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犯罪侧写师2》(6) - 刑警寻凶手记:灭门、虐杀背后的人性之恶 - 延北老九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十五章《犯罪侧写师2》(6)

第六案本源之罪

1

春夏之交的时候,杜丽的预言不幸应验了。z小组的精神支柱(秦玲语)、酱油党总书记(郑岩语)、永远无法被超越的广场舞领舞(唐贺功自评)、深受全年龄段女性厌恶的(杜丽语)z小组现任组长唐贺功同志因为糖尿病并发症,足部溃烂严重致无法行走的地步,不得不入院治疗。

但他的医院生活并不枯燥,z小组的每一个人都成了他的贴身保姆。他们除了正常工作外,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医院里。

“水有点儿凉!”唐贺功半躺在病床上,优哉游哉地说道。伺候他洗脚的秦玲二话不说便加了点儿开水进去。

“没想到杜医生你的手艺还不错。”看着杜丽干净利落地削好了一个苹果,苹果皮丝毫未断,唐贺功由衷地赞叹道,“我还以为你这种工作狂人对家务无爱呢,可我现在更想吃榴莲!”

“如果你想被你的病友轰出病房的话,别说榴莲,你想吃臭豆腐我也能给你弄来。”杜丽把苹果塞进唐贺功的手里,冰冷地说道,“而且是现场给你炸。”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榴莲性质热而滞,热气体质的人或喉痛咳嗽、患感冒、气管敏感和糖尿病患者均不适合食用;从西医的角度来讲,榴莲含热量及糖分较高,100克便含147卡路里,因此肥胖人士宜少吃,糖尿病患者更不应该进食。其实连苹果都应该少吃。”秦玲仔细地清理着唐贺功的脚趾,说道。

“怎么说我也是病号,病号的要求不是应该无条件得到满足的吗?”唐贺功咬了一口苹果,唉声叹气地说道,“我没那种命啊,住院都要被你们欺负!”

“合理要求才会得到满足。”杜丽白了一眼唐贺功,“不合理要求只会招来反抗!你想让我讨厌你的话,请继续。”

“说得好像你不讨厌我似的。”唐贺功撇了撇嘴,“郑岩、小雪,上回你们说教授对连环杀手做过一个特征分析?说来听听。”

“头儿,你也是这方面的专家,听教授的干吗?国内外生活环境差异、文化环境差异都会导致凶手的特征有明显差异,教授的那套在中国并不一定合适。”慕雪说。

“教授是科班出身,一生钻研连环杀手的行为分析,人家那叫专业;咱们头儿是野鸡大学肄业,破案全靠运气,你没发觉他现在能发挥的地方越来越少了吗?”郑岩笑着说道,“他这是趁机偷师呢,你得要学费才行。”

“你不说话,没人会把你当哑巴!”唐贺功白了一眼郑岩。

“一般人认为,判断是否是连环杀手作案,主要从凶手的杀人模式上来鉴别。”慕雪想了一下,说,“大部分连环杀手的杀人模式都十分固定,时间、对象特征、凶器、手法、弃尸地点,等等,往往每次都具有相似点甚至雷同,除非遇到重大变故否则轻易不会改变,也因此比较容易推断出该连环杀手可能具有的条件与特质。”

“但教授认为这种评判依据并不能完全涵盖所有的连环杀人案。”慕雪说,“有一种动机相同,作案手法却完全不同的连环杀手,这种杀手作案往往参考某本典籍进行,其作案手法通常可以在某些法典中找到。教授称这种杀手为‘道德裁判’,在现实工作中,往往因为被害人没有相似之处、案发现场没有相似之处而容易被人忽略。”

“所以,教授认为,判断是否是连环杀手作案,首先要看凶手的杀人模式是否有显著标志,其次要看被害人的身份背景有没有特殊性,据此推断凶手的杀人动机是否有同一性,以此来判断是否是连环杀手作案。”郑岩拿过一个苹果咬了一口,说,“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所有的连环杀手都是神经病。当然,教授的分析是将仇杀和雇佣杀人的连环杀人案排除在外的。”

“一般人认为,连环杀手外观必定像疯子或狂人一般,品德低劣,事实上未必。”慕雪说,“连环杀手外表多半与一般人无异,甚至很迷人,并且有高尚的情操或严格的道德感,其中不乏高学历者。著名的连环杀手泰德·邦迪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是华盛顿大学汉语言专业的高才生,中途退学,多年后再次回到华盛顿大学攻读心理学,同样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他甚至还曾投身政治,在其政治生涯最辉煌的时期,曾出任华盛顿州共和党主席罗斯·戴维斯的竞选助理。”

“泰德·邦迪,1946年11月24日出生,1989年1月24日被执行死刑,原名西奥多·罗伯特·考维尔,是美国一个活跃于1973年至1978年的连环杀手。在其于1978年2月最后一次被捕之前,他曾两度从县监狱中成功越狱。被捕后,他完全否认自己的罪行,直到十多年后,才承认犯下了超过30起谋杀案。不过真正的被害人数量至今未知,据估计在26~100人之间,一般认为是35人。他在狱中曾协助警方分析另一起连环杀人案,就是著名的‘绿河杀手’的案子,泰德以自己‘独有’的视角和思维模式分析了绿河杀手的心理特征,‘绿河杀手’案的负责人鲍勃·凯珀尔也曾先后几次到高度戒严的监房去探视过邦迪。这个情节后来被《沉默的羔羊》借鉴。而泰德的分析也的确对‘绿河杀手’案件的侦查起到了很大作用。”见唐贺功一脸茫然,杜丽说道。

