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达成一致
林秋话语落地的一瞬间,所有人都为之沉默。刚刚还是一副恨不得吧所有仙人兜送出去的那些商会老板们,在这一瞬间反而又陷入了迟疑当中。
原因无他,林秋的胃口,实在是超出他们的想象。
对于他们而言,如果林秋只是要区区几十个闲人,那压根成不了什么气候。
就算自家全部送出去又如何,相比起能够得到的收益而言,这点付出压根儿就是皮毛而已。
而就算林秋有什么布局,不过是一些考取功名无望的读书人罢了,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别说只是暂时借用,就算是送给林秋他们都不会心疼。
可是,量变会形成质变。
在场各家有多少底蕴,诸位老板们心中都有数,粗略一算就可以知道,如果真如林秋所言全部交予对方,他恐怕能够获得六七百个相应的人员吧?
在不敢确定林秋究竟是为何而借用的情况下,他们开始不太乐意完全满足林秋的期望了。
林秋同样察觉到了众人的想法,眉头微微一挑,淡淡地说道:
“知识就是力量,我手底下可堪一用的人,实在是太少了,需要进行培养。”
“而想要找教书先生难度和代价太大,所以要找到你们头上来。”
对于自己打算借来的人要做的事情,林秋并没有进行半分遮掩。
毕竟人事对方送来的,安插一些心腹压根不是什么难事儿,除非给其全都禁足,不然不可能杜绝消息的传播。
与其让他们在这里继续猜忌,添加达成交易的困难程度,还不如直接挑明了说。
听到林秋的言语,众人脸上却都露出了不信任的神色——
要几百个老师,你要干啥,开学院啊?
这些人自己连四书五经都背不熟呢,哪儿有本事教人考取仕途。
没有考取功名的希望的话,傻子才会上你的学院读书。
他们不信林秋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自然不可能相信,对方要几百个人员,仅仅只是为了教书。
众人开始窃窃私语了起来,互相交流起了意见。
看着一群人又开始同仇敌忾,林秋叹了一口气,光给蜜枣不行啊,还得把大棒抡圆了来:
“我只是不愿付出那么大的精力和代价去找人罢了,这件事情,即便尔等不加以支持,我最多也就多花两个月的时间而已,没什么差别。”
“可是对于你们呢?交通工具是死穴,尽管齿轮版本可堪一用,可是不可能让你们顺利在在市场方面建立优势,
即便如今在其他各地已经开始暗中推广,可等到宏记商行发展到相应地点的话,我相信,在运输成本差距极大的情况下,没人能比得过我家的竞争力的。”
看着林秋似笑非笑的眼神,众人心中明白,对方早就已经将他们的动作了解了个七七八八。
这一次,应该也是如同之前一般,想要用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利益而已。
好比之前,就算没有太子的推波助澜,可是按照林秋手底下那早就已经成型的网点推广模式来看,这绝非是临时起意,无非是早实行晚实行的差别而已。
眼下应该也是这种情况吧。
听到林秋的明言,众人也开始思量了起来,究竟是要彻底与林秋为敌,
在察觉到对方如今的需求之后,不仅拒绝把闲人送给对方,顺带着再次在长安城乃至附近地区进行搜罗,付出一定的钱财,提前匠人迁到自己手下。
想要做到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是轻而易举。
别看林秋的宏记商行现在风头正猛,可毕竟底蕴不深,而今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所有迎来的利润大部分都投入到了继续扩充市场的份额当中,真正攒下来的其实是没多少的。
在这种前提条件之下,如果他们有心要去阻止,宏记商行争不过他们的概率是九乘九的,只不过若是这样的话,双方就是彻底闹掰了。
他们并不敢保证林秋已经江郎才尽,万一对方再搞出什么幺蛾子来,恐怕自己等人撑不住啊。
可是如果真如林秋所言给予他最大支持,虽然从目前来看,自己的人能够在外地获得最大的进展,眼下利益无数。
可是谁能够保证,眼前吃下去东西之后,未来会不会被林秋再逼的吐出来呢?
这小子可是以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让长安城众多老牌商会经历了近乎于门可罗雀的惨状。
想要动底牌封杀,又有谁能比太子更硬?
除非所有的人联合,可是,如此两败俱伤,值吗?
一时之间,众人进退两难,有些难以琢磨。
林秋留给了他们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过了良久,方才缓缓开口:
“说一句不太客气的话,你们虽然底蕴深厚,可是除非不想干了,每一件都甩牌清货,不然的话是别想撑得过我的。”
“既然如此,何必非要把双方的关系搞得那么僵呢?
眼下,虽然网点分销模式的结构非常简单,可其中还有许多细节是需要打磨的。
无论是人群结构,供货方式,乃至于目标用户的筛选等等,都是一个大有学问的事情。”
“如果你们自己去走,恐怕会有不少弯路,在加上交通工具等等极高成本而耽误的时间,后果要远比分配给我一些闲人更加严重吧?”
啊这…
林秋说的是实话,商会老板也都能拎得清楚其中要害,一个个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了起来。
如果只是自行车,哪怕花费提高成本,可是咬住牙死挺,还是能够撑得住的,林秋口中的细节方面,彻底打动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