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当忙起来,梦好像也就消失了 - 星城上的猫 - 流芳ABC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星城上的猫 >

第6章~当忙起来,梦好像也就消失了

我酒量甚浅

你的一点笑容入喉我便醉倒在

滚滚的相思里面

……

来到杨导家,开门的是杨导带的另一个,杨导只带了四个学生,还有一个家里有点事,没赶来。

“刘发和杜康来了呀!来坐吧。”

我瞅了一眼阿康,阿康给我一个眼神。

“杨导,听闻您爱喝点小酒。”我把酒放在柜台。

这是半路上,阿康告诉我说:第一次去见老师,还是带一点东西,日后好相见。我闻言有理,就买了一瓶酒。不是很贵,这样就不是很明显的拉交情,别人也不会在背后嚼舌头。还会觉得你这个人挺可以。

杨导从厨房走出来,端来菜,阿康手疾眼快,赶忙帮杨导端菜上桌。

我这次仔细的看了杨导。他不是个大个子,中等身材但略嫌胖,皮肤是黝黑的,眉毛清晰却不浓密,眼睛深邃忧郁,有个稍稍嫌大的鼻子和嘴。和一般过了四十岁的人一样,他的眼角已布满皱纹,而他似乎更显得深沉些。

“你带的这酒不便宜吧,”杨导拿起酒看了一下。

“也好,今天我们几个来喝一杯吧!”

不过我没想到的是,这一桌子菜是杨导亲自下厨,阿康后来和我说,自从师娘去世后,杨导就一直都是自己下厨,带得学生也少了,更多时间陪他女儿。不过在教育上还是很认真。

……

我很快就败下阵来,白酒一杯倒。我想起以前和我那些朋友在寝室喝酒,就稍微喝了一点,脸就全红了,然后倒在桌子上。这次好多了,是倒在沙发上。

还是阿康扶着我回到寝室。

后来阿康告诉我,我喝多了后,搭在杨导的肩上,说:爸,来,敬你一个,以后我们四个就是你弟子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天还说我就叫你爸爸了。

我汗颜!

喝多了还认了一个爸?上次喝酒把老爹当哥,这次把老师当爸。喝酒误事啊!

“你知道我们回去前,杨导说什么嘛?”

“我不想知道,肯定是不好的话吧。”我满脸尴尬。

“那倒没有,只是说你挺有趣的。”

“说真的,你是不是故意的啊,学到了,学到了,下次我也试试。”

“可别拉上我了,”我连忙说。

……

研究生生涯正式开始了,我想和过去告个别。

那两个月,我休会到了研究生和大学的不一样,首先祁次来到新学校,对她的好奇和新鲜感就像刚认识的一个漂亮女孩,荷尔蒙爆发,想去抚摸她的头发,她的肌肤。

杨导也给我们排得满满的课程和一些集体活动。如果非要说和大学有什么差别的话,那就是上课人少一些,下课学弟学妹多一些了吧。

而且在大学里过了几年浑浑噩噩、四处摸索的日子,我在现在才渐渐摸清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像是突然多了几个爱好一般。看书、写字、拍照、画画,我现在感觉有好多想做的想学的,第一次有了相对清晰的规划。刚开始它们还相处得好好的,我每天和阿康从实验室回到寝室,我都要看书,有时也会在实验室看,我满以为这个节奏刚刚好的时候,但其实那个时候我的进度就已经慢慢在不足了。今天交完周报,我发现,在寝室比在实验室的效果要差很多,不仅学业上掉队,其他的安排也慢慢吞吞没有紧迫感。效率向来不高的我,意识到我可能无法在研究生阶段兼顾那么多,可能无法达到专业+兴趣双丰收的效果。

所以过了一段时间,我才终于认清了自己。一路以来都是因为幸运,糊里糊涂的上了研究生。失去的那三年我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我现在该怎么做,我好像掉进深渊里,找不到出去的路。它掩盖了很多本来会成为拦路虎的东西,它盖住了他们,就以为从此我再也不必面对。但我知道那只是一时的,你欠下的知识、浪费掉的时间和放弃掉的机会,都会在后来猝不及防之时冒出来审判你。