“教授就没研究过怎么在早期筛选连环杀手加以控制?”唐贺功问,“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不可能不做这方面的研究。”

“当然有。”慕雪和郑岩对视了一眼,说,“教授参与过一个项目,经过脑部扫描发现部分连环杀手的脑结构有与常人相异之处,有科学家就提出过可以借此在早期筛选出连环杀手的假设,但你不觉得这侵犯人权了吗?所以教授最终放弃了这项研究。”

“一个人最终是否会成为杀人凶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影响。”杜丽说,“就像你把一头狼从小和羊养在一起,最后那头狼是会吃素的。所以从生物学角度甄别连环杀手并不可靠,大部分连环杀手做出的举动都和他们幼年的经历有关。”

“真想抓个连环杀手来研究一下啊。”唐贺功神往地说道,“能和人正常交流的那种。”

郑岩伸手想去捂住唐贺功的嘴,但他还是慢了一步,只能哭笑不得地看着他:“头儿,我跟你说过多少回了,你能不说这些事儿吗?”

他话音刚落,病房的门便被推开了,于秘书带着歉意的笑脸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看看,我说什么来着?”郑岩哀怨地看着唐贺功。

“我来得不是时候?”于秘书一脸的莫名其妙。

“怎么说呢?我什么时候看见你都觉得不是时候。”郑岩叹了口气,“是不是又有新案子了?”

“你知道了?”于秘书惊讶地看着郑岩,脸色随即缓和了下来,“我正愁怎么开口呢。自己看吧。”她从包里拿出一份档案,递给郑岩,说道。

案子发生在三天前,k市。

k市远郊有一座废弃的砖厂,是当地孩子们的乐园。三天前,几个孩子想进入废弃的砖窑探险,却发现砖窑的几个出口都被堵死了。好奇的他们合力打开了一个出口,一股刺鼻的臭鸡蛋味扑面而来,熏得他们头晕脑涨。

无知者无畏的孩子们闯入了砖窑,片刻后便感到头晕、恶心、呼吸困难、不断咳嗽。孩子们退出砖窑后,症状才得到了缓解。

但是在短暂的进入中,他们看到砖窑内似乎半躺着一个女人。

k市警方接到报案后赶到现场,发现女人已经身亡。法医尸检发现死者有肺水肿迹象,结合孩子们的描述和毒理检测以及现场痕迹,做出了死者死于二氧化硫中毒的判断。

k市法医还发现,死者的双手血肉模糊,痕检在几个出口处检测到了死者的血迹,除此外,死者身上无其他外伤。

结合现场遗留的一些痕迹,k市警方推断,死者进入砖窑后,有人点燃了早布置好的硫黄,并封闭了砖窑的出口。硫黄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导致死者中毒,但二氧化硫中毒致人死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临死前,死者无望地挣扎、呼救。但在这个偏远的郊区、废弃的砖厂,她最后只能绝望地等待死亡。

k市警方在现场发现了一部手机,手机内的资料已经被完全删除,无法恢复,电话卡也被取走。

发现时,手机处于短信编辑界面,“你将在硫黄与火焰中涅槃!”这样一条短信处于被编辑状态。

三天过去了,此案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2

“三天了啊。k市的工作效率也够可以的。”郑岩摇头说道。

“已经很努力了。”于秘书说,“现场留下的嫌疑人痕迹太少了,没有指纹,没有足迹,被害人的随身财物虽然没有丢失,但没有找到相关证件,现在连尸源都还没有确定,案件性质也没能确定。”

“从现场描述和照片上来看,砖窑是从外部被封堵的,死者自己肯定无法完成,凶杀的可能性很大。死者有试图挣扎逃离的迹象,就算是自杀也是在外力协助下进行的,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起刑事案件。我看,这条短信会成为重要线索。”慕雪说,“如果是被害人自己编辑的,她为什么不留下凶手的信息?这显然是凶手留下的,凶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不是侵财,也不像是仇杀,因为没有发泄的迹象;尸检报告里也没有提到被害人遭到性侵。”唐贺功努力地思考着,“被害人的死亡时间是在前一天的夜里2点左右,按推算的话,她是晚上10点钟左右进入案发现场的。那么晚,为什么会到那种偏僻的地方去?”

“我知道了。”唐贺功兴奋地握了握拳头,“看你们还说我是酱油党总书记!我认为被害人和凶手熟识,最有可能是情侣关系,只有这样,被害人才会心甘情愿跟凶手到那种地方去。那么被害人和凶手对那片区域应该相当熟悉,就居住在那附近。至于那条短信,是凶手故意扰乱我们的视线!”

“头儿,你的推断很合理,但是k市警方的调查一无所获,没法证明你的推理。”杜丽说,“你还是说说你的第二个想法吧。”

“别说!”郑岩连忙喊道。

然而唐贺功却毫不在意地说道:“被害人与凶手并不相识,凶手用了某种我们不知道的理由将她骗或者胁迫到了那个地方,进而实施杀害,而从作案手法上来看,凶手显然是个变态。”

听到他这样说,郑岩长出了一口气,然而唐贺功却诡异地一笑,继续说道:“去吧,我的皮卡丘们,这次你们要办的也许是个连环杀人案呢!”

郑岩想要干掉唐贺功的冲动从来没有哪一次是如此的强烈。就连秦玲都恶狠狠地将暖水壶里剩余的开水一股脑儿倒进了洗脚盆,听着唐贺功杀猪般的号叫,她的心情才好了一点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