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六十二章
深秋的清晨,紫禁城内弥漫着一层淡淡的雾气,仿佛一位巨大的守护者轻柔地抚摸着古老的宫墙。李明珠站在窗前,双手环抱着一只白瓷茶杯,目光投向远方的天空。窗外的景致似乎还在沉睡,但她的心中却翻涌着昨夜辗转难眠的思绪。
自从何铎抵达京城后,“流脉仪”的研究进展突飞猛进,这让她既感到振奋,又隐隐感到不安。尤其是随着实验的深入,她越来越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场错综复杂的权力博弈。荣妃与东厂的联手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她不得不步步为营。
就在此时,内侍来报,四阿哥胤禛邀请她在御书房商议要事。闻讯后,李明珠略作整理,带着心腹香凝一同前往。
御书房内,胤禛神情凝重。他将京城内外的最新动向简述一遍后,直言道:“妹妹,今次旨在商讨如何平息荣妃与东厂的猜疑,你可有良策?”
李明珠听后,脑中快速运转。经过深思熟虑,她淡淡说道:“或许我们可以设法将‘流脉仪’推向更加公开的舞台,通过模糊化焦点,减轻个人对于我们真实意图的关注。”
她的建议并非空谈。“流脉仪”若被视为一种公开项目,更多目光将集中于科技本身的先进性,而不是谋求权力的工具。这一策略或许能转移注意力,使敌对势力无法轻易找到其可攻击的要点。
胤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此计甚好。如此一来,这不仅能展示清廷的开放与包容,也能借此吸引外部关注,从而缓解眼下的敌意。”
与此同时,来自民间的新的扰动,让局势愈加复杂。近日,有谣言称南疆的某地发现了不明生灵踪迹,有人煽动说是“天降异象”,从而引发了地方上的恐慌。这令康熙颇为头疼,特派锦衣卫进行调查。
李明珠得到消息后,心中一动,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机会。她可以利用这次事件,引导舆论方向,将公众的视线从宫廷斗争转移到遥远的疆域。
在与胤禛密谋商议后,李明珠主动请缨,希望借此机会通过“流脉仪”对此事展开科学解释,并与宫中其余学者合作,向天下明示事情的真相,以此展示科技的力量。
正当李明珠准备执行这个计划时,一位全新的人物悄然进入她的视野——禾景微,清廷重金聘请来的医学仕女。她以其在气脉研究上的成就闻名,官声清誉,素与任何势力保持距离。
历经数次探访,禾景微终于同意与李明珠合作,共同推进“流脉仪”的应用。她的加入不仅带来全新的视角,也为李明珠提供了大量来自地方的医学资料,这些资料经过验证后,将为解释南疆异象提供有力支持。
禾景微的独立性格和丰富的经验让李明珠钦佩不已,两人一见如故,迅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与合作关系。
随着新计划的公布,李明珠、胤禛和禾景微联手,迅速开展对南疆异象的调查。李明珠在京师设立了一处公开实验室,在那里,她展示了“流脉仪”的效果以及对南疆异象的科学解释,揭示“异象”不过是当地一种罕见的气候现象。
为了增加公信力,禾景微带着自己积累的医学经验亲自坐镇,指导实验和演示的各个环节。这一举措成功地转移了多数人的视线,并在科学界引发了热烈讨论。
最终,在科学证据的支撑下,皇帝深表满意,并公开表彰李明珠、胤禛、禾景微等人的贡献。这场风波不仅促使更多人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也巧妙化解了李明珠身边环伺的危机。
然而,荣妃在局势缓和之后,依旧暗中窥伺,她明白这是一个真正的对手,而她并未打算退让。故事的浪潮即将进入更激烈的阶段,而李明珠和她的盟友,也已蓄势待发,准备迎接下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