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掉马?大家闺秀变海棠文大厨? - 穿书后,炮灰女配成了靖王心尖宠 - 合计持股计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6章掉马?大家闺秀变海棠文大厨?

裴淮宴并未急于公开审讯,而是与京兆尹、刑部协同,将数月来连环命案的调查结果、关键物证以及赵嬷嬷被捕时身上沾染的无可辩驳的荧光染料,整理成详尽的案卷,缜密地勾勒出凶手利用幻莲教邪仪、制造恐慌的罪行轨迹。

旋即,官府颁下安民告示,以清晰确凿的案情通报,昭告天下:肆虐京城的“犬首案”、“更夫案”等一系列诡谲命案均已告破,元凶系潜伏于宫中的邪教余孽赵氏,其利用已故端敬皇贵妃旧事,装神弄鬼,残害人命,意在扰乱社稷。

今凶徒已然成擒,其邪党正在清剿,望百姓各安其业,勿再惊惶。

告示一出,坊间沸腾。

茶寮酒肆、街谈巷议,皆是对官府雷厉风行的赞叹和对凶徒歹毒的唾弃。

那曾经令人谈之色变的“借尸还魂”之说,在确凿的证据和权威的通报面前,顷刻间烟消云散。

市井重现熙攘,夜间亦恢复了灯火与人气,笼罩已久的恐惧阴云,终是散去。

翌日早朝,金銮殿上气氛凝重。

裴淮宴出列,并未直接提及太后,而是将矛头直指大太监刘保和幻莲教余孽。他历数刘保利用职权,经营地下魔窟、戕害人命、亵渎尸身、与邪教勾结之罪,并呈上地窖中救出的幸存者口供、邪教符咒以及部分物证。

同时,他将京城连环命案与邪教仪式、宫内流出的丝线、“魂梦香”联系起来,指出有一张潜伏在宫廷内外的邪教网络正在运作,而赵嬷嬷作为直接行凶者,其慈宁宫管事的身份,更说明此网络已渗透宫闱,危及皇家安全。

奏章内容骇人听闻,证据虽未直接指向太后,但刘保是太后心腹,赵嬷嬷是太后宫中管事,其意不言自明。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与太后关联密切的官员试图辩解,称此为诬陷,要求彻查证据真伪。

端坐龙椅之上的皇帝,面色沉静,心中却波澜起伏。

他深知这是裴淮宴和姜璃能争取到的最好局面——在不动摇国本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打击太后羽翼。

他适时地表现出震怒与痛心,厉声道:“宫闱重地,竟藏此等魑魅魍魉!邪教猖獗,戕害百姓,动摇国本,绝不能姑息!”

他当即下旨:

一、大太监刘保,罪大恶极,即刻褫夺官职,押入天牢,严加审讯,择日明正典刑。

二、慈宁宫管事嬷嬷赵,参与邪教,制造命案,一并收押,详查其同党。

三、着京兆尹、刑部、大理寺联合,全力清剿京城幻莲教余孽,务必连根拔起。

四、宫内严加整顿,彻查所有与刘保、赵嬷嬷过往甚密者,肃清邪教影响。

圣旨一下,雷厉风行。

刘保还在慈宁宫侧殿做着掌事大太监的美梦,便被如狼似虎的御前侍卫直接拖走,他甚至来不及向太后求救,赵嬷嬷则在秘密关押处,迎来了正式的审讯。

慈宁宫内,太后闻讯,摔碎了手中的茶盏。

她脸色铁青,胸脯剧烈起伏,裴淮宴和皇帝这一手“断腕求生”,打得她措手不及。

她深知,此刻若强行庇护刘保和赵嬷嬷,无异于不打自招,坐实了自己与邪教有染的嫌疑,唯有弃车保帅,才能暂时稳住局势。

“好……好个裴淮宴!好个姜璃!”太后凤目含煞,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她损失了两枚重要的棋子,尤其是刘保,知道她太多秘密,但她也庆幸,裴淮宴毕竟有所顾忌,未敢直接撕破脸,这让她还有喘息和反扑的机会。

刘保和赵嬷嬷的被捕,在京城引起了巨大轰动。

百姓拍手称快,认为朝廷终于出手惩治妖邪,连环命案带来的恐慌气氛逐渐消散,靖王府外围的监视眼线也悄然撤离了不少,显然太后暂时收敛了锋芒。

月色如水,裴淮宴与姜璃并肩立于庭院中。

“京城,总算能喘口气了。”裴淮宴望着远处阑珊的灯火,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此番博弈,虽斩断了太后最锋利的爪牙,却也未伤及那盘踞深宫的巨兽根本。

姜璃轻轻颔首,目光却依旧清明如昔:“恐惧虽平,根源未除。赵嬷嬷不过是前台傀儡,刘保亦是一枚弃子。真正的执棋者,仍在幕后。还有那血莲教主踪迹全无,太后此番断腕求生,他日必会反扑。”

“不错。”裴淮宴侧首看她,月光下她的侧脸带着一种沉静的坚韧。

她抬头望向皇宫方向,目光清澈而坚定:“太后经此一挫,短期内必会蛰伏,但绝不会甘心。我们需要利用这段时间,找到更关键的证据,尤其是能直接指向她与幻莲教教主关系的证据。还有,那个教主,究竟藏在何处?”

扳倒刘保和赵嬷嬷,只是斩断了太后伸出的最明显的触手,而那深藏在宫闱深处的巨兽,依旧盘踞着,等待着下一次出击的机会,风暴只是暂时平息,更大的暗流,正在平静的海面下汹涌蓄势。

往后的几日,姜璃都是在自己房里百无聊赖地翻着话本子——在这个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日子里,看话本成了她了解这个世界和打发时间的重要途径,可惜大多写得要么辞藻堆砌无病呻吟,要么逻辑不通狗血淋头,难以入眼。

虽然自己总说别人写得不好,但是真让她动起笔来,也是依托答辩。

正唉声叹气时,她忽然从一堆劣质印刷品里翻出一本装帧颇为素雅,书名却十分大胆直白。

她本是抱着猎奇心态打开,没想到一看之下竟惊为天人!

文笔细腻流畅,情节跌宕起伏又合情合理,人物塑造鲜活生动,最关键的是…那些不可描述的段落写得既香艳无比又丝毫不显低俗,堪称艺术!在这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的通俗读物界,简直是鹤立鸡群!

姜璃看得面红耳赤又欲罢不能,连夜追完了全本,并对作者“南山居士”佩服得五体投地。

她甚至不惜花重金,通过书铺掌柜的牵线,忐忑又激动地表示想与这位“奇才”见上一面,探讨“文学”。

约定的日子终于到了。

天色有些阴沉,倒是应和了姜璃此刻隐秘又忐忑的心绪。

她特意拣了身最不起眼的青灰色男装,布料粗糙,款式宽大,将玲珑身段遮得严严实实,又戴了顶帽檐垂下面纱的帷帽,对着镜子再三确认,活脱脱一个家境普通、怕惹人注目的年轻书生模样。

她几乎是踮着脚尖,贴着墙根,做贼似的溜出了靖王府的后角门。

心脏在胸腔里“咚咚”擂鼓,一半是即将见到“偶像”的兴奋,另一半则是生怕被裴淮宴或是府中哪个眼线撞破的恐惧。

城南那家名为“清音阁”的茶楼,位置僻静,是她精心挑选的接头地点。

要了二楼最里间的雅室,姜璃点了一壶最普通的绿茶,指尖因紧张而微微发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