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江南大捷 - 毒女难为 - 笑红尘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毒女难为 >

第206章江南大捷

第206章江南大捷

“老姐姐的见底透彻,老姐姐您的毅力也非是一般人能比肩的啊,”王老夫人由衷的说道,“当年你们楚家出了那么大的事情,要不是老姐姐坚忍不拔,苦心的把孙子培养成人,楚家如今也不会是这般天地了。”“当妹妹的见识简陋,没有姐姐的这份心胸和见识,很多事情都做错了,今后还的老姐姐多提携、提携啊,就算是看在二丫头的份上了,老妹妹真是走投无路了啊。”

王老夫人说道动情之处,老泪纵横,终于把心底的难处和多年的愧疚都说了出来,“妹妹当年做错了,还请老姐姐您大人有大量,就原谅了妹妹当年的糊涂和懦弱吧。”

说话间,满脸泪痕的王老夫人竟然站起了身来,冲着老楚国公夫人颤巍巍的拜了下去。

“过去了,都过去了,当年的事情咱们谁也不提了,亲家母快起来,快快起来吧。”

老楚国公夫人伸手搀扶住了王老夫人,积攒了多年的怨恨在这一刻终于消散了不少。

赫连萱的葬礼定在了正月二十九,赫连恪就紧着筹办了起来。

除此之外,京都也算是一切太平、不见丝毫的波澜,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如此。

养心殿里的皇帝心头记挂着江南,扳着指头计算着日子,盘算着南下大军的进度。

终于,九天之后,江南传来了捷报。

匪就匪,他们可以在老百姓面前威风八面,可是遇到了朝廷大军却是显得那么的不堪一击,在楚靖堂大军摧枯拉朽的攻势之下节节败退,匪首莽义带着他你一撮的乌合之众一步步地退往了江南和苗疆的边疆,试图寻机逃窜进苗疆的茫茫大山之后。

接到了捷报,皇帝终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露出了一个久违的笑脸来。

龙心大悦,立即下旨褒奖楚靖堂,还吩咐他除恶务尽、斩草除根,不能心慈手软、不能给江南的百姓留下任何的隐患,同时还叮嘱他清缴匪患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安置江南的百姓,让他们尽快的返回自己的家园,尽早的过上以前那种平稳安定的日子。

楚靖堂走官道传了捷报回来,还派楚家的暗卫送回了家书。

家书之中除了保平安之外还说出了他自己的疑惑和忧虑之处,都是些在捷报中不方便提及的。

楚靖堂感觉这一次剿匪颇有些蹊跷之处,之前他救了江南道之后又躲着那些明岗暗哨的一路进京,其中的艰险绝不是像江南道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的那样轻松,那也算的上是九死一生了。

那些匪徒虽然名义上是占山为王的土匪,但是组织之严、军纪之分明、排兵布阵之老道一点也不亚于正规军,甚至比起一些几乎没打过什么打仗的府兵来还要强上许多了,要不然江南道也不会输的那么狼狈、那么毫无还手之力。

正是因为了解这些,楚靖堂去江南之前已经做好了打一场艰苦卓绝的硬仗的准备的,可是事实却正好相反,这场仗就像是儿戏一般,对手的实力相差太多悬殊了,让他的一切准备都白费了,就像是一个用足了十成力气的一拳打出去却打在了一堆棉花上一样,着实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因此,楚靖堂推断这事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对方是为了迷惑他,积蓄着力量要和他在最有利的地方进行最后一搏;另一种就是对方出于某种考虑,主动放弃了抵抗,助理精锐也都悄悄的撤走了,只留下了一小撮的残兵游勇迷惑他或者说迷惑皇帝,江南的匪患不用清缴自己就撤退了。

楚靖堂说了自己的分析,最后请老楚国公夫人和阮青鸾放心,不管是哪一种情形,他都会小心应对,漂漂亮亮的完成这个差事,让皇帝满意的,就是京都和南疆两边他怕是一时顾及不上,请老楚国公夫人多费心了。

老楚国公夫人细细的看了楚靖堂的家书,回信给楚靖堂让他专心江南的差事,不用惦记南疆和京都,只要他在江南把事情办漂亮了,京都的一切都不成问题,至于南疆有龙十八坐镇也出不了大乱子。

三天之后,南疆的消息就传回来了。

却算不是一个什么特大的好消息。

龙十八在密函上先是说了好的一面,楚国公老夫人和楚靖堂临行前布的那一局收效也算是不错,严东堂的三个亲生儿子全部被困死在了毒漳之中;龙泽国因为突发内乱,他们陈列在边境上的大军也都退了回去,南疆暂时不会有大的动荡了。

