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杨氏家主(一)
第73章杨氏家主(一)翌日巳时,杨家的车马从别业荷园出发,进入了“雄富冠天下”的扬州城。
其时扬州分为子城与罗城二城,子城在蜀冈之上,是官衙所在地。罗城在蜀冈之下,是工商业区与居民区,也是扬州最为繁华的所在。杨家车马由罗城西门而入,越过穿城而过的官河,转入与官河平行的南北通衢大道。
雪清泠与雪团儿同乘一辆马车。杨煦之不想让父母看到自己有伤在身的样子,尽管伤势仍未完全平复,依然不顾随从的劝说,执意乘马,走在雪清泠的马车之前。
一路之上,已经对扬州颇为熟悉的雪团儿,不停口地指点着路两侧的商埠民居向雪清泠介绍,雪清泠也是在进入扬州之后,才在心里不得不承认,来了扬州,才算真正见识了什么叫繁华世界、锦绣之乡。只见城中朱门玉户,铺锦叠秀,人流如蚁,摩肩接踵,端的是满目繁盛。雪团儿在一旁道:“这是扬州城极为繁华的长街,而城东禅智寺至西水门一带的十里长街,比这里尤胜几分。”蓦地,她声音低了一些,压着艳羡之意道:“小姐,这里十之四五,都是杨家的产业。你看那个绸缎庄,还有那个最高的酒楼,还有……”
“算了,不要说了,”雪清泠阻了雪团儿道,“人家的再好也不是自家的,这里再好也不是雪月,我不稀罕。”
“小姐……”雪团儿的声音里揉进了几分委屈,“雪月虽好,可是已经……”突然看到雪清泠神色不豫,雪团儿忙缄了口,只拿眼偷觑雪清泠,心里的热情也刹时灭了。
过了许久,雪团儿向车外望了望道:“好了,这里是集贤里,喏,杨家到了。”
雪清泠顺着雪团儿掀起的车帘向外望去,果见一户门楼的一角出现在眼前。当她在先跳下车的雪团儿的护持下,步下马车时,竟然有一丝惊异。
与刚才路上所见的高楼华屋不同,杨宅却并不显得如何煊赫,门楣上挂着书写“杨宅”的扁额,门庭中规中矩,只是比周遭的民宅略显雍容端重些。
早有仆从在门前侍立等候,此时俱迎了上来。
杨煦之已先下马,向迎候在门前的一四十许年纪、着鸦青色常服的中年人道:“茂叔,我爹娘呢?”
“公子回来啦,老爷夫人俱在客厅呢。”中年人上前一步,向杨煦之躬了躬身。
雪清泠刚听到雪团儿在耳畔轻道了声“管家杨茂”后,便见杨茂已经向自己迎了过来。“雪姑娘,一路辛苦。老爷夫人已经候您多时了。”
雪清泠微微颔首示意后,向立在门前望着她的杨煦之走去。杨煦之挽住了雪清泠的手,雪清泠的动作有些微迟滞,但没有拒绝。两个人在门外两排仆从的躬身施礼中走进了大门。
杨茂一直在前面引路,走进杨宅,雪清泠才发现,外面看着不起眼的杨家宅第,里面却是屋宇错落,庭院深邃,有连绵不尽之感。穿过两层院子,方进入了一间堂屋。
两位四旬上下的男女,端坐于主位之上。男子着竹青色万字纹绸衣,头戴帻巾。白面微须,目光炯亮,其容颜与杨煦之颇为相像。嘴角微抿,说不清是笑非笑,目光也没有落在雪清泠身上,倒是从杨煦之一进屋便向杨煦之多看了几眼。身旁下首着猩红缠枝纹锦衣的女人,身材和皮肤保养得都非常之好,如果不是雪团儿曾向雪清泠略述过杨夫人的品貌,乍一见下,雪清泠定会只当她是三十几岁的人。杨夫人目光一直盯着屋门,见杨煦之二人进来,登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如果不是欲在雪清泠面前保持矜持之仪,其势是定要将杨煦之一把揽在怀里的。她的目光从杨煦之身上掠了几掠,目光里溢满爱意柔情,嘴角迸出惊喜的笑,笑中似又略带了些苦涩。但杨煦之尚未走近,她的目光就转向了杨煦之身旁的雪清泠。让雪清泠感到奇怪的是,她的目光似乎并不让雪清泠陌生,与投给杨煦之的目光不同,她送给雪清泠的目光是浸着关切和怜惜的,尽管是与自己全无关系的人,但雪清泠仍是从这目光中,感到了一种久违的母亲的疼怜。
