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放在心里留眼前
夏侯逸前脚刚到翩绯宫,慈安宫里的太后就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伺候在太后身侧的陈嬷嬷接过太后递来的茶盏,打发宫女抬走,在转身放茶杯的时候又不着痕迹的给站在下首的静心姑姑使了一个眼色,静心姑姑会意。前脚那个宫女抬着茶盏托盘跨出了慈安宫的大殿,陈嬷嬷就不着痕迹的提起来:“太后,今日您不是要请明珠公主过来商议她的随嫁礼单吗?”
太后抬了抬眼睛,她自然知道这是个借口,要是让她的逸儿再在宋夭宜面前呆着,她如何能够放心,就算是知道宋夭宜不会弄出什么幺蛾子,但是她那个遇到宋夭宜就糊涂的儿子可能就会做出什么荒唐事情来。
太后明显是赞成了这个借口,静心姑姑看见太后准许的神色,立即接话:“对呀,太后,这可是件大事,不能委屈了公主。趁现在合适,奴才这就去请公主过来吧。”
太后的声音很温和:“恩,去吧。”
夏侯逸刚刚回宫,这才忙完冬祭之事,回来的第一件事情既不是去处理堆积在桌案的那些奏折,也不是去看看有孕的温嫔,或者是,来向太后请个安,就亟不可待的去了翩绯宫。
太后的护甲不耐烦的敲打在椅子扶手之上,看来宋夭宜的婚期,是不能再拖了。
静心姑姑行礼后正要走,就听见太后在身后讲到:“快些回来,哀家也可以给静心公主看看昨个儿刚开的那盆兰花。”
“太后还真疼公主,这盆皇上才送给您的兰花,您那么爱惜了,老奴平时连多看两眼都不敢呢。”陈嬷嬷见静心姑姑领命去了,当着宫里的其他小丫鬟打趣起来。可是她心里很明白,这是太后在催促静心,让她快些去,即刻将公主带过来,陈嬷嬷见自己说完这番话,太后嘴角那若有若无的笑意始终没变过,于是只安静的站在一旁听后吩咐。
“走吧,咱们去花房等明珠。”太后并未看陈嬷嬷一眼。
陈嬷嬷发现,太后如今的心思是越来越难以揣摩了,叹了口气,她走上前扶着太后去后殿的花房,既然说了要请公主看花,那就不妨多走这一趟。
太后和几个宫女朝着慈安宫后殿的花房慢慢走去,而那边静心姑姑却是一步不敢歇息的往翩绯宫赶去,太后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已经表达的清清楚楚,尽快将公主带走,为的就是不让她和皇上独处。静心如何敢坏了太后的事情,还是在这个节骨眼上,静心知道太后担心皇上会因为公主而反悔改主意,当时太后向皇上提起,答应明珠公主去联姻这件事情的时候,是在慈安宫里,虽然太后屏退了所有人,但是静心还是听到了里面的争吵和皇上的哀求之声。
等到太后再传召陈嬷嬷和她进去伺候的时候,就见太后衣鬓散乱的坐在地上,手里还死死的捏着从头上拔下来的凤钗,静心姑姑哪里敢多看多问,只赶紧把太后扶起来,然后拿走她手里锋利的簪子,然后吩咐御膳房去熬安神汤来。
就算没看见,但是静心大概知道,太后是以自己为威胁,让皇上答应的联姻之事。
虽然太后这件事情多是为了大楚,私心里也有几分为了自己,可这样激烈的手段还是让皇上和她有了些隔阂。前几日太后摆了饭请皇上过来,皇上只以政务繁忙为借口没有过来,但是却送了一盆兰花过来。
太后看见那盆兰花,晚饭都没吃,就那样坐了一下午,谁都不敢上前去劝,静心只好硬着头皮去开解太后。可是太后却自顾自的讲了句话,静心当时没有听懂,现在却是明白了。
太后讲的是“夺人所好“,这兰花就是太后的心头好,而那明珠公主呢,可不就是皇上的心头好吗?
静心姑姑看着翩绯宫的牌匾,加快了步伐,可是皇上又知不知道,这为娘的呀,心头好永远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那块肉。
可是这话,静心姑姑一个奴婢是不会开口去说的。
夏侯逸到翩绯宫刚坐下没多久,韵儿才抬了一杯茶过来,他喝了两口,只觉得这杯茶越发的苦涩,在舌头上久久都散不掉,这味道缠的他心更乱了,无法开口讲出任何的话语。
他甚至不敢问,你可怨我让你联姻他国?
