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九·一三事件”
第217章“九·一三事件”教师节庆祝大会结束,侃帅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远程教育现场会的准备中去,包括各种表册的打印、装订、资源的接收与分类。汇报材料第三次修改完毕,他上报电教站,听取孔主任的指导意见,以求达到最佳效果。因为会期已经确定,9月18日上午在中学多媒体教室举行。届时,县局电教站的领导、各乡镇教办主任、各乡镇中学校长及技术员要来参加。更有甚者,县局分管教学的副局长也有可能亲临现场,让这次现场会规格更为提高。
为了贯彻上级文件精神,部署新学期的工作,9月13日,全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在中学多媒体教室召开,全乡150余名教师参加了此次大会。
会议由周敬伟主任亲自主持。他首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县教育局2008年21号文件:一.认准抓好向抗震救灾英雄教师学习活动;二.规范办学行为,全力推进素质教育;三.创建和谐校园,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四.坚持正面教育,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五.构建高效课堂,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六.落实教学常规,切实搞好教学领域的创新;七.重视差生转化,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八.搞好师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九.重视实验教学,发挥“农远”工程效益;十.提高机关效能,促进全面工作协调发展。要求老师们明确思想,沿着县局制定的目标努力工作,奋勇前进。
冯志文校长部署中学工作,在管理上,教师管理实施以人为本管理制度,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学生管理上,实施学生自主化管理。在教学管理上,大力推行“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要求老师们在上学期成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共创佳绩。
教研室陈心诚主任从学校考核、教师考核、奖惩办法、各项活动等方面对全乡小学工作进行了布置,要求老师们转变思想,明确目标,走到素质教育的正途上来,以求各校工作在新学期得到质上的飞跃。
最后,周敬伟主任号召大家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团结实干、创新奉献的精神在新学年再创辉煌!
会议的情况大体如此,而最为关键的问题却在会后。原来,根据所谓的“年度考核”,全乡有四人被划进了“末位淘汰”的行列。其中小学两人(均是年过半百的老教师),中学两人(侃帅与张庆芳)。恰好侃帅临时外出,所以当领导宣布这份名单时,他没有听见。但是,会后的谈话自然让侃帅震惊不已!
顺便说一下,今年的所谓“年度考核”,主要是在中学冯志文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冯志武主任操作完成的,连主管教学的张恒志副校长都几乎是一无所知。由于校长与教务主任的“特殊关系”(他们是亲兄弟),许多老师对此颇有微词,只不过不牵扯自己的考核成绩,大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落个“心照不宣”算了。其实,大家心里早就以为学校已经成了冯氏的“家族产业”。当然,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一点根据,乡教办成员中,这个村子的人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宗派主义、山头主义的东西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教办周敬伟主任的办公室里,他正慷慨陈词地安排着这四个人的命运,提出两条可供选择的道路:一是扣10%的工资,继续工作,以观后效(由于众多原因,此法没有实行);二是扣30%的工资,自谋出路,争取明年上岗。
面对这样的现实,大家自然都不接受,纷纷阐述自己的理由,尤其是侃帅更为激烈。想不到自己起早贪黑、忙前忙后地为学校做了那么多的工作,竟然换来如此的下场。委屈、悔恨、抱怨一齐涌上他的心头。于是,他与领导的谈话也就无法心平气和地进行了:比如说当周主任说到侃帅业务较差的时候,侃帅就非常不冷静地反驳:“什么叫‘业务’?难道只有课堂教学算‘业务’?管理学籍档案、宣传、打印材料、管理多媒体教室和远程教育就不算‘业务’吗?真让人寒心!我不管了,看看还有谁来接这个烂摊子!”然而,他据理力争的结果,只能显示出自己更加不幸。原因在于,侃帅把“业”(课堂教学)当成了“余”,而把“余”(学校管理事务)当成了“业”。作为不是“班子成员”的“编外领导”,此举很是可悲。
9月14日,农历八月十五,一年一度中秋佳节!可以想象,这个节日,侃帅将如何度过。虽然他一天都在地里拾棉花,但是压抑的心情可想而知,强颜欢笑中,也接到了许多朋友的电话。安慰、鼓励、劝说、祝福或多或少地存在,他也只能暂时保留自己的立场。
第二天,一切问题都明朗化了,家里人也都知道了他的事情。批评、指责、抱怨都无济于事,最后还都要劝慰他,希望他想开一些。唉,世事艰难,这是继2004年8月份遭受挫折的第二次打击。毕竟那次还没有形成事实,让自己还算体面地保留了下来,而这次……
侃帅一家前往县城的路上,可谓“一波三折”,也真应了那句俗话:“屋漏偏遭连阴雨,船破正遇顶头风。”他行至半路,摩托车突发故障,就近维修,结果是发动机内部出了大问题,小打小闹的修理已经无法解决了,必须“大修”才能让它重新工作。这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还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唉,一切顺其自然吧!
