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伤痕累累(九) - 开在迪拜的紫藤花 - 戚红香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3章伤痕累累(九)

1991年7月的一天,红秀无意间经过县政府的门前,看到许多人正围着政府门外的板报在议论着什么。

红秀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则招聘启事。这是一则有关科威特招聘清洁工的招工启事,工作期限是两年。

“科威特?已经被炸得稀巴烂了吧?”

“是啊,战争刚结束,那里肯定很艰苦啊”

“该不是招妓女的吧?”

…………

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

听到这些议论,红秀往政府大院里面一看,发现政府大楼前的广场上,围了一大群人。红秀挤进去,只见几十个姑娘正端坐着听工作人员讲解招工的事情。这些姑娘一看就知道是来自穷苦的农村,一个个其貌不扬,衣服也都比较破旧,无论如何也无法和电影里那些风月场的女子扯上关系。

红秀对刚才在外面听到的议论感到好笑,这些人怎么可能是去做妓女呢?再说了,现在是新中国,共产党又不是国民党,怎么会让自己的老百姓去当妓女?想到这里,红秀坚定地走到报名处,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红秀终于看到了逃离的希望。

红秀几乎天天都去县政府打听情况,一个星期以后,县里负责劳务的办事人员说她已经被录取了,要她做好出国前的准备并发给她一沓资料,是中英文对照的工作指南和生活在***国家的行为指南。看着手里的这些资料,红秀的眼睛模糊了,真的可以逃离了。她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希望这两年的出逃能让君华回心转意,希望这两年的出逃能让两人重新开始。

红秀约沈大爷在一个小饭馆吃饭,把自己要出国的事情告诉了他。

“沈大爷,今天约你出来,是想告诉你一件事。明年三月份我就要出国了,去科威特。感谢这两年你对我们的厚爱,可是,我和君华之间有无法打开的心结,我只能逃了。这次科威特招工,正好给了我逃离两年的机会。你找个能信得过的人吧,我把账给你结了。”红秀说完,眼泪流了出来。

“红秀啊,不用多说了,大爷懂。红华建材店本来很有发展。但是,大爷我也不能因这么个小店耽误了你啊,我知道,你有不可估量的前程,还是那句话,我不会把它交给亲戚的,目前也想不出像你这样敬业、守信又有能力的人选,你既然要走了,就把店关了吧。好在没什么库存,房租也交了一年的,可以交代过去了。红秀,我祝你鹏程万里呀。”沈大爷说到这里,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当把酒杯放到桌子上的时候已是老泪纵横了。

红秀也哭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红秀,咱们一老一少能成知己,已是难能可贵呀。君华的问题是他已经栽进了一个堕落的陷阱里,现在谁劝也没用。如果有一天,君华醒悟了,我会好好地跟他唠叨唠叨。”

出国的事情,红秀除了沈大爷之外没有告诉任何人。她一边偷偷地办理护照和出国手续,一边抓紧时间学习英文,虽然这次出国并没要求大家会英语,可是,红秀认为,这次是要到国外去,懂一些英语总比不懂要强。

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红秀除了把中英文对照的工作指南中所有的词汇背了个滚瓜烂熟之外,还特地到立菊大姐家借了一套《英语电大教材》。这套教材共有三本书和二十四盒磁带,有了教材,红秀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了起来。学英语并没什么窍门,只能死记硬背,红秀整日拿着《英语电大教材》看,在柜台里看,在出差的车上看,白天看,夜里看。

出国的事情可以偷着办,但英文却没法偷着学。因为,除了看书、背单词,还要听磁带、跟着磁带朗读。

“呵,学英语呢?我还以为是看爱情小说呢。”

“看什么英语呀?有这时间,还不如想想怎么把小日子过好了。”

“嫁都嫁了,看英语能当饭吃啊?”

朋友、邻里和亲人们,看到红秀着了魔似的学英语,无不感到奇怪和莫名其妙。没有人知道红秀的心思,杨君华依然是整日沉迷于吃喝玩乐之中,根本不关心红秀的事情。

红秀已经办好了出国的所有手续,她觉得是时候该和杨君华讲清楚了。

“君华,你知道县政府招工去科威特的事情吗?”

“知道啊,不少人报名呢。”

“我也报名了,一个星期后就走。”红秀看着一脸惊讶的君华,一时哽咽,说不下去了。

杨君华惊讶地看着红秀,瞬间崩溃,失声痛哭起来。那一刻,红秀相信,这个男人应该还是爱她的,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他要背叛和亵渎这份爱呢?

君华哭罢,并没言语,他点着一支烟,大口大口地吸着,沉思良久,终于开口说:“要从经济上考虑,你出国倒是件好事情,至少能给家里多挣些钱。可是,我知道你不是为了这个,你是为了惩罚我,对吗?”他问。

红秀没有回答。

“我多次想对你解释,可是,我一看见你那冰冷不屑的目光,就不敢解释了,我一直在等合适的机会,可是没想到这一等,却是两年的分别,秀,你选择用两年的分别来惩罚我的过错吗?呜……”

他再一次泣不成声了。

看着痛哭流涕的杨君华,红秀叹了口气,说:“我们恋爱、结婚得太匆忙了,我们当时太年轻。三年的时间,出了这么多的事情,我实在是撑不下去了。 用这两年的时间,彼此都好好想想,是否还依然爱着对方?我选择离开,给你一个空间,来考虑是否后悔和我结婚,如果是,我会平静地离开,孩子我养,还你个完全的自由之身。你现在不用答复我,两年后,两年后再说……”

红秀并不想听到他的答复,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她都不想在此时此刻听到。面对这个亵渎爱情的人,她已痛彻心扉。

最终,君华同意了红秀出国的事情。

临走的那天,红秀没有告诉娘家的任何人,因为她害怕自己没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爸爸、妈妈的挽留。

坐在大巴上,红秀泪眼婆娑地看着前来送行的君华和诗雨。诗雨才五岁多,她静静地趴在君华的怀里,不哭也不闹,只是困惑地看着红秀,她还不太会说话,但她似乎知道,这个自己最亲近的女人就要出远门了,她就要长时间地离开自己了。

当红秀和诗雨四目相对的时候,她那颗逃离的心几近崩溃。她真希望君华能像初恋时那样,不顾一切地冲过来,拦住即将启程的汽车,在她最需要鼓励的时候,给她一个留下来的理由,可是,君华没有!

1992年2月29日,一辆大巴士载着六十名即将出国的中国女工,在亲人们送别的喧嚣声中缓缓地启动了,随着车子的加速,车外送别的亲人被越来越远地甩在了后面……

每个人都会遇到人生的岔路口,只是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境况,不同的路途呈现出不同的风景,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重新选择,就会改写人生。

——文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