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石门 - 规则歧途 - 不动云图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规则歧途 >

第7章石门

船队张帆行桨,劈波斩浪,十几日便回到了小岛。岛上的营地仍在,不过营地内留下了不少新鲜粪便,看来是有野兽出没过。

徐福从水手之中选出来十几个水性极佳的好手,派出十几条小船,从海岛四周潜入水中,探查水下的情形。

这十几个人大多原本以采珠为业,踏浪浮海,闭气潜深,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不过采珠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当时的采珠人一无防护措施二无换气装备,全靠憋在肉肺之中的一口气潜入海底翻石摸沙采取珠蚌。只要水下的情形稍有异常,便会给采珠人带来极大的危险。

海底情形复杂,清浊难测,一个不小心便会被海草缠住或者卡在石缝之中,令人无法及时上浮。有些海域更有鲨鱼出没,若是在水下被这种凶猛的动物攻击,采珠人毫无自保之法,只能任其撕咬,听天由命。然而更多采珠人则是死在自己的贪心上,比如气息渐紧之时本应该马上浮上去换气,偏偏看不见不远处又有一枚大蚌,于是转身游过去拾取,结果上浮途中气息便难以为继,轻者伤肺咳血,重者溺水立毙。

有人说是因为珍珠价值昂贵才使得采珠人如此以性命相搏,为财丧命都是咎由自取,这话不对。当时各国官府皆不许珍珠私下流通,更严禁任何人私自下海采珠,一经发现,便是杀头的重罪。这些人乃是被官府指定的珠户,所采到的珍珠,上船之时尽数都要交纳给官府之人,下船之时更要经过严格的搜身,而所得到的不过是些区区仅供果腹的报酬。若是没有及时完成官府所吩咐的任务,当众鞭笞责罚更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而敢有违令不下海者,立时便给杀了。珠户们苦不堪言,人人敢怒不敢言,却又无处可避。所以当时徐福在海边招募水手时,采珠人纷纷响应。毕竟此次出海奉有秦王诏令,是为秦王办差,地方官府也无法阻拦。而除此之外,采珠人几乎别无他法可以安全的逃过珠户之役。

每条小船上都有一根长长的绳子,一头坠上石头,沉入水中,一头绑在船上,由一名水手在船上持握。水下之人若是遇到紧急情况,急拉绳索,上面的水手感觉到之后便迅速将绳子拉起。

下水的水手不时重新出海透气,然后又一个猛子扎了下去,如此往返多次,小船也逐渐向着远离海岸的方向移动,近处的海底已经被探查过了。

大约几个时辰之后,海风渐强,波涛变得汹涌,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徐福命人敲响铜锣,将小船招了回来。返回的水手们禀报说水下确实有峰峦地貌,绵延不绝,似乎颇为广大,这个说法印证了扶苏的推测,徐福也是心情大好,吩咐搬出几桶酒奖给出海的众人,让他们今日喝个痛快,待明日正午时分再做探查。

第二日正午,天公眷顾,大海上风平浪静,天空中烈日高悬,照在身上十分和暖,是个十分适合下水的天气。小船离岸边又比前一日远了一些,水手们昨日喝足睡饱,今日劲头十足。不倒一个时辰,其中一条小船上便响起了哨音,看来已有所发现。

大船迅速的靠了过去,刚刚下水的水手已爬上了上来,正浑身湿淋淋的站在甲板上向徐福等人禀报水下的发现。

一道石门。

当时水手已潜至水下约三四百尺左右的深度,隐约见到下方百尺左右像是一道石门,石门的左右分别各蹲着一只像是石兽般的事务。根据小船的位置来看,那道石门距离岸边约有一里。

徐福将全部小船上的水手都召集过来,轮番下去查看,确实是有一道石门。但是此门距离海面实在有些距离,水性最好的那个水手距离石门也还有一段距离。

如此折腾半日,天色又暗了下来。徐福料定人力实在难以企及,当即召回众人,分下酒食犒赏。

如何才能抵达石门,众人议论纷纷。

有人说可以用野兽的气管,用热铜烫化肉皮使之粘接在一起,轻便柔软,能随人进退,但也随即有人反驳说且不论能否在岛上打到这么多猎物,单就这粘连之法听起来就极不可靠,需知牛羊的气管长不过数尺,若要连成数百尺的长度,怕不是要几百个气管,并且只要有一处破裂,水下之人便有没顶之灾。

有人说可以用野猪的尿囊,此物可以存储空气,等到水下气息将尽之时,可以用此物续气。有人反对说气囊之法虽说确有许多人用过,但是气囊浮力极大,单是携带一个便会极大减缓下潜的速度,两下相抵,也无法争取太多的时间。并且在水下以气囊换气,其实难度颇高,一个不甚,囊中的气息便会倾泻而出。

