性未知的饥荒,为何这样积极的用自家的银两买粮食,还大公无私的放到社仓。

吴村正之前给她的说辞是,如果村里人沦为流民,她也会受责罚。

可程明月观察了许久,所谓皇权不下县,这里朝廷的权力并不会伸到乡村这样的地方,除了收取税量粮,或是闹出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人命官司,一般情况下都是乡间民众自裁。

所以还有一种可能,吴村正说的责罚不是朝廷的责罚,而是天罚,是人罚!当天灾来临时,如果她不把村里其他人喂饱,自己家的粮仓就会沦为村里的社仓。

既然如此,不如干脆把村里社仓当成自己家的粮仓,粮食丰收时她会扣一些,粮食歉收她会补一些,保证在荒年里,最起码不能饿死人。

吴村正皱起眉头,她没想到程明月会直接挑明了说,还是在众人面前说。

“你……唉!”

程明月说:“干娘,我不懂,若真的饥民四起,土匪当道,你就是交了粮食,真的能买得到平安吗?”

她一边说一边看了看身边几个眼巴巴看着吴村正的壮女,除了杨婶这个吴村正同辈站在吴村正的身后,其他几个都是程明月这个年纪的人,都是和程明月一起守过村的巡逻队姐妹。

程明月摸了摸架子车上的铁块和长枪,轻声说:“盛世屯粮,乱世屯枪。”

年轻姑娘们都站的直直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围着程明月站着,目光都紧紧盯在吴村正身上。

连吴俏都站在程明月身边看着她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