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 - 神明远赴人间 - 岁岁辞晚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神明远赴人间 >

025

?张起灵来到张家的第十六年夏天,他送给阿蝉一个礼物。

那是他外出放野带回来的一枚玉蝉,是清透的翡翠,玉质清晰得像装了一汪清泉在里面,一点儿杂质也看不见,是顶好的玉器。

他递给阿蝉的时候甚至有些脸红,一句话也不说,就放在了阿蝉面前的桌子上。张海客看得有些唏嘘,心里回想起来一些被喂狗粮的不好场面,扯扯嘴角就走了。

阿蝉的十指正用叶子包着凤仙花的花汁,她不太灵活地用手指戳了一戳那块玉蝉,又抬头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张起灵,问:“是什么?墓里带上来的东西吗?”

张起灵不说话,站在原地。

阿蝉眨眨眼睛,看着一言不发的张起灵,恍然间想到了什么,又问:“是要送给我的吗?”

张起灵这回连阿蝉都不看了,垂着头,盯着木头地板的缝隙。

好一会儿才微不可觉地点了点头。

阿蝉一时间也没有说话,只是看了看张起灵又看了看那枚玉蝉。

她想把玉蝉拿起来,可十指实在不方便,她只好唤来了辞镜,两人一起把手上包着凤仙花汁的叶子拆开,用清水洗了洗手。

大约是时间不够,阿蝉的手没有被染上往日一般深的红色,是透着一点点微红的粉色,衬得她的十指纤细又白净。

张起灵的视线从地板上移动到了阿蝉的十指间,看着阿蝉拿起那枚玉蝉放在手心,玉质通透的颜色透出她细嫩的肤色来。

阿蝉对他笑,眼睛都眯了起来:“谢谢阿起,我很喜欢。”

张起灵就又把视线转移到阿蝉的脸上,轻声说:“嗯。”

辞镜其实很少见阿蝉是笑的这么开心的,她的脸上虽然总是带着笑,却总是疏离的样子,嘴边的笑容好像是计算好的弧度,看起来没有什么温度。

别人只当她是张家的夫人,温柔端庄而得体。

此刻在张起灵面前笑着的阿蝉,却让辞镜觉得像是一个年轻少女,只是因为收到了一件礼物而感到真心的欢喜。

夏日炎热的太阳照在窗棂上,熏出了一点儿木头的味道,混进了院子里飘进来的花香,成了阿蝉身上独有的香味。

张起灵动了动鼻子就闻到了这独属于阿蝉院子的味道,是这天地间独一份的温柔味道。他在外放野时总是会想起来,然后顺带着又想起阿蝉,想起她在院子里荡秋千又回头朝自己笑的场景。

那是他每次放野时牵挂着回张家的人。

玉蝉成了阿蝉随身携带着的东西,她叫人在玉蝉的顶端穿了一个孔眼,挂上了绳子,戴在脖子上。

在很多张起灵方放野外出不再张家的那些时间里,她都只是把玉蝉放在手里,手指轻轻地摩挲着。

张起灵从未和她说过这玉蝉的来历,辞镜总是觉得是张起灵从墓里带上来的东西,让阿蝉不要再整日地带在身上了,恐怕不吉利。

阿蝉却用两根手指摩挲着,轻声说着这不是墓里带上来的东西。

辞镜不信,只当是夫人说出来哄自己开心的玩笑话。

阿蝉也就笑,不再和辞镜辩解什么。

辞镜怎么会知道呢,早些年的阿蝉也是像如今的张起灵一样,总是去下墓。墓里的东西她都熟悉得很。

辞镜当然不会知道,她来到阿蝉身边的时候,阿蝉已经穿上了衫裙,十指染着好看的蔻丹,像一个柔软的南方姑娘。

阿蝉自己都快忘记了,在墓里生死一瞬的那些年。

*

张起灵来到张家的第十七年,阿蝉被汪家带走了。

那是一个带着陡峭寒意的春日。

汪家的人已经在张家潜伏了近百年,终于在张起灵变得越来越强大后开始放弃蛰伏,动起了手来。

张起灵外出放野去了,汪家的人不知哪儿得来的消息,选定了张起灵和张海客不在的一天,溜进了阿蝉的院子里。

阿蝉察觉到了有人,身体却绵软地使不上力气来,那些生面孔站在阿蝉面前的时候,她甚至已经无法动弹。

辞镜站在那些人身边,手里拿着的是阿蝉刚刚喝下去的茶水。

阿蝉定定地看着她,却扯开了苍白的唇,对着辞镜笑了笑:“我不怪你,辞镜。”

怎么会怪她呢,明明自己早就知道了。

阿蝉的视线也在逐渐模糊,在昏迷前的最后一瞬,她看见辞镜的眼睛里闪着晶莹的水光。

她想对辞镜说没关系,想摸摸她的头,可是她再没有力气,整个人陷进了黑暗里去。

辞镜的一只手撑在阿蝉的梳妆台上,用力得指甲都微微嵌了进去。

她垂眸去看那枚玉蝉,系着条红线放在梳妆台的铜镜边上,是夫人视若珍宝的东西。她把玉蝉收进自己的手心,走到阿蝉的面前,喃喃地说着道歉的话。

闭上眼睛沉睡的夫人比她想象中的还要苍白瘦弱一些,像一块易碎的玻璃。

辞镜很仔细地给阿蝉顺了顺头发,朝那几个年轻人打了个暗号,他们就过来架着阿蝉走出去。

辞镜站在原地看阿蝉被架着而有些扭曲的背影,突然间说:“动作轻一些。”

有个年轻人闻言回头来,对着辞镜露出一个嘲讽的笑,最终还是没说什么,又转身架着阿蝉走了。

他们走出房间的瞬间,辞镜脱力地坐在地板上,眼泪一滴滴掉下来,砸在木头地板上,溅起来一小圈水花。

辞镜不知道汪家有什么办法能把阿蝉从张家送出去,她也不知道汪家会怎么样去掩盖这件事,她什么也不想去想了,只是憋着饱胀难受的胸口,无力地坐在那儿放声哭泣。

院子里的人早已经被她用各种方法叫走了,没有人会听见她悲切的哭声。

没有人会知道她是真的为这件事而感到后悔而难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