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岱宗三美 - 都市圣医男神 - 青铜圣衣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都市圣医男神 >

第52章岱宗三美

“是呀!老邓,你就安心的去抓药照顾高华吧!我确实打算跟师兄,去拜访一下岱宗禅院的本一禅师。这都是我们路上就说好了的。”姚晓仁也在一旁配合的说道。邓文观见冯文丹和姚晓仁都这么说,无奈的跟两位同门道别了。知道两位师兄,其实是不想麻烦自己。这种千里奔波出诊而不求回报的行为,是梅拳兄弟之间最纯真的情义体现,也让邓文观深受感动。看着冯文丹和姚晓仁渐渐远去的背影,这位齐鲁大汉竟然流下了两行感激的热泪。

“当然有地方了,你们吃完晚饭,早点过来就可以了,好久没跟你见面了,正合适晚上可以好好的聊聊。”禅师对冯文丹这样的真修实证的学生,是非常喜欢的。因为跟冯文丹在一起聊天不用聊一些,被蚊子咬一口的琐事,可以进行非常深入的修行探讨。

“好的,老师。那一会见。”冯文丹结束了跟本一禅师的通话,接着对姚晓仁说道:“师弟,我们先找家干净的饭店,吃晚饭。然后再去岱宗禅院拜访本一禅师。”

“好的,师兄。”姚晓仁一边开车,一边回答道。

因为岱宗禅院冯文丹来过多次,所以对禅院周围的情况还是非常熟悉的。当车快到禅院附近的时候,冯文丹就指引着姚晓仁在一家饭店门口停下了车。因为在他前几次去禅院的时候,经常到这家饭店吃饭。饭店的饭菜做得口味很好,最重要的是非常干净。

冯文丹和姚晓仁进了饭店,冯文丹轻车熟路的点了两菜一汤。重点给姚晓仁介绍了岱宗三美那就是白菜、豆腐和水。岱宗白菜,又叫城白菜,其颜色光洁如玉,白中透黄。个头偏大,口感清脆。

正宗的岱宗豆腐,是用小石磨推沫,用泰山水成浆,经过多道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其特点无苦味,无涩味,口感细嫩。岱宗的水,清甜爽口,无杂质,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矿物质。

听完冯文丹的介绍,姚晓仁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师兄,以前光听说‘祖国河山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不就是白菜炖豆腐吗?一道如此普通的菜,让你忽悠成了岱宗三美,真的假的呀?”说完又笑了起来。

这时候这家饭店的老板接话道:“这位朋友,你这位师兄还真没骗你。一会你尝尝这道菜,就清楚了。这岱宗三美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好的,我就不信一道白菜炖豆腐还能做出花来?”姚晓仁有点不服的说道。

不一会两菜一汤就上来了,冯文丹和姚晓仁都是港城人,对岱宗的煎饼着实是吃不惯,还是让饭店老板给上了两碗米饭。

看到岱宗三美上桌了,姚晓仁率先拿起勺子偿了一口汤。细细的品味了一下,那种浓郁清香的汤汁,确实让他的味蕾得到极大的满足,他心悦诚服的对冯文丹说道:“师兄,这道岱宗三美可真是平淡中的绝佳美味呀!还真是名不虚传的地方名吃,味道这么鲜美确实只有岱宗三美这名字才配得上这道菜的美味。”

饭店老板见姚晓仁对岱宗三美如此称赞,也非常高兴的说道:“我就说你尝过了以后,就知道你的师兄没骗你,这次你服了吧!”

“确实是我武断了,普普通通的白菜炖豆腐能够让你做出这样的美味,你们饭店的厨师确实是一个高手。”姚晓仁继续夸道。

“其实厨师的水平再高,也需要有地道的食材,这岱宗三美你也只有在泰山脚下才能真正的吃到这正宗的美味。离开了岱宗的白菜,豆腐和这纯正的泰山水,就是水平再高的厨师也做不出这样的美味。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这家饭店的老板听到姚晓仁夸自己的厨师,非常高兴。

冯文丹和姚晓仁抓紧时间吃了这顿非常可口的晚饭,热汤热水的下肚,让冯文丹和姚晓仁感觉奔波一天的疲劳瞬间消失了。他们二人在饭店稍微休息了一会,就继续开车来到了岱宗禅院。

作为禅院的老人,冯文丹领着姚晓仁直接来到了禅院的会客大厅。推门进入大厅,本一禅师看见冯文丹和姚晓仁进了大厅,赶忙站了起来。这时候冯文丹连忙双手合十给禅师深深施了一礼,姚晓仁见状也学着冯文丹的样子给禅师施礼。

