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赵敷起驾巡桂阳,歆亥进献图略策
且说奕歆亥众人驻守桂阳月余,桂阳城防俱已修复,且更甚于前。奕歆亥又下令招募军士,桂阳百姓见奕歆亥麾下军士军容素整,军纪严明,争相送家中男子从军,桂阳得新兵三万余,奕歆亥命众兄弟将新兵编入各部,日日操练不在话下。
这日,奕歆亥巡视众军,身边有王彦博、奕元霸、关飞、王宏、夏峻作伴。巡视一周,军中一切如常。
奕元霸道:“兄长,主公什么时候会派守将来?咱们好从这桂阳抽身,每日就是这样操练,好生无趣。”
奕歆亥道:“元霸不要抱怨,我等好生在此驻守便是,就算是主公派来了守将,你又要作甚?”
奕元霸道:“那时自然是跟众兄弟一起,打到洛阳去。”
奕歆亥斥道:“休要胡言!元霸你需知道,如今我等俱在行伍之中,一切依军令行事,切不可任性妄为。”
奕元霸称是,王彦博道:“元霸,我倒是觉得,在这桂阳驻守可是好过在襄阳啊!”
奕元霸哪里懂得王彦博之意,追问其原由。奕歆亥微微皱眉,沉默不语。王彦博见奕歆亥这般,道:“歆亥必然是知道我言下之意的。”
奕元霸听了,又问奕歆亥道:“兄长,是何意?”
奕歆亥道:“元霸休要追问,如今我等只管好生在此驻守便是。”
奕元霸听了,心中好不难受,道:“兄长,你们从来都是这般,有许多话只说得云里雾里,却不肯言明,这让我怎么明白?”说罢,奕元霸将马勒住,道:“兄长若是不说,今天我就去军营里,邀上众兄弟,只管带着几万兵马去打洛阳,才懒得整日在此伤了脑筋!”
奕歆亥斥道:“休要胡作非为!”
王彦博道:“元霸休要恼怒,歆亥不愿说明,也是怕寒了兄弟们的心。元霸想知道,我说于你便是!”
奕元霸笑道:“还是彦博兄长体谅兄弟。”
王彦博道:“自古以来,权力相争,终究是朝堂之上难以避免之事,往近了说,吕国就败在权力之争,而我们荆州,也一样难免。”
奕元霸不解,问道:“怎么一样了?”
王彦博笑而不语,看着奕歆亥,奕歆亥微微叹气,道:“元霸,朝堂中事绝不像你我一众兄弟一般单纯,兄弟要记得,在朝堂之中,务必时刻心智清明,忍耐心性,切不可任性行事,否则必遭祸殃。”
奕元霸皱眉道:“兄长说话始终是这般深奥,我哪里能尽数知道,但是我似乎又明白了些许……今后我都听兄长的,绝不任意妄行。”
当日巡视毕,众人回到住处,一众兄弟用过饭食,闲话一阵,便各自散去。关飞、王宏、夏峻三人,最近闲得久了,便在院中舞刀弄枪,比划拳脚。奕歆亥在厅中看着三人,面色凝重,若有所思。王彦博问奕歆亥道:“听歆亥今日之言,似乎你已察觉出端倪。”
奕歆亥叹了口气道:“此乃人之常情,我等兄弟军权在握,又建有许多战功,怎会不遭人忌恨?如今我等被命留守桂阳,不正是有人在后运作?那些人不过是担心我等兄弟回到襄阳,又多得到些权力。”
王彦博道:“此事不可谓不用心,一来使我等驻守桂阳,远离朝堂,二来我们一众人家眷都留在襄阳,实为人质。如此,歆亥又不可夺权,更不能起异心。如此安排,当真是思虑周全,也让歆亥你处处受人掣肘。”
奕歆亥道:“我等忠心可鉴,便也不惧怕有人掣肘,主公对我家多有恩情,我岂能不忠?”
王彦博道:“歆亥虽如此说,但终究有人不如此想,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歆亥还需事事多加小心谨慎,提防被人算计。”说罢,王彦博返回住处,奕歆亥独自在厅中坐了一阵,只觉得心中郁郁不已。
翌日,奕歆亥又到营中,早有众兄弟在中军大帐中等候,见奕歆亥来,杨承道:“歆亥,关于这军士分布之事,我等兄弟琢磨了几日,今日算是想出了一些端倪,便与你商讨一二。”
奕歆亥道:“兄长尽管说来。”
杨承道:“此前我等出战,多是马步卒协作,这骑兵善长途奔袭,冲乱敌阵,而步卒善于阵地冲杀,将二者混为一伍,一快一慢,着实难以发挥各自优势,若是完全分开,又难以取胜。前番咱们与越军交战,将轻重骑兵和步卒分开列阵,各部协同,杀得越军毫无还手之力。兄弟们就是那时萌生了各兵种协同的念头。”
奕歆亥听了,笑道:“诸位兄弟与我想到一起了。”说罢,奕歆亥自怀中取出叠好的白绢,在案前展开来,上面早已画好了布阵图。