杨煦之先上前一步,拜倒在父母身前。“爹、娘,煦儿回来了。”
杨父端坐未动,只面上浮出微笑,杨夫人则向前一步,一把把已拜了一半的杨煦之拽了起来,急道:“煦儿,你的伤没事吧。”
杨煦之面上绽出孩子般的笑,摇着头道:“娘,早好了,你看……”杨煦之故意甩了甩臂膀,杨夫人见杨煦之无事,神情一松。立时转向雪清泠,柔声说道:“你是泠儿……真的是泠儿吗?”
杨夫人没有像别人那样叫自己雪姑娘,却称为“泠儿”,让雪清泠微有错愕,但也有几分感动。杨夫人伸出手来,抱住了雪清泠的臂膀,几乎眼泪汪汪地喜道:“真的,真有你娘当年的风采!”蓦地转头向杨父道,“老爷你看,雪弟与晓梅的女儿都已经这么大了!”
杨煦之之父杨华英,此时方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面上的笑意略深了些。他走近了杨煦之和雪清泠,道:“果然,十数年未见,故人之女都已成人,我辈老矣。”
雪清泠在家中从父母之处也略略听闻他们当年曾与杨氏夫妇有过交往,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父母故交,雪清泠遵晚辈见长辈之礼,向二老深深一拜,道声:“雪清泠见过伯父伯母。”
杨夫人略阻了阻,待雪清泠拜罢遂将她的手放在自己手心里,道:“泠儿,让你受苦了。到这儿就是到家了。你爹娘与我们夫妇是多年的好友,你就跟我们自己的女儿一般,我的女儿早就出嫁了,煦儿也是里里外外的忙,我这身边也没个人,如今你来了,我算是有了伴儿了,权当多了个女儿。”
“你看你,泠儿一路风尘,不得休息,你还让孩子们在这站着陪你说话,你还不带泠儿下去歇歇。”杨华英对夫人道。
“哎,是了,咱娘俩后面去说话,我还给你准备了好些时令果品。让他们父子聊他们的。来,跟伯母走。”杨夫人一直没放开雪清泠的手,雪清泠回头望了杨煦之一眼,见杨煦之目中含笑只望着自己不作声,便只得随杨母去了。
杨华英见杨煦之目光追着雪清泠,好久亦不转头,遂叫了声“煦儿”。杨煦之依然未闻,便又提高了声音再叫,杨煦之算是听着了,微愕地转过头来望父亲,神情微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杨华英重坐在主位之上,笑意收敛,面上又罩上了杨家之主素日的冷肃和威严,微责道:“煦儿,身为男儿,要把‘情’字看淡些,过于陷入儿女情长,于身家无益。”
杨煦之面上微红,应了一声。听此话杨煦之心中颇有些忐忑,自己与雪清泠的事情早就写信禀明父母了,难道父亲还有阻拦?却听父亲忽道:“你打算几时把她娶进门?”
杨煦之心中一喜,却一时言语嚅嚅,只因雪清泠如今是什么心思,他还着实摸不着头脑。杨华英瞧了他一眼,淡淡地道:“听说有个姓水的男子,与她走得很近。”
杨煦之登时心头一紧,忙道:“那人如今已经成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