有人说可以用竹子,中间贯通,便可做成可以通气的管子,将多根竹竿连在一起,用新鲜带血兽皮紧紧捆扎连接,便可连成数百尺。尽管这小岛上并未发现竹林,但船上倒是备有许多竹竿,可以用来一试。有人反对说船上的竹竿都是预备来进行修理船只的备用物件,过于粗大沉重,不见得能够在水下使用。

一时间众说纷纭,谁也说服不了谁。接下来几日,众人轮番试验各种方案,气管连接法一开始就被摒弃了,此法所需的野兽数量太多,即便实验成功,这座岛上也找不到如此之多的野兽能供应如此多的气管之类。

竹竿之法倒确实可行,新鲜宰杀的野猪皮,趁热血还未干之时层层包裹在两根竹竿的连接处,然后用兽筋道道缚紧,再用微火将兽皮烘干,果然颇为防水,浸在海水中几个时辰都不见漏水。众人在竹竿相连处再加以长竹片和木片加固,防止海浪冲击导致连接处破损。再在竹竿的最末端套上野猪的尿囊,尿囊另一端开一个小口,中间放一根小竹管,将尿囊紧紧缠在竹管上绑紧,这便是水下的呼吸口。潜水之时,只需要用大拇指摁住管口,水便不得进入,吸气之时只需要将移开拇指咬住管口即可。不过这操作也颇为麻烦,动作稍有不协调,海水便会倒灌进入竹筒。加上竹竿加长加固之后颇为沉重,需要船上的人协助才能操作,而水上之人和水下之人又无法通传消息,进退之间难免不能协调,此法最终也被弃用。

最终众人想到了一个法子,还是用野猪的尿囊充气作为气囊,但是气囊无需水手自己携带,而是砍伐海岛上的树木制作细木杆,将气囊口以用活扣扎紧系在木杆上,然后将木杆插入水中,将气囊提前送至水下。待水下之人需要续气之时,取下气囊拉开活结便能呼吸。

海岛上的野猪们遭了秧,一时间几乎被屠戮殆尽。随后便是晾晒尿囊,制作气囊,砍伐树木,制作长杆。为了安全起见,长杆按照不同的长度分别做了许多根,并标记刻度,这样潜水者在不同的深度需要气囊时,均可伸手获取。最长的木杆估计超过了八百余尺,肯定是超过了那道石门在水下的位置。

等到一切准备完毕,两个多月已经过去了。

这一日,天气甚佳,诸事齐备,数十条小船已经排好位置,帮着气囊的木杆也已经探入水中。众水手中水性最好的那个,名叫王大六,已经做好了准备。只见他浮在水中,手扶着船舷。船上一人拎出一个用绳子绑好的石块,那人提着绳子将石块沉入水中,王大六握住绳子,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点点头,示意对方放开绳子。只见海面上水花一闪,那石块带着王大六向着海中急潜而下。

不知道过了多久,小船上一个扶着木杆的人举起一面小旗,示意王大六已经取走了木杆上的气囊。他们之前约定,王大六取走气囊时,轻轻拽几下木杆,这样上面拿着木杆的人便能知晓。若是在水下遇到紧急情况, 便急拽木杆,上面就会将木杆迅速提起。

三面小旗逐渐举起,气囊所在的位置也越来越深。到目前为止,最深那个气囊大约在六百尺左右。

徐福等人也在近处的一艘小船上,扶苏盯着海面,从未觉得一呼一吸之间的时间如此漫长。徐福则面向另一侧海面,闭目养神,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每有旗子举起,南山图便会扭头跟徐福低语几句。

六百尺左右的气囊又取走了一个。

接着,取走了第三个。

又过了片刻,一个五百尺的气囊被取下,这意味这他开始上浮。就在呼吸之间,只见海面浪花跳动,王大六浮出水面。最近的小船急忙将一根长杆伸过去,将王大六拉上船来。王大六甫一上船,其余人便连忙将他用兽皮层层裹住,并灌了他好几口准备好的热酒。

王大六稍缓了一口气,便汇报起水下的情形。

水下那道石门,十分巨大,约有三人来高,门口有道石阶从更深处蜿蜒而上。石门左右有两只石兽,是王大六从未见过的造型,并不认识是什么的雕像。石门十分沉重,王大六曾伸手推了推,并无反应。

王大六说石门上刻了几个符号,自己不知道画的是什么,但是已经将形状记下来了。王大六说着,便以手蘸着酒水,在船板上画出了四个弯弯扭扭的图案来。

扶苏只觉得这图案似乎跟之前徐福拿给自己看的羊皮上的文字极为相似,但是自己认不出写的是什么。

徐福看了一眼,说道:“这是契文,写的是‘气运轮转’四个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