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马云的互联网世界观(2)
第11章马云的互联网世界观(2)
浙商的眼光体现在学习和反省的能力上都说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浙商。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有可口可乐的地方,就一定有浙商。今后,浙商不仅要善于发现需求,还要创造需求;不仅要善于追赶需求,还要引领需求;不仅要找到外在的需求,还要发掘内在的需求。所以,对浙商来说,未来最大的机会在于整个国家消费品质的提升和浙商这支队伍素质的提升。规模、速度并不能决定企业有多成功,决定企业成功与否的,不是规模多大、速度多快,而是产品有多好,是否有良好的消费者体验。
良好的消费者体验需要企业家具有工匠精神。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有什么不好?其实,品质好坏在于是否慢工出细活,而不在于速度快慢。要懂得建立机制,要懂得用最好的人、最好的管理方式、最好的技术来提升创造最好的产品的能力。这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在我看来,互联网对大家的冲击是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的,将来的挑战会越来越大。组织的变革、人才的变革、文化的变革、技术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编者注:
上海市浙江商会年会暨“聚焦十三五·中国民营经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于2015年12月30日举行。马云在年会上表示,浙商未来最大的机会在于整个国家消费品质的提升,企业家要适应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企业经历的“灾难”同时也是机遇,在危急关头,能熬过去的企业才有“抗体”。
4.“鼠标+水泥”的公司才能活下来
无论你是否喜欢,你都得承认,在过去的20年里,互联网为世界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过去的20年里,互联网行业非常成功。但是,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很少有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够健康、平静地撑过3年。这意味着,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只有“蜜日”“蜜周”,没有“蜜月”。甚至连谷歌、facebook、亚马逊、ebay和阿里巴巴也是如此,我们所有人天天都在担心,天天都在心烦意乱。
我们深知,如果一个行业所有的公司的寿命都不超过3年,那么这个行业永远无法成为主流。因此,我们都迫切地想找到一个解决方案,让我们的公司能够像奔驰、西门子一样,活得长久而健康。我们如何才能找到这个解决方案呢?
今天的科技发展得非常迅速,世界正在快速地改变。it科技和数字科技,这两者不仅仅是不同的技术,还代表了人们不同的思考方式和对待这个世界的不同方式。我们不知道世界在30年后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不知道数据在30年后会长成什么样,但我们相信,整个世界在30年后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如果说第一次技术革命和第二次技术革命释放了人类的体力,那么这次技术革命则大大释放了人类的脑力。未来的世界,将不再仅仅由石油驱动,数据驱动将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未来的世界,生意将更多的是c2b模式而不是b2c模式,用户将改变企业,将不再只有企业向用户出售这一种模式,因为我们拥有了大量的数据。
制造商们也必须个性化,否则他们的生存将非常困难。未来制造商们生产的机器,不仅要会生产,还要会“说话”,会“思考”。机器不再仅仅由石油和电力驱动,还要靠数据来支撑。未来的企业将不再仅仅关注于规模,关注于标准化,它们会更多地关注于灵活性、敏捷性、个性化。因此,我强烈相信:在未来的世界,我们会有很多女性领袖——因为未来,人们将不只关注肌肉的力量,还会更加重视智慧、关怀和责任。
我认为,互联网必须找到缺失的那个部分,那个缺失的部分就是鼠标和水泥携手合作,找到一个让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能够结合的方法。只有当鼠标和水泥结合时,互联网公司才能活下来,才能开心地活30年,甚至更久。只有这个结合实现了,才能被称作dataeconomy——不是数字经济,而是数据经济。所有的东西都会被它改变,我相信这个世界将会因此变得更加美丽,同时也更加富有挑战性。到时候会有一种东西在机器中流动,那就是数据。