不过,龙十八也谨慎的说了另一面。

严东堂的儿子们虽然被困死了,但是他们的尸首却不见了,他们排除了是被野兽啃噬和藏匿,确定是被人悄悄的给带走了。与此同时,原本一直在东平伯府邸困兽一般的严东堂也一起神秘的消失了,请老夫人密切关注京都方面的动静,以防止严东堂悄悄的潜回去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最后,龙十八还说了另外一件蹊跷的事情。

南疆形势未明之时,前几天他们还发现了另外一股子神秘的势力潜入了进来,人数不少、颇为训练有素的。当时因为全力盯着龙泽国和严东堂的动静,担心节外生枝耽搁了大局也就没有派人跟的太紧。等到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却又来不及了,那些人像是滑腻的泥鳅一样,稍稍一现身就很快隐秘在了茫茫的大山之中,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踪迹。

龙十八不敢马虎大意,说是继续加派人手去寻这些神秘的人,一定要找出他们的巢穴、挖出他们的底细来。不过,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得静下心来慢慢探访,此事不了他无法安心的返回京都,叮嘱阮青鸾一定不要在冒险,不要让他两头担心。

看了龙十八的密函,老楚国公夫人和阮青鸾祖孙二人都是神色凝重,久久不语。

过了足足一盏茶的功夫,阮青鸾这才斟酌的开口,“外祖母,您说南疆大山里的这些神秘人物是不是就是从江南悄悄撤走的那些所谓匪徒?”

老楚国公夫人眼波一闪,脸上闪过了一层顿悟,用力的点了点头,“算算时日还真有可能是那些人,要不然南疆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么一股子神秘的势力来?而靖堂在江南又找不到那些匪患的主力?”

赫连舍还真是狡兔三窟啊!

阮青鸾咬了咬牙,没想到他除了在江南经营了这么久,还在南疆、在楚家和严家的眼皮子底下还有这么一处巢穴呢,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外祖母,此事不可小觑啊。”阮青鸾谨慎的说道,“那些人既然能在江南闹了三年还能瞒住了众人,一旦他们进入了南疆的茫茫大山,不定还要闹出的什么幺蛾子来呢。楚家的根基在南疆,万不能大意了啊。如今鸾儿经过了彻底的洗经易髓之后,自保绰绰有余,还请师父专心南疆的差事,不要记挂着青鸾,不要急着赶回来吧。”

“你顾虑的对,”老楚国公夫人认同的点了点头,“赫连舍太能隐忍了,一看江南苗头不对立即就撤去了南疆的大山。南疆不比江南,南疆那十万大山之中藏匿几十万人的大军根本不成问题,清缴起来更是难上加难,但是一旦那些人冲出大山想要做些什么却是极其容易的,这事真的是有些棘手啊。”

微微一顿,老楚国公夫人下定了决心,“此事还得龙十八亲自坐镇,别人没有他那份沉稳、心机、阅历和……,”

话没有说完,老楚国公夫人突然就不说了,硬生生的改了话题,“我这就修书一封打发人送过去,把京都和江南的情形都细细的和龙十八说明白,也便于他综合分析、决断,南疆的大局就全靠他支撑了。”

说完了这话,老楚国公夫人沉声招呼了逸草准备特殊的笔墨纸砚,认认真真的开始写起了密信来。

看着外祖母一脸肃然的样子,阮青鸾总感觉到哪里有些不大对劲,为什么每次说起师父龙十八的时候,总会感觉到外祖母有意隐瞒了什么,让她有一股子云里雾里的感觉呢?

师父就是师父,阮青鸾认识师父两世了,一直以为师父就是一个纯粹的江湖侠客,因为和楚家祖上颇有些渊源才来保护她、教授她功夫的。再往深里想,也就是师父当年可能呢母亲有些瓜葛,对她这个母亲唯一的骨血也就是格外的尽心些,这些虽然不方便谈及,但是也不至于讳莫如深啊。

难道师父身后还有什么大的秘密不成?

可是,每次看到外祖母那副神色,阮青鸾知道这事不可能从她的嘴里问出什么来,逸草年纪小怕是也不会知道师父所有的底细。只有等着师父办完了南疆的事情回来之后她在找机会探问一下他本人了。

阮青鸾不是纠结之人,主意拿定之后也就不再想这个一时无解的事情,心思又重新转回了眼前的事情上来。

等着老楚国公夫人搁了笔,阮青鸾又轻轻的提醒道,“南疆神秘人一事事关江南,还要不要给表哥也去个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