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霜降02
第39章霜降02
柴房封顶的日子很快到了,论道理今天得给来帮忙的乡亲们准备一顿好的,得让大家吃到大肉,猪肉羊肉皆可,重要的是,得让大家吃到肥的。不能用溏里钓上来的鱼糊弄大家。
这样的食材不是桥头村能买得到的,因此程明月这天很早便与吴俏一起去了县城里。
她们一人背了一匹棉布,程明月和吴村正家大部分银钱都用来和周家换土地了,便需要顺带着先用布换成钱。近些天附近几个村子都不逢集,只好往城里跑一趟。
吴村正原本一直说她也要陪着来,她总觉得程明月的布上次卖亏了,可到前天夜里,村里有户人家的老牛生小牛,她半夜就跑去帮忙接生,一直到白天都没接生出来,走脱不开,只能让吴俏陪着她干姐姐一起去。
她听自家老伴说程明月之前的棉布是在杜氏布行换的,咂摸了一下,说:“杜氏在郡里都是有名的布行,倒是不用找别的家,还找他们家就行。明月你记得,最近变天了,天凉棉布就好卖,这次可不能四钱二十文一匹的卖她了,起码五钱一匹。”
“你先要六钱,她要是不同意,你就慢慢往下降,总之不能低于五钱。”
她怕程明月到时候立场不坚定,还特意单独把吴俏叫过来,语重心长的跟吴俏说:“吴俏,娘也不指望你多帮你干姐谈价,你就记住一条,要是你干姐要用五钱以下的银子卖她的布,你就给她抢回来。”
一旁的程明月:……
她觉得吴村正这一句话内涵了两个人,首先是内涵了她不擅长谈价格,接着还内涵了吴俏只有蛮力没有脑子。
程明月觉得这个不会谈价格的设定她背的很冤枉,她又不傻,买棉布的那次,她还没开口谈价,干爹便冲在前头跟杜掌柜交手几个回合把价格定下来了。而且无论是棉布还是玉米,都是她第一次卖,可不得稍微让点利,先把知名度打出去吗!
偏偏吴俏得了她娘的这么一句话,兴奋的跟接到什么重大任务似得,一路上仿佛吴村正附体,不住的念叨程明月这匹布最少也要卖五钱。
她们顶着晨光来到县城,直接找了之前那家布行所在县城的分店,店里的伙计并不认识程明月和吴俏,但她很机灵,她认识程明月背上的棉布啊。立刻笑呵呵的迎了上去,招呼程明月和吴俏去里头的厅里歇息,她去喊掌柜的。
没多会,布行掌柜的便激动的赶过来,握住程明月的手边说:“哎呀,大妹子,你来了。”
程明月:我们有这么熟吗?
她不动声色的把手抽了回去。
布行掌柜让刚刚那个伙计上了一壶好茶,给程明月和吴俏一人斟了一杯。还让伙计去旁边的悦来楼买点心过来,说是要好好请程娘子喝杯茶,还说要请程明月中午去悦来楼吃饭。
程明月看着面前的架势,哭笑不得:“掌柜的,我就只是来卖一匹布。家里今天新房子盖顶,等着我买猪肉回去呢,真没时间耽搁,您看,要不您这次先把布收了,等下次我再过来,咱们再好好坐下来聊?”
杜掌柜硬是招呼着程明月坐下,道:“没事,你要买什么肉?后腿肉?我让伙计去给你买,你就坐在这儿咱俩好好聊聊。”
布行的杜掌柜对程明月这么好不是没有道理的,她原本便打算这几天腾出空来便往桥头村一趟。
上次程明月卖她的布料,她没有直接出售,而是运回了布庄,她家大小姐见了这布料如获至宝,亲自拿着去染行染了色,运到省城宁阳府的总店去售卖。
九匹布在店里连柜台都没上,便被省城的一户高门大户家的管事给采买去了,这九匹布到底卖了出去什么价,杜掌柜不知道。但杜掌柜了解她家大小姐,她亲手染色的布,如果不卖出去个天价,她宁愿把布烂在自家布行里。更不要提杜大小姐还亲自写信派专人骑马到临江县送给她,让她寻着那种棉花的老农,处好关系,等回头她空了要亲自来与她签长约。
杜掌柜看了看面前端坐的这位俊俏小娘子,心中摇了摇头,自家大小姐还是历练不多,先入为主的认为种出这样棉花的人定是一辈子都扑在棉花地里的老农,岂不知古往今来,少年便展露头角之人大有人在。
且看她着装打扮,她身上的衣正是由上次卖出的这种棉布所裁成,虽然没有染色,外行人可能看不出来有什么端倪。但像她这样干了半辈子布行生意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与众不同。
这位程娘子心里明知这种布料比普通棉花贵了一倍不止,仍裁布做衣心里毫无负担,如果不是她真的有大把的银子花,只能说明她天性豁达,不为身外物所扰。
这么一来便有些难办……这样的人难以用小利所惑。
程明月饮了一口茶,说道:“杜掌柜,我今日只带了一匹棉布来,你不用这样大张旗鼓的招待我。”——这几天叶云峥忙着张罗山上的餐食,没时间织布,就这匹布,还是前些日子织出来的。
杜掌柜哈哈大笑,把那些迂回婉转的话扔到一边,直接开门见山:“程娘子,我这样大张旗鼓的招待你,可不是只为了这一匹布。”
程明月挑眉:“看来之前那九匹布卖得不错了,卖了多少?”
