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 穿成庶女的庶子 - 明照万里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三章等信件送走后,敬源又做了一些其他的措施,然后才告知宋朗旭这个决定。

“去照城?”宋朗旭有些犹豫,他虽然有心出去游学,但是并没有想好到底去什么地方。

“对啊,照城,你的赵师兄在照城经营的特别好,已经升官了。”敬源脸上都是无奈的笑意。

这事说起来宋朗旭也忍不住想笑,太逗了。赵师兄也是个妙人,只要他舍得下脸面,能干成别人都干不成的事情来。

之前说过,宋朗旭整理了一本养猪手册,特意交给了赵辰之,赵辰之就带着这本册子上任了。去了照城,赵辰之才发现,之前的县志啊邸报,顶多就是写出照城的一小部分问题,至于真正的问题,那可多了去了!人口流失,无人耕种土地,土地贫瘠,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关键是,还缺银子,虽然免了十年的赋税,但对于本身就没钱的照城人来说,聊胜于无。

赵辰之就想了个主意,他一边安抚流民耕种,一边推广养猪计划,等到年底了刚好养出几头猪来,千里迢迢的给送到京城来呈上御前,宣称别的地方都有贡品,照城虽然贫瘠但是心意不能少,所以特地送上贡猪几头。

自然有人说猪肉价贱,怎堪呈上御案?隆庆帝倒是没有生气,言道猪乃是六畜之首,寻常百姓过年都是拿来供祖先的,怎么不算珍贵呢?特意切了猪头肉,还分发给各家大臣,事后,专门拨了一笔款子给赵辰之,令他安心地继续留下。

赵辰之这穷哭的有理有据,别人看不惯又能怎么?还不是只能眼巴巴看着?

只是私下里,他们难免拿这事一乐。

宋朗旭想清楚这些关节后,又觉得去照城是个不错的选择,一无所有的贫瘠之地,才能够大肆施展拳脚和所长。

“既然如此,那就去照城吧!”

宋朗旭既然决定出去游学,就需要先收拾好行李和财务,保障后勤。不过好在从京城去照城的距离不算太远,走水路的话二十余日就能到。

他收拾东西的动静自然瞒不过他人,罗相东很快得到消息,思索再三后,还是觉得因为应该来一趟问清楚。

得知他是想要出去游学,罗相东沉吟后答道:“这是好事,大丈夫生于此世,必然要做出一番事业,这才不枉费走一遭。但是你想过该怎么安置朗月吗?”

“自然是跟着我一起走啊,虽然照城条件差了些,但我不会委屈她的。”宋朗旭脱口而出。

罗相东摇摇头,“你这才是孩子想法,男子晚些成亲也不要紧,先立业再成家也是好事,但对女子来说,早点相看定下来才是正经。如今朗月正好十三岁,年纪不大不小,她这个年纪也不是没有定亲的,再耽误下去,好男儿都被别家挑光了。”

毕竟是五妹妹唯一留下的血脉,罗相东还是很关心的。

宋朗旭沉吟后回答,“我反而觉得现在,妹妹跟着我去照城是更好的选择。朗月越是长大越是好看,我怕我护不住她。要是谁起了歹意,我甚至没办法抗衡。而正经的嫁入谁家做夫人,丈夫的心能长久如一吗?公婆又能答应吗?”

这才是他讨厌原著男主的根本原因。男主先是跟朗月书信传情,被她的才华所折服,再被美貌惊叹,情浓时也不知道说过多少甜言蜜语,也丝毫不在乎朗月不能开口说话的事情。可惜一旦情海生波,那是甜言也飞了蜜语也不见了,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全然不顾朗月是如何的无辜,这才让朗月郁郁而终。

而正经的家人,又有几户明事理的公婆能够接受一个生患哑疾的媳妇?甚至不能出门交际辅佐夫君,美貌又易生是非,后面还有数不清的麻烦。

罗相东有心说自己会仔细挑选,最终找到一户顶顶好的人家,可是他心里更清楚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朗月最好的结局就是寻到一户位高权重的人家做侍妾,生个一儿半女终身有靠,可那样,还不如留在家里呢!至少兄长不会嫌弃。

“可是你不担心这样,影响你的婚事?”