我们身处一个创新、注重发明和创意的伟大时代,我相信每个人都在非常努力地工作,实现他们的梦想。今天,我们看到了真实世界的工人、卡车司机和游戏玩家……这些人在过去是不可能利用科技实现他们的梦想的。但今天,数据让一切成真。我强烈地相信:不是科技改变了世界,而是科技背后的梦想改变了世界。拿我来说,我没有被训练成一个科技专家,我对电脑一无所知,我对互联网了解得也不多,但我有一个强大的梦想:我要帮助中小企业。我相信是梦想在驱动这个世界,而不仅仅是科技。
编者注:
2015年3月15日,以“数字经济”为主题的德国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cebit)开幕。这是全球it行业领军企业的展会。本届汉诺威it展共吸引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300家展商参展,中国首次作为本届it展的伙伴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创造”的最新水平,参展企业超过760家。马云作为受邀的企业家代表发表了开幕演讲,并亲自演示了蚂蚁金服的smiletopay扫脸技术。
5.大数据要赋予技术以灵魂
人们一直认为阿里巴巴的技术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中最差的,百度李彦宏懂技术,腾讯马化腾学技术,只有马云什么都不学,认为马云很差。其实,正因为我不懂技术,我们公司的技术才最好。因为我不懂技术,所以我才很尊重技术,我就没法和技术人员吵架。如果我很懂技术,技术人员就会很悲哀,我会三天两头地告诉他们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因为我不懂,我才会好奇、敬仰地看着他们说和做。
阿里巴巴的云计算在全世界发展得非常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不懂。这不是笑话,王坚是知道的。六年前,阿里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的时候,我们认为大数据是未来的方向,云计算是未来的方向。但到底怎么搞?技术人员说要发展5k技术等,讲了很多名词,我都没听懂。我觉得,计算机比人厉害的地方就是它的“智商”比人高,以前人们需要记忆很多东西,今天可以由计算机取代人来完成。有了大数据之后,计算机的“情商”也有可能比人高。如果有一天,当计算机的“情商”和“智商”都比人高的时候,那就是非常巨大的变革,而这一定是未来的趋势!所以不管怎样,我们一定要做下去。
后来腾讯、百度没有坚持下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的领导知道这个技术很难,因为畏难而没有做下去。而我是真不知道这个东西有这么难,所以只是说了一句“不管怎么样,一定得坚持下去”的话。网上有很多人,包括我们公司内部也有一大部分人批评说,马云被王坚忽悠了,5000台计算机合在一起,这个云计算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其实,我根本没听懂。但是我认为,如果这个技术能解决社会的问题,那就应该做下去。我不懂技术,但是我希望阿里巴巴为技术增加生命力,为数据注入灵魂。
我见过太多技术人员坐在研究室里,最后一点用也没有。多少技术死在实验室里,活出来的才是好技术。创造社会价值,让无数人受益才是好技术,对不对?现在,有几千万家小企业在用阿里巴巴的服务,有几亿消费者在用,我们的平台一分钟内能够承受1700万人同时访问,这就是好技术。
让技术富有生命力,让数据带有灵魂,让数据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正能量——这就是我们朴素、简单的初衷。所以,我们想也没想,一路投资,最后我们成功突围。正因为我不懂技术,所以才特别尊重技术、敬畏技术。
阿里巴巴为什么能活着
我那时候学外语,最大的梦想是早上醒来在巴黎,中午在伦敦,晚上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泡酒吧。这次我跑了很多国家和地区,七天走了三个国家、六个城市,到了洛杉矶、纽约、华盛顿、巴黎、罗马,然后再回来。我现在才知道,这不是我要的生活,时差颠倒,吃得不习惯,语言也在不断转换,这是非常辛苦的生活。但是,一路上我学到了很多,也想到了很多,了解到很多东西。
阿里巴巴是一家很幸运的公司,因为这么多年来,创业的互联网公司经历了很多大起大落,但我们一直走到了今天。这15年来,我们没有放弃自己的使命。