杜掌柜只笑:“实话实说,我也不知道。那几匹布是我家少东家亲自卖的,到底卖了多少钱,只有我少东家一人知道。”
程明月:“想必是个很满意的数字了?”
杜掌柜说:“想必是。因而,我便想问程娘子,你家今年还有多少棉花,还能供多少布?另一个,程娘子,可否与我家签个长契,明年多供一些。”她想了想说:“你家要是织不过来,直接卖我棉花也成。”
“今年剩的不多了,最多再卖个四五匹。”程明月道:“杜掌柜,我也不瞒您,我家确实今年多买了些地,明年会多供一些。只是这个价格……”
“价格好说,好说。”杜掌柜又问:“程娘子,你看,能不能先立个契,往后只供我一家的布料。”
程明月却道:“杜掌柜要是这样说,那就没什么好往下谈的了。”
杜掌柜拂袖道歉,她也知道这样不合理的请求会被拒绝,但终归要试上一试。
如今天底下只有面前这位小娘子能供出来她家少东家满意的棉布,就是她漫天要价,她们也只有被动接受的份。
“杜某唐突,还请程娘子见谅,既然如此,明年的生意,等我家少东家来了临江,她会亲自与程娘子商谈。只这今年的布料……或是棉花也成,能不能多供出来一些。”
程明月道:“剩的不多了,冬天快到了,我自家也得留点做棉袄。到时候织出来我来找您。”
说到这,杜掌柜终于忍不住对程明月说:“程娘子,容我僭越提一句,咱们普通百姓穿些t你身旁这位娘子手中的棉布即可,像这样罕见的料子卖出来多换几个钱,城里那些奶奶爷爷们花大价钱穿就是了,实在没必要自己穿。”
要是一个月前有人跟程明月说这话,她绝不会放在心上,在程明月看来,食物就是用来吃,棉布就是用来穿,花钱买的另外算,自家地里种出来的产品,就应该先自己体验,这样才能知道产品好坏。
可经历过封村,又把家里掏干用来买地的程明月,已经不是当初的程明月了,她犹豫了一会儿,问:“你先说,这次的布,你打算出多少钱买。”
吴俏原本正坐在一旁吃点心,听到这话总算想起来自己是答应了自家老娘,监督程明月把这匹布卖到五钱银子一匹的,刚张嘴想开口,被她干姐在桌子底下踩了一脚。
程明月瞪了一眼吴俏,警告她不要乱说话,然后做气定神闲样,端起茶碗啜饮了一口:“好茶。”
杜掌柜面露踌躇,谈价最忌讳先露底牌,可着程娘子已经摆出绝不会将底牌漏出来的模样了,她纠结再三,试探着问:“六钱?”
说完见程明月也不回答好或不好,只慢悠悠的喝着茶,杜掌柜叹了口气,道:“程娘子,我也不跟你绕弯子,这样,八钱银子一匹布,今年你要是有布,我都按这个价收。”
吴俏听到八钱银子,惊的手里的点心都掉了。
程明月笑着说:“行,就按掌柜说的这个价来。”
杜掌柜舒了一口气,又重复道:“今年你还有多少棉花棉布,尽管往我这里送,要是来不及织,直接给我棉花也成。”
两相谈妥,杜掌柜原本想招待程明月午饭,只程明月坚持说家里等着她带肉回去,刚好伙计去肉铺排队买了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