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成州 - 权臣对我图谋不轨 - 十七周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44章 成州

到家已是暮色四合之时,崔白菀在外闲逛了一天,早已劳累。

沈思洲接过家仆送来的文书,是李景淙给他的,他一边看一边对崔白菀道:“你先睡,明日就要开始舟车劳顿,要养足精神才行。”

“你不睡吗?”崔白菀问。

沈思洲扬了扬手中的信笺:“叔父给我造的迁调文书需要改一改。我走得匆忙,还有些差事须与下面的交代一下。你先睡,我等会儿就来。”

说是等会儿,其实一直到下半夜,书房的灯才灭。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之间就要回成州,但是崔白菀心里隐约觉得,这与沈思洲口中所说的“大业”有关。

虽然沈思洲说得轻松,仿佛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难事他都可以游刃有余,但其实这些天他忙得脚不沾地,转得比陀螺还要紧。

可见造反这事儿确实不是常人能干的。

但是沈思洲不说,她也就不说。他想让她安心,那她就安心等待。

等一个最终的结果,是好是坏她都认。

等到三更过时,崔白菀才察觉有人轻手轻脚地掀开被褥躺下。

“你回来了?”崔白菀问道。

身边的人身形一僵,将她捞进怀里:“嗯,睡吧。”

崔白菀闻言闭眼,在他的怀里寻了一个舒服的姿势闭上眼,过了会儿便迷迷糊糊有了困意。

再次醒来是被人轻推醒的。

外面的天色昏沉,隐约透着点鱼肚白,还没完全亮起来。

沈思洲已经穿戴完整,柔声道:“烟烟,我们该走了。”

时间还太早,太阳尚未完全升起,于是出门便见雾茫霭霭。大雾天里马车走得十分缓慢,偌大的上京陷在晨雾里似乎也没有完全苏醒过来,街上除了一些摊贩之外,也是行人稀疏,罕见人影。

城门的守城卫打了个哈欠,拦下马车,问道:“这是干什么的呀,怎么这么多辆马车?”

松光递上文书,道:“这是沈大人的车马,出京外任的,带的东西可不就多了。”

守城卫愣住,接过文书一看,还真是,吏部侍郎沈思洲兼任监察御史一职奉旨到平金府视察。

即使是挨不着朝政的守城卫也是听过这位沈大人的名头的,谁让人家最近风头正盛呢,被三殿下与寇相联手打压还能安之若素,昨日还大摇大摆携娇妻一同赏游上京。听闻寇相病了,还特意上门寻衅示威去。

谁看了不得感慨一句,活得不耐烦了?!

怎么如此风光的沈侍郎,突然的就要调出去了呢?

京官外调,就算是平调,那也是变相的贬职,何况文书上写的是“巡查”,这个巡查要巡查多久,还能不能回来,谁能知道?

并且这平金府可远在千里之外,治下的成州更是出了名的穷苦,跟边境的长城都快挨着了,这种瘴疬之地去了可不就是受苦?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家就是被贬官也是自己攀不上的贵人。

守城卫将文书恭敬地递回去,打开了城门:“沈大人请。”

崔白菀没能睡好,上了马车便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中途听到松光与守城卫的对话,又有了些许的清醒。

她担忧地问道:“你这次离京实在过于突然,会不会惹来三皇子的怀疑?”

沈思洲摸了摸她的发顶,道:“不会的,我与叔父做足了准备,他们只会以为我是狂悖自大才会被贬出京,想不到那么多的。”

车队顺顺利利地出城而去,只是又在城门外的十里亭又停了下来,但沈思洲并没有下车。

李景淙在亭中等候多时,他遥遥朝着马车祭酒一杯,嘴唇翕张。沈思洲识得口语,知晓他他说得是“珍重”。

车帘突然伸出一只手来,朝着十里亭摆了摆,马车又往前驶去。

崔白菀:“不下去告别吗?”

沈思洲摇头道:“不用,表面上我是被贬出京,他就不应该与我太亲近。”

崔白菀点点头,枕在他的膝上,由着他抚摸她的发丝。

这一程路,别了老师,别了朋友,也就只有她还能陪伴在他左右。

一行人昼夜没歇地往成州赶,将将在二十七日那天到了成州,距离过年也就只剩下三天时间了。

沈思洲先行,先到平金府尹处交接差事,之后带着晚到的崔白菀一同在成州郊外一处农庄前停了车。

“我们不去成州城里面吗?”崔白菀不解地问。

沈思洲笑道:“宅子在我走的时候就给卖掉了,去了那里住哪儿?”

“那我们来这……”就有住的了?

她话没说完,但沈思洲知晓她的意思,带她下车,在农庄的门前扣响铜环。登时们就被打开,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儿站在门后看见沈思洲,惊喜道:“少爷回来了!”

沈思洲看他笑了起来:“一年没见,小虎长这么高了。”

这时里面突然跑来一位老妇人,她虽拄着拐杖,脚步倒是稳健,快步走到门口,拉起沈思洲的手不住地打量他,欣慰道:“少爷终于回来了啊。”

沈思洲颔首道:“是我回来了,秦婶身体可还好?”

秦婶不住地点头:“好,都好,老身身体好着呢。”她迎着一行人进门,这时才看到沈思洲后面还有个娇弱的姑娘,便问道,“这位姑娘是谁呀?”

沈思洲拉着崔白菀的手,让她站到前面好让秦婶能够看清,他柔声道:“这是我夫人,秦婶叫她菀菀便好。”

秦婶喜道:“原来是少夫人啊,少爷不过出去一年便已成家立业,夫人与老爷泉下有知一定欢喜得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