下午,侃帅聆听了众多亲友的劝说,决定走第二条道路。前几天,侃帅偶尔得到的一张报纸上,刊登者着本县一家大型民营企业的招聘启事,“办公室主任”和“文员”的职位正好对着侃帅的思路。在这样的情况下,何不去碰碰运气,冲冲晦气呢?
很快地,侃帅出现在这家企业的招聘办公室,与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侃侃而谈,阐述自己的事情,填写报名表格,留下联系方式,完成整个应聘过程。不管成功与否,这也是自己的一次经历!
9月16日,假日过后应该正常上班了。而侃帅既然已经选择了第二条道路,也就不用考虑这些问题了。于是,他借着“照看孩子”的名义,呆在驻地,什么也不干,专等着招聘的事情。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整整一个上午,他的电话始终不断,朋友们的关心与祝福,都在电波中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侃帅十分感动。在先后几次接到周敬伟主任的电话中,侃帅一再强调,自己准备走第二条道路,谢谢领导的关心!不过,周主任不屈不挠,坚持劝说侃帅回去上班,并声明:“一切都好商量,有什么条件尽管提。”一开始,侃帅未能明白周主任的想法,直到领导用近乎“威胁”的口气说:“如果你不上班,影响了全乡的工作大局,明年的工作就更不用想了!”他立刻明白了怎么回事。远程教育现场会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的状态了,几十个小时的时间里,如果侃帅不能到场,那么周主任在县教育局领导面前、在其他兄弟单位领导面前如何交待呢?
得到了这样的答案,侃帅又咨询了一下自己应聘的工作,得知暂时不会出结果。那么,何不借此机会再与周敬伟主任、冯志文校长沟通一下呢?于是,下午时分,侃帅便坐在了周主任的办公室里。当着两位领导的面,侃帅依旧侃侃而谈,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一是看年度考核表,看看自己到底差在什么地方;二是希望回来上班,但是希望教办不扣工资;三是全力做好现场会的准备工作,保证树立全乡的良好形象;四是继续担任八年级三班、四班的地理课,兼管多媒体教室和远程教育,其他的如学籍、校产、宣传等工作一律让出;五是希望教办和中学能够澄清事实,所谓“落聘”只是由于教学成绩偏差,对于其他工作应予以肯定。
为了现场会的顺利召开,两位领导此时此刻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于是,他们也基本上答应了侃帅所提出的条件。同时,有关现场会的准备工作必须马上跟上:缺少什么物品、需要哪些人帮忙都由侃帅提出来,由冯志文校长负责安排,教办和中学对他是一路绿灯,争取顺利、圆满地完成这一任务!
侃帅日记:“……一场风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然而,几天里,我们的身心倍受煎熬。这里面有着深刻的教训,也有着深层次的矛盾。某些不公平的因素掺杂在里面,让我们这些处于最底层的人们一时半会儿无法翻身。此一时,彼一时,日子不会永远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