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内乱(上)
二月十八,叶阳城南门的城头,莫臼和钟华并肩而立,呼吸着清晨的新鲜空气。这些时日的战斗规模早就远远超出了他们两个人原本的预估,而现在,这场战斗终于可以隐隐地看见结局了。
昨夜,有一名信使秘密拜访,将唐侪的亲笔信交给了莫臼。唐侪仍以为叶阳城内薛军的主将是薛武安,在信的开头先是大夸了一番薛武安的神勇,不仅让莫臼有点哭笑不得。
信中还说,唐侪已经决意支持公子舂,希望薛军再支持数日,等到秦军进入随境之后,唐侪军将会与薛军一起合力击破秦军,南下进入梁境,凭借着唐侪手中的八万精兵,一定可以将公子舂扶上王位。
这封信自然大大有用,不过看着心中的措辞,莫臼却只觉得讽刺。这信若是再早一个月,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波折了。而唐侪现在倒戈,也与一月前大有不同。若是一个多月前公子舂和薛武安还在这里,他定将成为拥立公子舂的第一功臣。可是现在,公子舂已经去了南平君那边,唐侪就算手中兵力再多,只怕也要落在南平君和陈郡郡守的后面。
关键还是秦军哪,如果没有秦军的话,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
二十天前,唐侪顶不住丹阳方面的压力,主动从方城出击,而莫臼也叫上了钟华,一起迎战。由于叶阳的西南、东南都有丘陵,骑军无法冲锋,所以莫臼猛攻正面,乘唐侪的八万大军还没有完全展开就用骑军和兵车发动了一波强攻,大出唐侪的意料之外。唐侪连忙收缩阵线,让分布在两边丘陵上的梁军前去包抄,但是莫臼并不恋战,引兵退却,却仍然卡在唐侪出方城的必经之路上。
双方拉锯了六七天,皆人困马乏,唐侪这边人数太多,被堵死在路口,而莫臼这边由于人数太少,也不敢继续进攻。但是第八天的时候,唐侪用最笨的方法击破了莫臼的计谋,那就是不用计策,全军出击,正面猛攻。虽然唐侪军损兵不少,但是薛军也伤亡惨重,只得退回叶阳城。
而经过了十余日的围城之后,莫臼已经知道自己决计撑不了多久,唐侪的士卒太精锐了,方城大营也储存有极多的攻城器具,就算叶阳是随国遏制梁国的堡垒,也实在难挡梁军的强大锋芒。
唐侪最强的武器不是智谋,而是他手下的士兵。
如果丹阳城内的令尹不对此事插手的话,那叶阳城的陷落是迟早的事。只可惜,令尹吴阳还是不信任唐侪,最终仍是把秦军引了进来。
“莫将军,薛将军那边有消息吗?”见莫臼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钟华踌躇了一下,但还是道。
莫臼回过神来,笑道:“没有,不过你放心,没事的。”
钟华被他这一句话弄得有点摸不着头脑,苦笑道:“他这一去生死一线,路上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困难,这么多日了音讯全无,你就不担心他吗?”
莫臼淡淡一笑,道:“我跟随薛武安也已经有一年了,他所经历的困难远比你想象的要多,现在的这些困难根本就不算什么。”
其实平心而论,这话说得有点夸张,薛武安经历过的苦痛其实并不算太多,只不过他自己太过敏感,会将那些苦痛放大而已。
站在城头上向远处眺望,看得最清楚的就是一望无际的梁军营帐。八万梁军分成三股,扎在东门、西门和南门处,营帐也扎得甚有章法。唐侪身为梁国北方门户的守将,自然不是庸碌之辈。
可是这样的人才,也要背叛丹阳城内的令尹了。
就像自己当年从秦国进入薛国一样。
“莫将军!”钟华忽然尖叫一声,指向远方的营帐,“你看!”
莫臼连忙看去,发现远处的营帐内竟然烟尘飞扬,隐隐约约能够看到许多拿着武器的梁卒正在调动,有不少骑士也在往来穿梭,嘈杂声连自己都听得到。
“梁军出事了。”钟华喃喃道。
莫臼眼神一紧,虽然情报有限,但是他也猜到了三分。在这个节骨眼上梁军内乱,恐怕还是因为军队中的吴氏与岳氏不服唐侪的命令。
莫臼猜得没有错,不过他不知道的是,这场骚动正是唐侪想要看到的。
“他们动手了。”简沂的人还没进帐,声音便已经传了进来。
唐侪抓住了案几上的那把长剑,深吸了一口气,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