禅师也双手合十对冯文丹乐呵呵的说道:“冯文丹,你来了,快点找个地方坐下吧!我们正好在讨论静坐禅修的问题呢?你们可以一起参加讨论。”

冯文丹和姚晓仁把随着的背包在客厅的沙发上放了下来,冯文丹到客厅的拐角去找了两个马扎,递给了姚晓仁一个,自己坐了一个。这个时候禅师也重新坐了下来,禅师的身边大概有十几个到禅院闭关的修行人,他们正在向禅师请教关于静坐禅修的一些问题。

其中一位同修向本一禅师请教道:“禅师,我最近刚开始学习盘腿打坐。刚开始单盘都做不好,经过一个多月的坚持静坐,现在已经可以双盘了。自己感觉身体好像变得比以前通畅,好像腿脚也灵便了不少。平常白天比较忙碌,晚上基本上也能倒头就睡,可是最近一个周总是早上三到四点就醒了,这是怎么回事呀?”

“你这个现象是非常正常的,因为通过一个多月的静坐,你内心开始变得清净。内心清净以后,睡眠质量大大提高,睡眠时间自然就减少了。换句话讲,就是昏沉的时间开始变短了。其实你只要早上醒了以后,头脑清楚,思维灵活,对身体健康是不会产生任何不良的影响的。”禅师非常耐心的解释道。

“我确实在早上起来的时候,头脑清楚。但是最近总是会有一种孤独失落的感觉,这又是为什么呢?”

“哦!如果一个人经过长时间的静坐修心,杂念变少,自然就会有那种象虚空一样无所得,无所依靠的沮丧失落感。其实这种孤独感和失落感是一种比较好的境界,但是很多修行人却无法接受这种孤独和失落感。

因为这种孤独和失落感,其实是一种内心妄念寂灭的现象,我们需要勇敢的去接受这种孤独和失落感。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把所有的我执和我的概念,统统放下,那么这种孤独和失落感很快就会消失,转而体会到那种我即一切,一切即我的微妙觉知。

但是如果我们害怕这种孤独和失落感,而急于去寻找一个依靠,一个所依那么这颗心就有开始向往驰求。那种孤独和失落感也会消失,但是这种消失不是真正的消失,只是用一种依靠和所依代替了孤独和失落感,反而遮障了自己的觉知。”禅师仍然耐心的解释道。

“非常感恩禅师的开示,您的开示让我知道了用功的方向。”这位同修感激的对禅师说道。

看到这位同修向禅师请教完毕,一位女同修迫不及待的向禅师问道:“禅师,我曾经在打坐的时候,想把自己观成一个死人。但感觉好像自己在彻底失去全部意识的那一刹那,忽然有种力量让我一下子就清醒过来,然后就感觉自己出了一身冷汗,有时候还会感觉有点头晕恶心。”

禅师呵呵一笑说道:“你说你要把自己观成一个死人,可是你的内心并不认可自己的这种主观想法。你之所以感觉在彻底失去意识又清醒过来,都是因为这种不想死亡的潜意识造成的。

其实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是一不是二。离开死,生不存在,同样离开生,死也没有。当生和死合而为一的时候,这就是不生不灭。这种彻底泯灭了自我意识,就是通过静坐观死让自己勇敢的去体验那种生死一如的感觉。”

冯文丹这个时候在后面说道:“老师,我感觉这位同修所采用的静坐观死的方法,跟当年道教全真七子的马丹阳祖师用的是一种方法。当年丹阳祖师就是用的静坐观死的禅修之法,用功了三年就开悟了。

其实这位师兄的恐惧就是源于潜意识中对死亡的畏惧,之所以会畏惧死亡,就是没有跟真正的跟死亡合一,因为把我和死亡对立了起来,才会有恐惧。如果我就是死亡的话,那就不存在恐惧,我怎么会害怕自己呢?所以静坐观死的禅修之法,尽管是快速的成就之法,确实需要有无畏的勇气和承担的气魄,才能一步契入那不生不灭的究竟实相。”

禅师听完冯文丹的讲解,感觉很欣慰,因为冯文丹能够体会到自己要讲的真正含义,从他的角度上理解了静坐观死的禅修之法。有点高兴的说道:“嗯!冯文丹说得非常好,勇敢的去体验一下我就是死亡本身,也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谢谢禅师的开示,感谢冯文丹师兄的讲解,我终于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了。”这位女同修感觉困扰自己很长时间的禅修问题,就这样被禅师和冯文丹轻松的化解了,所以说修行的过程中有过来人的指点还是非常重要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