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六十一章
秋意渐浓,紫禁城内的御花园却因其四季如春的巧妙布置,依旧显得生机盎然。李明珠在一片静谧中漫步,思绪却如眼前被微风拂动的芦苇般纷乱。经过之前几番风波,她已深知在这深不可测的宫廷中,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如同击水,激起涟漪般的连锁反应。
她与四阿哥胤禛的密谈还历历在目。对于康熙所关注的“天痕”事件,胤禛的警告使她心生戒备,而她对复原“流脉仪”的决心却丝毫未减。此时,她心里有个大胆的想法——在与王公贵族的日常接触中,她感受到他们对身体调理的密切关注,这或许是她推广“流脉仪”的契机。
拂去纷杂思绪,李明珠决定首先回趟府邸,加紧推进“流脉仪”实验的进程。然而,刚跨过府邸的门槛,便有一封密信送到她手中。信是她的贴身侍女香凝从底下情报网络获取的,上面简要提到:东厂与荣妃合作日益密切,或有行动针对她的计划。
“果然,东厂还是不肯放过我。”李明珠心头一紧,这紧迫的局势让她倍感压力,但她心中另有一丝不同寻常的坚定。她明白,欲解决当前危机,便不仅仅只能依靠德妃和胤禛的支持,必须寻求更广泛、更深远的合作。
她拨出一封信,命香凝火速送往江南一带。这封信的接收者是她在现代金融界的朋友,也是一个深知东西方科学的异才,他便是此次她计划中最关键的棋子,何铎。
没过几日,回信即至。何铎表示愿意赴京协助,且已经了解到一批与“流脉仪”相关的古籍,将随他一同前来。
此时,康熙身边的新宠,南怀仁的弟子寇问天亦接受朝命临时入京。寇问天以其精研天仪的学识博得康熙的高度赞赏,而此番京城之行,原是为处理西洋传教士留下的一些遗留事务。李明珠敏锐地察觉到,这位与西洋天学互通的人物,或许便是打开她眼前困局的一把钥匙。
在一次皇宫小宴中,李明珠借机与寇问天搭上了话,她凝神屏息,引入了一段关于西洋天文与“气脉”相融的奇谈。寇问天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两人就此达成共识:寇问天帮助推动“流脉仪”的施行,他们则以此为契机观察古今科技交汇的可能性。
这次的谈话也引起了胤禛注意,他赞同李明珠的远见,并提示她可以利用此次天象观测加深与寇问天的合作,这对后续计划将大有裨益。
随后日子里,“流脉仪”的校正实验逐步展开,李明珠特意安排了一个小型观测场,邀请寇问天等一同参加。由于这一仪器被特别设计用于探测人体的气脉流动,寇问天迅速理解了其中的科学原理,并在实施过程中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这期间,何铎也抵达京城,他带来的书籍丰富了李明珠的知识架构,使她在把握整体技术原理上愈发熟练。她曾设想利用仪器的数据记录,用以改进宫中贵人的体质,这一想法也在实验中得到了印证。
但让李明珠未曾预料的是,这一切的动作再次触动了暗流。荣妃敏锐捕捉到李明珠正利用“流脉仪”积累声望,她决定不再坐视。借助理事东厂的人脉,荣妃准备了一场阴谋,意图在这场科技与权谋的较量中,给李明珠致命一击。
在宫中酝酿的这场风暴悄然而至,席卷之下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李明珠深知,与荣妃的正面交锋,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智慧。而随着“流脉仪”研究的深入,隐秘中的线索逐渐浮现,真相或许比她想象的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