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 永明女帝 - 意元宝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永明女帝 >

第152章

这么完全看人表演的架势,曹蓖时也眯着眼睛看着急于指出问题的人,同样等待着。

“陛下,先帝登基诸事,非以史官记载,旁人从何得知这段过去?他们不过是一介平民而已,难道还能亲身经历这段往事不成?看他们的年纪还年轻着。”不负曹恒与曹钡牡却,那人已经指着问题的关键所在。

曹恒刚要开口,不想为首的女子张口为自己辩解道:“陛下明察,妾等不过是觉得这段故事极好,从旁人嘴里听来,这才演了起来,并不知道这段过去是真还是假。”

“先帝在时曾经说过,天下人天下事,只要不违法乱纪我们都可以做。陛下也一般,从未规定先帝皇家之事不可提。故,妾等不知为何落在他人的嘴里,似是犯下十恶不赦大罪。”

这妇人倒是很会说话,也懂得捉住重点。

没错,她们演的戏就是关于曹盼曾经的过去又如何,这些人怪她们知道得太多,道他们演得太好,这是什么罪名?曹盼也好,曹恒也罢,从来不禁论她们自己的事,外面说书的人将曹盼辉煌历史无数改编传颂,曹盼没管过,曹恒直到现在也从来不管。

说书的不管,唱戏的就管?这是什么道理。

曹恒一眼瞥过曹承,曹承从一开始的紧张到现在的开心,变幻不要太快,曹恒也不说那女的说得对不是不对,意示刚刚说话的人,“你怎么说?”

要给人扣罪名也得让人心服口服才是,不能随便扣,大魏皇帝讲理,律法更是明文禁止随意扣人罪名的。

“听人说,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自己是听人说,而不是窥探皇家秘事?”那人用行动回答了曹恒的问题,一句质问丢出去。

“那你又有什么证据证明我窥探皇家秘事?现在是你要定我的罪的,证据该由你找,而不是在我清白的情况下,让我找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女子反应很快,脑子也好使。

“此女果真目不识丁?”曹碧完这你一言我一句的交锋,很难想像这样一个巧舌如簧,时时都捉住重点的女子竟然是个没读过书的人。

被问的曹永乐很是肯定地回答,“反正查出来是这样的。”

查这女子的绝对是曹恒手下的人,曹惫断闭了嘴,再不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

“况且,何谓皇家秘事?先帝取汉而代之,怎么就成皇家秘事了?先帝果真确如我所知的故事那样,能让曾经的汉帝,如今的山阳公心甘情愿地将帝王禅让于先帝,难道这不是先帝的本事,为何从你的嘴里说出来,反倒成了先帝见不得人的秘事了?”

此言一出,曹倍枷胛她叫好了,脑子好使,不是一般的好使,厉害啊厉害!

同时不禁看向曹承,这么傻的曹承,竟然会看上这样一个女郎,这是觉得亲娘厉害不够,想再找个厉害的妻子,好好管住自己?

曹蹦圆刮奘,曹承哪里知道,这时候只管出列,刚要开口,夏侯珉抢先一步道:“承儿,你什么话都先别说。”

曹承不解地看向夏侯珉,曹恒已经继续问了一旁刚刚问罪的男子,“怎么,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询问而无怪罪之意,男子道:“陛下,妄议皇家之事,此风不可长。”

竟然还不死心,明知道捉不住女子的把柄,所以才会迫不及待想让曹恒出手,扣女子一个实罪?

“无事不可对人言,百姓议论又有什么关系?畏于人言,更需谨言慎行。”曹恒才不会上他的当,由着他说什么是什么。

“陛下。”轻声地唤,极是不同意曹恒如此对待。

“帝王威仪不可测,皇家之威不可无。”一句一句都似是为曹恒着想,也为曹家着想的。

曹恒听着不以为然,“你可知,何为帝王,何为皇家?”

那人没想到曹恒竟然会反问这一句,半天答不上来。

曹恒道:“为帝者,领万民也。所谓帝王,无民而无帝,无百姓更无国。帝王,不过代百姓管理家国,为百姓治理天下,还他们一个太平而已。你却是让朕本末倒置,为了所谓的威仪,皇家所谓的威风,让朕堵住万民之口。防民之口胜于防川,这一句,没人告诉过你?”

