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阿葙,好久不见。”…… - 把太子当替身后我跑了 - 樱桃小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8章 “阿葙,好久不见。”……

春和日暖,天气渐渐热了起来,青葙一大早起床,用一根木簪子将头发随意挽起,随后到厨房里熬些小米粥,蒸上几个窝窝头,调个小菜,便当是三人一天的早膳。

关东之地多种大米、高粱,喜食米面,虽比不上宫里吃的精致,却别有一番风味。

多年前,因为战乱,这里的土地大多荒废,闹过很大一场灾荒。

大周建立之后,新上任的父母官勤政爱民,又踏实能干,经过几年的休整,关东之地虽远远不比上关内富庶,也还是有吃不饱饭的,但比起前些年闹饥荒,人为了活命争相食人肉的惨烈场景,已然是好上千百倍。

这所房子还是当初阿兄在时买下的老宅,地方僻静,却又离集市不远,进出很是方便,即便因为战乱,如今已经有些破损陈旧,但无论是青葙本人,还是福伯、檀风,都没想过要搬出去。

青葙用脚踩断一根细细的柴火扔进灶火里,闻着熟悉的烟火味,长长呼了一口气。

“阿葙,你做什么呢?哎呀,不是说不让你做饭么,怎么这样不听话?快出去,当心这灶灰呛着你。”

青葙又往灶火里添了一把柴火,笑起来,“没事儿,福伯,您出去吧,这饭一会儿便好了,您好久没吃我做的饭了吧。”

福伯将她拉起身,自己坐在小板凳上烧火,闻言,道:

“是许久没吃了,就吃这顿,往后不许再做了,你身子不好,公子走之前嘱托我照顾好你,这些活计就交给我这个大老粗来做,你啊,好好歇着就成,啊?”

话音落下,才后知后觉自己说错了话,福伯下意识抬头去瞧青葙,果见她垂着眼,脸上的神情虽无明显变化,但已不似方才那般高兴。

福伯在心里叹了口气,开始转移话题,道:“阿葙啊,这几日有不少官兵巡街,怕是不太平,今日到市集上去,不可待太久,早点回来。”

青葙听见,点了点头,仿佛方才那瞬间的失落只是福伯的错觉,“哎,知道了。”

说着,便掀锅盛了一碗米粥出去,檀风进了厨房,道:“父亲,阿姐怎么了?”

福伯道:“我嘴快,提了句公子,她就这样了,阿风,你往后别在阿葙跟前提及公子的事,知道了?”

檀风没好气道:“这还用您吩咐?”

说着便端着饭菜出去。

福伯抬手,看着他的后背,“哎?这孩子……”

三人一起用过膳,青葙同他们二人道了别,照旧带了东西到集市上去,她自回来后,觉得身体还行,便在集市支起了一个小摊位,专门给人画画。

泉清镇人丁稀少,民风淳朴,青葙不在这几年,都以为她只是单纯去长安寻亲,如今见她回来,只当是寻亲不得,于是心内倒有些可怜她,至于她曾经当过大周太子妃一事,众人是半分都不知晓。

起初,青葙的摊子并没有什么人来,镇上的人每日里都在忙活生计,大多数人连字都不识一个,对画画自是不会有什么兴趣。

青葙摆摊也不为钱,只当是消磨时光,有孩童过来围着她嬉戏玩闹,见她一直在用笔在纸上写写画画,便有些好奇。

青葙叫他们坐在板凳上,也不收钱,一人给他们画了一幅画像,他们第一次见这东西,不禁大赞青葙厉害,然后拿着自己的画像满大街跑,逢人就给人家看。

渐渐的,还真有人过来找青葙画画,有的是画山水,有的是画画像,都是街坊邻居,他们也不好白拿人东西,有钱的,走时便给三五钱,实在没钱,便送些鸡蛋、青菜什么的到青葙家中。

青葙在这日复一日的悠闲里安定下来,日子倒也过得平静。

只不过偶尔,她会收到来自长安的信,信上没有署名,但青葙还是能认出李建深的字迹。

她曾经写过一封回信,但最后还是没寄出去。

昨日之人,何必再有什么牵扯。

今日那信又来了,青葙正在给一位酒肆老板娘赵三娘画画,接过信,没有立即拆开,随手放在了一边。

赵三娘瞧见了,却来了兴致,问道:“阿葙,这是谁的信呐?”

青葙抬了下头,笑道:“一个朋友,三娘,你的头别动。”

赵三娘闻言,正襟危坐,微胖富态的面上却是一副了然的模样:

“朋友?什么朋友?是郎君还是娘子啊?”

青葙却不回答,只笑了笑,下笔不停。

赵三娘知道姑娘家一向脸皮薄,也不再打趣她,一只手臂撑在桌子上,道:

“阿葙啊,你也别害羞,老大不小了,也该找个知心的人,三娘也算是见过些许世面的人,在我看来,这镇上是没什么人配的上你的,若是能嫁到长安去,那是最再好不过的了。”

青葙的手顿了顿,不置可否。

她若是知道她不仅嫁到过长安,还当过一阵太子妃,只怕要跳起来。

青葙想想那场面就觉好笑。

不过她并不打算提及这件事,快速收笔,吹了吹画纸,递给她。

赵三娘‘啊哟’了一声,拍了下大腿道:“画得真好,便是从前你家那位公子在时,也差不离了。”

青葙的嘴角一滞,静默片刻,然后道:“三娘说笑了,阿兄的画技可比我好多了。”

赵三娘看着她,拉过她的手道:“好孩子,还没过去呢?他们这些走了的人,也不希望咱们一直哭哭啼啼的,走不出去,日子还是得过,是不是?”

赵三娘的第一个丈夫也是打仗死的,因此同青葙在这方面倒有些共同语言。

青葙点点头:“我知道的,三娘。”

收了摊,青葙将桌凳和笔墨纸砚存放在赵三娘的店里,自己空手步行回去。

街道上三三两两走过几个巡查的捕快,青葙看了几眼,便转身离去。

李建深不是一个好丈夫,但是个好储君,她在东宫时便数次见他为了关东百姓的生计问题同属下探讨,熬夜苦思。

那时她才知道,这几年关东之地减免赋税,整治官场的命令都是他的手笔。

大周朝未来能有这样的天子,是百姓之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