我们刚开始做电子商务的时候很难,那时候大家都认为在中国做电子商务不靠谱。现在电子商务很热了,我们并不是今天一下子就成功的,这是我们15年来坚持每一天、每一个月,挡住各种诱惑的结果。大家知道,那时候短信最赚钱,后来游戏最赚钱,各种商业模式都出来了。我们有没有眼红过?当然有过。其实压力不可怕,可怕的是诱惑。
我们看着人家挣那么多钱,但我们不行,心里不忌妒吗?当然忌妒!就在两年前,我们一年的收入还不如腾讯一个季度的收入,我们当然忌妒。好不容易今天终于要赶上了,人家又来了个微信。
但阿里巴巴为什么能活着?其实,阿里巴巴这家公司有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就是我们一直在思考,是为了今天活着,还是为了未来活着?阿里巴巴在十多年的发展中,有些东西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那就是我们一直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十年以后,中国会发生什么?世界会发生什么?会发生什么问题,会有什么灾难,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因为今天做明天就会成功的事情一定轮不到我们,今年做明年就会发财的事情也肯定轮不到我们。我们只能做今年做十年以后可能成功的事情。从这一点出发,今天开始准备,然后努力十年。十年以后,如果这件事情真的发生了,那么你的机会就来了。所以,分析、预判未来是阿里巴巴这家公司和我们这些人要做的事情。
我是1995年从大学辞职出来创业的。创业非常艰难,起起落落,经历无数次失败。我终于明白,小企业想要发展确实太难,直到今天,在全世界做小企业仍然是非常艰难的。国有企业有国家扶持,外资企业有洋人背书,只有小企业没人支持。唯一的办法就是用高科技、用技术的力量去帮助小企业。所以,我们做电子商务,只专注于小企业,不去做大企业。
做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2001年、2002年,我们招不到人。我们在街上招人,只要来报名的,我们都要。我们现在大概有2.5万名员工,从阿里巴巴成立以来,加入过阿里的大概有6万人,也就是说,有4万多员工在这15年里离开了我们。你去问问他们,离开阿里有多纠结。为什么离开阿里的人都那么纠结?因为我们不像一家普通的商业公司,我们特别理想主义。我们在用我们的使命感、用我们的价值观感染每一个人。
阿里巴巴创办的前四五年里,每次有新员工进来,我一定会花两个小时跟大家交流。我跟大家讲得很清楚:我一定不承诺你们会有钱,不承诺你们会当经理,不承诺你们会买到房子和汽车,但你们的眼泪、委屈、冤枉、倒霉,我们公司一个都不会少,都会给你们。
你既要活着,还要为理想奔命,确实比较辛苦。但是我相信,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是务实的。回望过去的15年,我觉得我们公司最主要的财富就是有一批有理想主义情怀的员工。阿里巴巴的第一个产品是我们的员工,其次才是我们的软件、技术,再次才是淘宝网。所以,只有我们的员工变化了、成长了,我们的客户、产品才会发生变化。这一点是我们坚持的。
今天,最让我们骄傲的事情是,我们真正影响了阿里巴巴人的思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现在大家依然喜欢加入ibm和微软。从工作条件来讲,淘宝、阿里巴巴绝对不比他们差,但我就是坚决反对公司内部有班车接送员工上下班。很多人说我住得很远,路上来回两个小时甚至三个小时,最好有班车。我说你什么都可以有,就是不能有班车。为什么?因为我看到所有国有企业都有班车,它们后来都关门了。我记得当年我在夜校兼职当老师的时候,骑自行车经过一家工厂门口,发现很多人排队等在那里。五点钟铃声一响,班车来了,大家全回家去了。
习惯于这样被安排好人生的人,不可能会成功。
以前员工到杭州来工作,我们不安排宿舍。我说如果你连房子都找不到,我不相信你会是个人才,请你自己找房子去,你必须得跟人打交道!我们不需要走路看书撞电线杆的人,我们需要的是会生活的人。
我们公司倡导的是认真生活、快乐工作。只有认真对待生活,生活才会认真对待你。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不是你的全部,如果工作压力很大,不开心,那你是不可能有创新的。
阿里的乐趣在于推动社会进步
最近有人说,你们一会儿搞医药借壳,一会儿又要做文化产业,你们到底想做什么?其实,我们想得很清楚。我们一直在考虑10年以后中国社会会浮现的两类问题:一是健康问题,二是文化问题。
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提早布局,让大数据有助于医疗服务。大数据会让实体医院的增长减缓,让医疗水平越来越高,让药品质量越来越好,让药价越来越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