众兄弟一起围上前去看,奕歆亥指着布阵图讲道:“如今桂阳各部兵马共八万人,我欲将这些兵马分作九营。第一营,分军士两万,多以步卒为主,驻守城池;第二营名曰‘龙骧营’,分五千军士,均是重甲骑兵,军士战马均着厚重板甲,使刀箭难以相伤,军士俱配以马槊,以为冲乱敌阵所用;第三营名曰‘虎贲营’,分一万军士,均是轻装骑兵,军士战马皆着锁甲,配以长刀、短刀,以为分割敌阵所用;第四营名曰‘玄武营’,分一万军士,均是步卒,每三人配巨盾一面,用以结阵时防敌方箭矢,每人配以短刀、短枪,以为与敌军近身搏杀所用;第五营名曰‘神鸢营’,分军士五千,均是弓弩手,配以长弓、劲弩、短刀,用以对阵时射杀敌军所用;第六营名曰‘游击营’,分军士五千,均乘快马,着软皮甲,配短刀、小弩,以为战时往来巡哨、迂回包抄、攻敌所不备所用;第七营名曰‘中军营’,分一万军士,马步兼备,以为战时四处策应所用;第八营名曰‘麒麟营’,分军士一万,此为水军,均是水性好的军士;第九营名曰‘机关营’,分军士五千,平时建造一应攻城器械,战时便以为操纵、策应器械所用。”
众兄弟听了各个称好,奕歆亥又道:“既然各位兄弟对这九营没有异议,那我便分拨诸位兄弟督领各营了。‘龙骧营’以杨承为主将,张佑、李猛、高信为辅;‘虎贲营’以李威为主将,刘重、陈函、贺武、贺显为辅;‘玄武营’以岳霆为主将,唐振、黄程为辅;‘神鸢营’以赵庆为主将,韩广为辅;‘游击营’以王辽为主将,文冲为辅;‘机关营’以姜天佐为主将,姜天佑为辅;‘麒麟营’以曹英为主将,冯奎、周奂、费广、许旺、曾进为辅;‘中军营’由我为主将,王彦博、奕元霸、关飞、王宏、夏峻为辅。至于守城将领,则命城中将校。”
众兄弟听了,齐赞奕歆亥,李威道:“兄长,军士这般分开,由众位兄弟率领各司其职,必然所向披靡!不过兄长还是要再动下心思,为咱们的行伍取个响亮的名字!”
奕歆亥笑道:“这还需要彦博兄长费一下心思。”
王彦博笑道:“方才听歆亥一番讲述,我心中已有计较。天上有天策星,此星得名于殷商高宗时贤臣傅说,相传傅说病逝后,托神于此星。因傅说乃是殷高宗之相,为国事献策,庇佑天下,故而此星名曰天策。如今我等兄弟为社稷剿奸佞,最应天策二字。故而便叫做天策军,如何?”
众人听了一齐喝彩,当天,众兄弟按奕歆亥之安排调派各部兵马,分开操练不在话下。奕歆亥又请来能工巧匠,相助机关营建造一应攻防器械。此后,奕歆亥又调度守城两万军士,耕战相和,留一万在城中驻守,一万在城外垦荒屯田,以策应军粮。
却说奕歆亥留守桂阳以来,赵成心中并不安稳,这日又将金纬召至府中,道;“金大人,如今奕歆亥镇守桂阳,拥雄兵,俨然一方诸侯之像,我始终放心不下,若是他当真怀有异心,我等绝拿他没有办法。依我之见,还需思量个手段。”
金纬道:“大人,如今奕歆亥深受主公信赖,若是大人此事操之过急,只怕被主公察觉,反倒对大人不利。”
赵成道:“我也是有这些顾虑,所以才百般烦恼。今日请大人来此,便是要与大人商议,还请大人出谋划策。”
金纬沉吟一番,道:“桂阳原本是一不大的去处,虽有文武官员,但一直都是武官掌权,军政皆管。依下官看,为防奕歆亥独大一方,应先从分权做起,大人不如选一心腹之人,使其出任桂阳郡守,使奕歆亥不得插手政务,如此军政可互为掣肘,这对奕歆亥是不错的牵制。”
赵成道:“这事我早就有想,只是如今哪里去寻这心腹之人?若是用人不当,只怕适得其反。”
金纬道:“既如此下官便举荐一人。”
赵成听了,双眼一亮,道:“金大人要举荐何人?”
金纬道:“下官要举荐之人便是族弟金义,此人才智不在我之下,前番他来荆州投奔下官,被下官收在府中,只等大人需要时,便举荐他为大人所用。”
赵成大喜,道:“既如此,快快请来相见。”
金纬应诺,即派随从速速回府,召金义来赵成府中相见。随从得令,快马赶回府中,引金义来相见。
金义见赵成,施礼问安。赵成道了声免礼,又问道:“听金大人讲,阁下智谋深远,如今我有大事要仰赖阁下相助,不知阁下是否有意?”
金义忙道:“在下得大人信赖,当真是万分荣幸,若蒙大人不弃,在下自然愿意鞍前马后,追随大人。”
赵成笑了几声,道:“明日我便向王兄举荐阁下为桂阳郡守,到时阁下赴任桂阳,一切事宜便仰仗阁下了。”金义闻此,忙称谢。
当日,赵成留金纬、金义二人在府中用膳,三人推杯置盏,饮了一番。席间,金纬又将前事一一说于金义,金义自然心中也有计较。
翌日早朝,赵成出班奏道:“兄长,如今桂阳之危已解,但桂阳经此战事,必然使百姓遭难不浅,如今虽有歆亥留守桂阳修复城防,操练兵马,但军务繁忙,只怕会疏于政务,料理民事不周。弟以为应委派郡守,组织一应文官,为歆亥分担政务。”
赵敷道:“如此也好,桂阳历来无郡守,多是守将军政齐管,如今委派郡守,也好分担政事,协助歆亥做好桂阳防备。”
赵成见赵敷赞成自己的建议,心中一喜,赵敷又问道:“如今何人可赴任桂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