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结两国邦交之好
渊国皇宫。渊国的皇宫一片乌烟瘴气,就因为渊国皇帝百里原荒淫无度,后宫里面一片混乱。刘皇后并无所出,她是前些年才由渊国的大臣扶上来继后,百里原对她多有不喜,但是一众妃嫔在她之下也倒安安分分,因为皇后的外家是如今渊国的第一大世家刘家之女。如今百里原被酒色掏空了身子,在后宫力不从心了,于是这后宫之人都在皇后的手下生活,表面倒也安安分分的。
刘皇后看着自己精美的护甲,精心思索着。
前段时间谋逆的大皇子百里申已经是关在大狱里再不可能出来了,就算百里原再昏庸,但他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儿子在自己枕头旁边放着一把刀,让他日日悬着心不是,就算那是他亲自立下的太子,他最喜爱的皇长子百里申,那也没有例外。
想想赵淑妃的下场,刘皇后觉得她曾经与自己那样的争斗,随着她的死和赵家的结束,也已经完结了。
世家里面的女儿,与家族息息相关。
当初自己又何尝愿意做这个皇后,那时候百里原已经年老,淑妃一家独大。可是就是怕赵家太权贵了,自己的家族才会联合其他几个家族将自己推到了这个位置,守着这个不知道住过多少个皇后的宫室,守着已经躺在了病榻之上的百里原,那个与自己父亲快要一般年老的帝王。
刘皇后流下眼泪来,可是她并不能懦弱。收拾一番,她吩咐宫女抬上小厨房炖了一天的汤,往百里原的皇极宫过去。
百里原之所以没有狠得下心来斩杀了百里申,是因为他已经亲手将百里申的羽翼给折断了,让他再也没有了谋逆反抗的资本。
百里申的母妃赵淑妃,在百里申面前被赐死,没有毒酒一杯或者白绫一条的尊严,却是被活活的打死了。昔日一个高高在上的妃嫔,死在了一群刽子手的拳脚之下,百里申亲眼见着自己的母亲断了气,只敢眼睛发红的看着眼前那个坐在轮椅之上,被他称为父皇的男人,眼底一片浑浊,又是一片快意。
百里申觉得百里原大概已经疯魔了吧,这还是他昔日爱过的女人吗?想着自己小时候看见百里原和母妃温柔相处的场景,以及百里原给自己母妃源源不断的赏赐,百里申不明白他如何能够这样,为何他能如此的狠心。
看着眼前衣衫褴褛的儿子,百里原歇了好一会儿:“你上前来。”
即使有很多珍贵的药材来养着,但是百里原的身子以及连大声说话都做不到了。百里原对此很恐慌,所以一切在这个时候背叛他的人,他都不会轻易放过,一定要亲自处决了他才甘心。
“申儿,你是否觉得父皇狠心?”百里原的声音不大,但是在这安静的让人发慌的大狱里,百里申听得很明白。
百里申被权杖压着跪倒在地上,脸贴着监狱里坎坷不平的地,摩擦的生疼,而这片地上,还被她母妃流出来的血浸泡过,湿湿黏黏的冰冷触感让他打了一个寒颤。
看着这个样子的百里申,百里原心里头已经全然没有了自己如何教导他长大的一切温情,反而是不削一顾:“当你违抗我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这个结局。朕不会杀你,你就在这里等着吧,等着看朕如何千秋万世的统治渊国,而再没有你重见天日的时刻。”
百里申此刻真的害怕了,他知道撺掇他谋逆的外祖家已经倾巢覆灭了,不论老小已经死在了刀下。百里原是当着淑妃和百里申的面下了这个命令,然后逼他们亲眼看了行刑。
最先死在断头台上的是淑妃的父亲,百里申敬爱的祖父,他大吼了一句:“天子昏庸”,只说了前三个字人头就落地了,那句话永远都没有再开口说的机会;而最后死在刀下的,是淑妃那刚学会走路唤人的小侄儿,他那么稚嫩,甚至不知道眼前发生了什么,也还没有来得及长大报效家国就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淑妃不堪刺激,几次昏倒几次被冷水浇醒,她别过头去不看,就有人掰着她的脸去看,她闭起了眼睛,百里原就阴测测的说:“淑妃既然不愿意看,那让淑妃听一听凌迟的叫喊声也是好的。”