问了又如何,如今那张求亲书上大印已经落了,还是他亲手盖的。
长长舒了一口气,夏侯逸看着坐在左侧的宋夭宜,刚要开口,就听见外面来人禀报:“静心姑姑奉命,请明珠公主到慈安宫商议嫁妆礼单。”
宋夭宜听见便笑了,这奉命,当然是奉的太后之命了,这个不怎么好的借口,却来的好像正是时候,打断了夏侯逸接下来的所有。
夏侯逸恼怒,自己才到,母后宫里的人就来了,这身边的探子是有多少:“拖下去杖责”
夏侯逸话音未落,就被宋夭宜阻止了。
“算了,不必置气。”宋夭宜将夏侯逸身侧的茶杯往他那边推了推,里面是降火清心的茶,可是夏侯逸看着宋夭宜的动作,却觉得苦涩非常,刚才那缠绕着的味道又再次包裹了他,这次却让他多生出了一种苍白的无力感来。
是呀,就算在场的人都清楚那是他母后的一个借口,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理由就算再站不住脚也是名正言顺可以说出来的,但是自己心底那些话,是无论如何都交代不了了。
夏侯逸偏过头,便看见母后身边的静心姑姑正等在外面。
他摆了摆手:“朕,同你一道过去吧,去向母后请个安。”
宋夭宜没有说什么,这又不是她能够一张口就拒绝的。只是转念一想,前几日夏侯逸并不在宫里,而是去主持冬祭祭祀礼去了,难不成他才刚回宫,第一时间就来翩绯宫了?
哎,宋夭宜叹了口气,怪不得太后要过来请人。
静心姑姑见夏侯逸和宋夭宜起身走了出来,夏侯逸又停住,朝着宋夭宜身边的韵儿吩咐道:“你家主子最近身子刚好,去给她去一件披风过来吧。”
静心姑姑看着眼前有几分料峭的早春景色,其实风已经不大凉了,但是怕人凉的却是那颗用心。静心姑姑在夏侯逸身边伺候的是最久的,此刻他看着眼前这个昔日的主子,心里免不得为他难过,好不容易有了真正放在心里的,却是不能再留在眼前的。
“奴婢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岁;给明珠公主请安,公主千岁。”
夏侯逸冷冷的回:“起吧。”
宋夭宜后一步披着一件胭脂色的披风出来,整个人看着十分的娇艳美丽。
静心姑姑不敢多看,她还记得太后的额吩咐,还得早些回去才是。
于是静心姑姑只能硬着头皮开口:“太后在宫里等着公主呢,前日里皇上送给太后的那盆兰花开了,太后心里高兴,想着眼前也没个可以说话的人了,就让老奴来请公主过去说说话,顺便看看这嫁妆单子有没有什么缺漏的。”说完这句,静心姑姑看见眼前的宋夭宜神色未变,继续开口:“只是赶巧了,皇上您也在,太后她老人家这几日一直记挂着您,就盼着您回来呢!”
一番说辞讲的要多完美有多完美,这不是在变相的告诉夏侯逸,你送的兰花太后很喜欢,悉心照料的终于开花了,但是这宫里也没几个可以说话的人了,这几个公主也都出嫁了,太后一个人在宫里孤孤单单的,就独独牵挂着夏侯逸了。顺便一提,宋夭宜还得去看她的嫁妆单子,因为她就快要嫁人了。
夏侯逸听完这番话神色果然变了,宋夭宜以为他是听见自己的母亲牵挂然后心里那点隔阂又让他不舒服,而静心姑姑则是以为他在生气关于提到宋夭宜的嫁妆这件事。
于是静心姑姑讲完这番话便再也不敢多说什么了。
而宋夭宜抿嘴一笑,安安稳稳的坐着轿撵往慈安宫过去。
只是太后本意应该只是要请自己吧,但是夏侯逸也过去了,这赏花赏的更不单纯了,奈何这盆冰清玉洁的兰花,在这个时候已经变成了一番别有用心的托词。
宋夭宜一路上又看见几个穿着单薄但是别有一番风情的几个妃嫔,要么在赏花要么在吟诗的等在路上,可是夏侯逸根本没有多看她们一眼。
宋夭宜托着腮,在想着嫁过去渊国的事情,太后送给自己的渊国情报上只有简单的各个人物介绍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关于夏侯渊更是只有寥寥几笔,虽然其中是藏着很多信息,可是根本不够用。
宋夭宜在想,自己嫁给百里瀚是做正妃,算得上妻子,可是就是不知道,他已经有多少个小妾了呢?
啧啧,真是愁人,刚要走出一个火坑,又要跳进另一个。
该怎么脱身才好呢?
这时候宋夭宜满脑子都不是百里瀚,而是如何离开百里瀚,然后天空海阔、鸟语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