宋朗旭洒脱一笑,“能影响到什么?我也不能干看着妹妹不管吧?办法多得是,到时候再说呗。”

“你都想好了,我也不多干涉了。”罗相东最终长长叹气,“就先这样吧。”主要是,他也没有更好的法子,甚至还觉得宋朗旭想的更周到。

宋朗旭把罗相东送走后,无奈的转到书房侧面,“出来了,我都看见你的衣角了。”

墙角没有冒出人来,但是有衣服摩攃的声音,无奈之下,他只好自己走了过去,亲自把听墙角的人逮出来。

宋朗月低垂着脑袋,半点动静也无,等他再凑近一点,才看清她撒在衣襟上的泪水,在衣服上浸出好多个小圆点。

宋朗旭登时无奈又心疼的很,“哭什么呀,你知道我不擅长安慰人的,只能跟你对着哭,明天出门让人一看,好么,两人眼睛都肿成桃子,还当发生什么事情了呢!”宋朗月扑哧一笑,眼睛含在眼眶里,依旧是一副楚楚可爱的模样。

看她情绪好转,宋朗旭才接着说:“有人努力上进是为了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我上进是为了让我跟家人过上好日子,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帮着别人过好日子,如果连你都护不住,还混个什么劲儿!”

“朗月,这世上只有我们才是彼此相依为命的亲人,同命运共甘苦了。”

宋朗月止住眼泪,又比划一个大拇指,宋朗旭连忙做胆小状,“差点忘了提大姐,你可不许告状啊!”

宋朗月偏要昂起头,那意思就是想要她不告密,可没那么简单!宋朗旭又是讨饶又是赔礼,这才把小姑娘哄好了。

等把小姑娘送回屋里,他才继续收拾行装,虽然只是出去游学,但是要归置准备的东西也很多,少不得精心准备。

现在已是十月,等到开了年,他们就出发。

*

冰雪初初消融化冻,他们就踏上了去照城的大船上,要坐十来天的船,然后转马车走上五天,就能到了。

众人在码头一一送别挥手,直到船只变成小小的黑点。

罗恒景看着船只消失不见,心头升起几分怅然,他自从出生去过最远的地方,大概就是京城郊外的城隍庙,照城.那是一个多么陌生的地名,会有完全不同于京城的景色吗?

只可惜他去不了,除非等到日后考中功名外放,不然他怕是离不开京城这方寸之地。罗恒景越想越是怅然,心情低落的很。

等他稍微振奋精神,环顾四周又好奇道:“恒睿怎么没来呢?”

罗大夫人淡淡的说:“你又不是不知道,恒睿自从落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读书,片刻不肯放松,前几日刚病倒了,我让他在家休息呢。”

“喔,但是他也逼的太紧了,这样不好。”罗恒景摇摇头,“等我回去劝劝他,学习也要注重一张一弛。”

“也好,你多去劝劝吧,他这样没等考中,先把身体弄倒了。”罗大夫人也摇摇头,“走,回家去。”

*

宋朗旭等上大船后,如今的造船技术已经能够造出排水量几千吨的船只,来往于内河之间完全没有问题,不过船上航行物资不丰富,每隔几日就要靠岸采购一次。

在船上熬了几天,下船时他脚都在发飘,总觉得还在船上晃荡,踩不到实地。其余人也没好到哪儿去,大家都是旱鸭子,晕头转向的。

他们在岸边休息了半日才继续出发,赶了几日路才到了照城。越走越是偏僻,人烟也越加稀少,有时走上一整天也未必能够遇上几个人。

这地方虽然人烟稀少,但是风景却意外的好看,一轮红日跃然而上高悬空中,把光芒撒向人间。

宋朗月还未见过这样的好景色,贪婪的看个不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