凌迟的折磨,不如痛快一点死去,淑妃只能红着眼睛麻木的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个命丧黄泉,她还不能死。因为百里原有令,淑妃若是死了,那么她的全族就会被挫骨扬灰,她不敢再扰了族人死后最终的那点安宁。
渊国曾经的第一权贵世家,赵家,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消失了。
临死时候的淑妃,抬起头看了一眼几步外的百里申,终于闭上了眼睛。她觉得,自己临死,都没有看透过这个男人,以前的种种温柔都变成了今日的刀子,害死了自己和族人,淑妃觉得,自己或许真的是恃宠而骄了。
百里原除了原来的陈皇后,大概谁都没有放在心上过罢,自己这一生,就这么蹉跎了。
申儿,母妃对不起你。
淑妃含恨而终,其实若不是百里原一再打压淑妃的母家赵家,他们也不会说动百里申夺位的。只是御医透露,百里原很是爱惜自己的身子,再养个几年都不是问题。赵家等不了了,再这样下去,他们家族的根基都将被拔起,而且这对百里申来说更是一个不好的预警,要是百里原有心要他继承大统,又怎么会几次三番剪除了他栽培起来的亲信。
众人虽然都知道百里原生病了,但都绝不会在他面前提起,这是他的忌讳。只不过淑妃从御医那里得到的消息是假的,整个太医院和太医院供职人员的家属都紧紧捏在百里原的手里,显然是他想让外界知道什么就是什么,就算那是他吩咐下去的,是假的。
淑妃本以为已经收买的御医,如何敢违抗百里原。
于是赵家和百里申才败了。
百里原看着一脸灰败的儿子,不再留有眷恋,带着一群人离开了大狱。
“将他手筋脚筋挑了吧,别死留着一口气就成。”
百里原身边的贤忠大总管淡淡吩咐了一句,然后怜悯似得闭了闭眼就不再看。
身后传来百里原绝望的嘶喊声,百里原轻轻讲了句:“这个江山是要给你的,你怎么就等不了了呢?”
他身旁的贤忠总管只当没听到,小心翼翼的伺候着。
出了大狱,百里原看了看今夜阴沉不见月亮的天空,身边此后的人殷勤的跪在他身侧,替他整理盖在脚上的毯子。
百里原想了想,突然发话:“六皇子那边,好好照顾着点。”
贤忠总管立即跪在另一侧小心的答了声:“已经让人去了,皇上您可别忧心了,回去早些歇着吧。这会儿呀,说不定皇后娘娘又给您送汤过来了。”
至于这照顾,就不是“好好”照顾了,六皇子早年丧母,虽然没有养在淑妃膝下,却是养在了和淑妃很好的宜妃那边,但是宜妃走了之后,六皇子就和大皇子走的很近了。这件事情虽然六皇子没有参与,但是百里原心里还是不痛快的。
百里原招了招手,示意走吧。一众人站起身来,起驾回宫。
因为百里原是坐在轮椅之上的,所以他身后伺候的人要回话必须都得跪下仰视着他,这是规矩。
连贴身伺候的大总管都不例外,即使他已经在百里原身侧二十多年了,但是近年来百里原生病以后性情大变甚是多疑,不知道杖杀了多少的人,所以伺候在百里原身边的人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行差踏错惹得百里原心里不快。
贤忠总管也不例外,他每讲一句话之前都会仔细的斟酌一番。
宫外,二皇子百里瀚的府邸。
“主子,大皇子被挑断了手脚筋,囚禁在了大狱最底层。六皇子被软禁在了自己的府邸,说是无事不得外出。”
“恩。”
他的父皇,还真是绝情狠心。
听见百里瀚没有波澜的回答,暗卫跪在暗处像是不存在一般,连呼吸都是严谨的:“四皇子那边,已经打算和刘家联姻了。”
百里瀚临窗而立,表情没有变过,一如既往地似寒冰一样冷着脸。
四皇子百里佑,百里瀚知道他的谋算,赵家倒了,这刘家就是渊国第一大世家了。只是百里原怎么会轻易就放过呢,皇子和世家的交好?就算是最后被赐婚了,那大概也证明,百里原准备动手了。
百里瀚在窗前站了一会,想了想终究是走到桌案前,展开纸写了寥寥几笔,将书信递给暗卫:“送去茹素宫吧。”
茹素宫住着德妃,他的母妃,陈茹素。
她会担心,他也怕她垂泪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