看论文,理解论文的时候才发现,以前的考试科目看看教材做做题,就能很轻松的应付过去,更何况很多考试的题目都有着自带标准答案的往年试题,更是可以做足了准备。就像考四六级,期末考,都是有试题。而研究生阶段做科研,那是会在没有标准答案的地方自己尝试着作答。没有了指定的参考书目,没有了历年真题,甚至都没有了会和你答同一道题的同学,只能在茫茫的知识海洋中去甄别和打捞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有用的部分。这是一种飘忽不定的状态,对于适应了安稳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大的心理与智力挑战。

我既有可能因为不聪明吧(我的确不聪明),不适合科研等智力因素而遭遇困难,还有可能因为心理抗压能力与自我接受能力不足等心理因素而受到打击。

那几个月的学习,我努力的赶上别人的脚步。但现在我发现我读论文仍是不快的,对论文的理解也不深入,更重要的是我朦朦胧胧地并不知道我该怎么去开展我的研究计划,总像是对于做科研一直还处于门外汉的水准一般。

因为我在之前和杨导有过讨论,然后选定了一个比较明确的任务(实际上自己做起来也没那么明确),那以这个任务为导向,也敲定了一些大致的执行步骤。所以目前就是跑实验、看paper、理解模型、解决bug,就一步一步来。

但是跑实验的过程中真的踩坑无数,最绝的就是一个bug死活解决不了,然后各种调试,那几天的心情差不多就是跟跑实验的顺利程度成正比,波澜起伏。

研究生的生活比大学生累。我花了两个月时间,认真的估会到了这句话。

欠的债早晚要还。

读书就是这样,你努力的东西,不一定都有回报;但由于你不努力欠下的债,都一定会成为你未来发展的绊脚石。

读研更是这样,因为研究得越深入,对一个人的知识深度考验越大。对于很多人来说,读研就是在还债的过程中涅槃重生的过程。

就比如有的人,从小英语不好,靠突击刷题考了个雅思或者gre高分,就算拿到offer,出国以后和导师同事的交流,阅读文献的速度和理解度,写出的文章的质量都会受到严重限制。同样是雅思7.5分,人家靠看电影读小说学出来的英语就是碾压他这种靠刷题刷出来的。而直到他花了额外的努力补足了语言方面的差距后,科研才有了长足的进步。

还有的人,本科贪玩,打使命召唤玩lol,翘课抄作业家常便饭,仗着脑袋聪明毕业拿到名校offer,你以为这就咸鱼翻身了?结果科研做到一半,突然被一个本科基础课的知识卡住了,谁让你当年课本没读透考试都是前一晚上背的往年考题呢?只好找到当年的教科书重新学习了解了知识点才能把科研继续推进,然而这种靠读参考书学来的知识远不如本科时的系统学习来得扎实,稀松的知识理解还是会在未来形成阻碍。

更有的人,喜欢投机取巧,就连基本的实验技能都要偷懒。做training的时候让实验室老师直接把数据测出来,数据倒是工整漂亮直接就拿去用,平时缺乏练习时间一久就忘了,等到后面发现要补充实验的时候完全不会做,只能叫来老师重新training一遍;另外有人懒得去了解仪器原理和每个参数的意义和影响,每次实验都用training时设置的参数,而等到需要调整变量,预设的参数要随之调整时,由于对仪器工作原理的了解不够深,导致数据质量差或者完全错误,既浪费时间又打击士气。

作为一个正在学习的人,最重要的还是学习能力,就是在短时间内高效地了解一个科研领域或者掌握一些科研方法,而一个人学习能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考验一个人对于学习工具的掌握,这些学习工具,就是那些你在本科或training阶段打下的基础,比如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专业课等基础学科和各种实验仪器及其理论。在这些最基础的东西上面,一定要丁是丁卯是卯,切不可有半点含糊,否则不论你未来多么光辉灿烂,年轻时因为一时偷懒欠下的债,就像是一颗颗定时炸弹,指不定在某个时间段突然爆炸几何级数般拖住你的后腿。

……

此时的我正躺在床上。身心疲惫不堪,动都不想动一下。看着眼前的天花板,我突然想起好久都没有梦到那个女孩了。当我沉浸在实验室里的时候,梦好像也消失了一样。

“喂,阿发,今晚去'喝么子酒馆',有几个漂亮mm也来。”

阿康进来,踩着扶梯拍了拍我肩膀。见我没说话,又说道:

“年轻人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

“你不和你阿芬一起去玩嘛?拉我去当电灯泡干嘛?”阿芬是阿康女朋友,当我每天跑去实验室的时候,他每天跑去别人床上去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