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丹水(上)
“代城令荣楼传书,幽山国大军十余万正在逼近代城!”
“幽山国领兵人物为幽山相邦广平君萧仁恺!”
“报,薛幽边境已经沦为战场,武襄君已经返回,向王上发书请求指示!”
薛王平看案几上的竹简和绢帛,豆大的汗珠不断滴落在上面,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他很清楚,如果这些情报和奏疏都是真的,那自己将会面临薛国建国数十年来最大之危局!就算是王父在位时遇到的四国连横瓜分薛国,也只是一个口头上的盟约,被公输起三两下就化解了。
但是现在,强秦与薛国争夺上党,倾国之战眼看就要爆发,十余年的盟友幽山国却忽然背盟发难,将国中主力全部压到边境上,看他们的样子,似乎不吞并代城和大泸郡誓不罢休。若是大泸郡真的丢掉,那薛国的三都就会凭空丢掉一都,若上党失守,那秦军不管是北上攻打晋阳还是越过太行山攻打邯阳,都非常便利。
薛国三都,竟然同时遇到生死危险!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幽山国丞相法涓几个月之前还在为自己祝寿,为什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薛国最为坚定的盟友就会在背后捅刀?
“难道这都是你做的好事吗……仁恺兄……”
薛王平脑海中回想起那个十余年没有见过面的堂兄,狠狠地咬紧了牙关。萧仁恺谋逆是事实,从十六年前开始,他就和吕肆扯在了一起。吕肆一党彻底被连根拔起后,广平君也锒铛入狱,但是碍于他王族的身份,薛王平并不能对他做什么,正好当时幽山国表示希望广平君能够继续回到幽山,薛王平就做了个顺水人情,把广平君送了回去。
但是现在,广平君却率领着幽山国的大军开始进犯代城。
情报显示幽山军有十余万,代城本来就离幽城甚近,幽山国集结大军进发幽城十分便利。尽管幽山国与徐国的战争只结束了六年,幽徐两衰,但幽山国的主力铁军毕竟尚在,它的铁兵车也能发挥极强的战斗力。迁都邯阳之后,邯阳的东部和北部全部都是广袤的平原,就算可以凭借太行山抵挡来自西方的攻势,但如果代城失守,幽山军的铁兵车直接南下的话,用不了七日就可以直抵邯阳城下。
薛王平用手紧紧地捂住了自己的脸。薛国竟然在自己的手中走到了亡国的边缘,这是他从未想到过的事情。
“不能慌……”薛王平长长地吸了口气,现在最重要的是稳住徐国,不能让它也加入这场乱局当中。幸好望诸君已经去了临稷,望诸君对徐国的震慑力仍然是一件非常强大的武器。现在能够稳住北方和东方局势的人也就只有他了。
但是另一封情报当中,显示幽山军的领兵将领还有卢绾的儿子,幽山国的昌国君卢闲。
薛王平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相信望诸君,但他也只能相信。
但就算卢绾能够稳住徐国,现在北方依旧需要增援。荣楼虽然已经在代地练出了六七万常备军,但是代地没有多少常住人口,难以征发民夫。薛王平连忙派遣将军罗延去征发东蔑郡所有十六岁以上的成年男子,火速支援代城。
而薛武安那边也需要援军……
薛王平只觉得天都要塌在了他的肩头,做王十二年,直至今日,薛王平才真正意识到当一个王有多么困难。
在一个多月之前,薛王平十二年、幽王资五年(幽山国采用的是逾年纪年法)六月初四,幽王资在幽城王宫内召集了几名重臣,正式介绍了伐薛的战略,而在这些重臣当中,正有昌国君卢闲。
“诸位,我这边已经接到了秦人送来的消息,薛国决定接受上党郡,秦国也要给予痛击,秦国和薛国的举国大战已经不可避免。”幽王资说到这里的时候故意顿了顿,笑道,“秦军在七月份将进攻上党,最少也将聚集二十万大军,薛军也将在上党投入近二十万军队,国内可以征召的民夫和常备军已经所剩无几。故这正是我从薛国手中夺回代地,进而统一整个草原的大好机会!”
昌国君卢闲的脸上已经露出了惊恐的神色。
“诸位,我发兵攻代,还得仰仗诸位,不知诸位对此有什么看法?”幽王资笑着看向面前的诸人。武平君王胜、脱花部大王金真、斡壬部大王也钦、百豪君乌扶、百山公杰曼都露出了欣喜和激动的神情。而法涓、广平君面色如常,昌国君面色紧张。从徐国投奔来的上卿上官衍却是大吃一惊。
“王上,幽山国为何伐薛?”上官衍惊呼道。
“上官卿,夺得代地,统一草原是寡人毕生的愿望,现在薛国二十万精锐大军尽数压到西线与秦军一决雌雄,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机会吗?”幽王资眼神一闪,冷冷地看向上官衍。
上官衍已经七十余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考虑的问题也越来越简单了,他甚至有时候觉得,在徐国的时候就是因为瞻前顾后,才被逼得罢相出逃。他正要继续劝谏幽王,昌国君卢闲连忙沉声道:“王上,就算二十万薛军都压在了西线,但是薛国代地仍有六七万常备军,再加上南方的征召部队,数量定能到达十余万之多,荣楼骁勇善战,孙桓更是天下少见的骑射天才。如果邯阳之兵尽数北上的话,数量可能还会多于我军。现在伐薛,是否太过匆忙?”
“匆忙?”丞相法涓冷哼一声,“昌国君,薛国真正强大的精锐部队,只有常年对外作战的西境晋阳之兵,也就是薛武安直属的九原军以及六万屯卒,还有宁秦军与北成军,代城之兵练成之后甚少参与对外作战,更没有见识过我国铁兵车的厉害。怎能是我等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