那人没想到曹恒压根不在乎自己的威仪,更不在乎曹氏的威严。

“而且,这场戏朕瞧着演得极好的。虽然朕也很好奇,这些东西你是从谁的嘴里听说的。一字不差啊,怕是连朕的母皇在世,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未必能记得这般清楚。”曹恒是专门翻了当年的汉室史官记载,特意找出这一段,结合自己亲耳所闻,这才知道此人此戏,竟然与曹盼当年与刘协说的话,一字不差。

被问到的女子微微一顿,半响才道:“回陛下,妾也仅仅是听一个过路人说起,妾并不知这一段戏竟然是真的。”

无辜脸扮得极好,曹恒能信?

“永乐你说,她说话可信吗?”曹恒没有正面对上,而是点名问了曹永乐。

“一半真,一半假。”曹永乐被点了名立刻站出来,接话说上,曹恒意示她说下去,曹永乐也就无所顾忌,“其一,听闻你目不识丁。”

女子被问起这件事,顿了顿点点头,“是,妾没读过书,的确目不识丁。”

“好,那我也给你讲一个故事,你且听听。”曹永乐得了肯定的回答,也将自己另外的目的说破,女子微顿,曹承先唤了一声永乐,夏侯珉提醒道:“承儿。”

这是不让曹承说话的意思,曹承纵然不解为何,却也不敢多言,只好重新闭上嘴。

曹永乐道:“我也说一个关于皇祖母的故事,不过不是登基之后的故事,而是登基之前。就讲赤壁之战。当年皇祖母才尚且年幼,与我差不多,随武帝一同出征赤壁,武帝派遣她前往江东招降,江东多豪杰,彼时江东之周公瑾,蜀汉后来的诸葛丞相均在江东,身为汉使的祖母才到的江东当然引得他们严阵以待,就怕皇祖母将江东本就倒曹的士人之心,更搅得天翻地覆……”

赤壁之战,听说的人太多,那也是曹盼于战场上第一次崭露头角,一代女帝,由此崛起,锐不可挡。

“江东一行,虽未改变赤壁大败的结局,但也保住了彼时曹氏的兵力,让曹家有再与孙氏还有刘氏争夺天下的兵力。这一战于武帝为大败,于祖母却是大胜。”曹永乐将故事讲完了,总结之后,曹永乐正要开口,曹承道:“永乐,我们说着正事,你讲什么故事?”

曹衍没能忍住地唤了一声,“兄长莫急。”

曹永乐才讲完故事,下一步要做什么总会说出来的,曹承不必着急成这样。

“故事讲完了,将这场戏演出来如何?”曹永乐不负曹衍所望,果然道破了自己讲这个故事的目的何在。

“公主殿下只讲了一遍,恕妾演不出这场戏来。”女子本来以为曹永乐是要找她麻烦的,没想到不是,反而要给她讲新戏。

但是只讲一遍,女子皱着眉头为难地拒绝了,曹永乐勾起一抹笑容,“如此,要你演出这场戏,我要如何?”

“不知能否请公主殿下指导我们排演,对白和场景,都需殿下指点一二。”女子是一个生意人,走南闯北演戏的人,自是看出了曹永乐说的这场戏有多少看头,迫不及待的希望能演上。

曹永乐听完之后猛地抬眼盯着女子,女子叫曹永乐那一个眼神给吓着,打了一个激灵,不由反退了几步,唤了一声殿下。

“瞧,你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故事我刚刚说得很详细了,虽然比起祖母登基那一段是要复杂一点,但是,你根本连一丁点都记不住。”曹永乐这时候才算是真正道破自己说那一个故事的目的何在,女子也意识到自己中了曹永乐的计,想要解释的,曹永乐道:“如果你到现在依然不肯说出是谁把这段故事告诉你的,怕是你今天出不了宫了。”

“永乐。”曹承不满地唤了一声,不想曹永乐同时看向曹承,“兄长,母皇还什么话都不说,你急着喝斥我做什么?”

曹恒不说话何尝不是默许,曹永乐是在提醒曹承,曹承抿住了唇,转头唤了母皇。

“你急什么?”曹恒是不满曹承这样的表现的,曹承已经跪下了,“母皇,皇祖母登基的事是孩儿告诉琴娘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