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背后的人 - 毒女难为 - 笑红尘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毒女难为 >

第148章背后的人

第148章背后的人

唐嬷嬷随在王老夫人身边五十多年了,已经有近三十年没有见到她对自己如此的疾声厉色了,禁不住瑟缩了一下,还没有来得及出口的辩驳一下子全堵在了嗓子眼里。垂着头蹑手蹑脚的去打了盆热水来,手脚麻利的替王老夫人重新梳洗了一番,却再也不敢多是一个字了。

看着神色难堪的唐嬷嬷,王老夫人也稍稍缓和了语气,“我也知道这些年来你心里头憋屈,也替我不值。可是,这些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我能看着宁远侯府经历低谷,但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彻底的四分五裂了。”

“奴婢明白了,”唐嬷嬷垂着头低声的说道,“是奴婢僭越了,奴婢只不过觉得二爷他、他那个样子,就算是老夫人操碎了心也未必……”

“他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王老夫人毫不掩饰的说道,“更何况他早就被严氏迷了心窍,宁远侯府指着他早点被人家连根拔起,赫连朝再也不会有宁远侯阮家这一号了,这一点今儿我算是看透了!”

唐嬷嬷瞪着一双疑惑的双眸惊诧的抬起了头来,脸上明晃晃的写着询问:既然那阮仲泽是个这样的废物,老夫人为什么还不让她拿出那件东西把他和搅事的严氏给赶出去呢?

“哎!……”

王老夫人已经记不起自己今天这是第几次叹息了,“虽然老二是个扶不起来的,好在他还给阮家留下了几个好孩子,也让我老婆子看到了希望,这才有了继续费力的维持下去的心思啊。”

“可二小姐毕竟是个小姐啊,”唐嬷嬷小心翼翼的说道,“而且,方才您也看到了,二小姐对二爷的态度,奴婢是担心……”

“二丫头是彻底的对老二死了心了,”王老夫人一口截断了唐嬷嬷的话,“指望着二丫头帮扶着如今的宁远侯是不大可能了,可是若宁远侯换了一个人做,情形就可能不大一样了。”

“换一个人做?”

唐嬷嬷喃喃的重复了一句,突然眼神一亮,斟酌的说道,“老夫人的意思是说大少爷?”

“嗯。”

王老夫人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久违的欣慰,“平时瞅着方义那孩子不声不响,总是沉默的随在了那个纨绔方仁的后面,还以为他就是个没主见的软骨肉呢,可是瞧着他最近的一些行动,怕是之前看走眼了呢,宁远侯府将来怕是真的得找落到他身上。”

“最近的行动?”唐嬷嬷蹙着眉头子想了半晌,才喃喃的说道,“老夫人的意思是说今天前殿里有人替楚家说话的事情?这事难道和大少爷有关系?”

“十有八九,”王老夫人神色笃定的分析道,“你细想想帮楚家说话的那些御史,哪个不是和赵家有些瓜葛的,要么是他的同年,要么是他家的世交,都是平日里和赵家来往密切的,这件事能和赵家脱得开关系么?而且,楚家在京都寂静了十几年了,要不是有人背后谋划,那些人怎么会突然想起楚家来?”

“老夫人说的有道理,”唐嬷嬷连连点头,“此事除了赵家确实不会有人去做了,而且还在大年初一朝贺的时候提起来,肯定不是临时起意的。可是,这赵家虽然是大少爷的外家,可这事和大少爷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啊。”

“你再细想想,”王老夫人说道,“咱们在宫门口故意给阮云俏难堪的时候,四丫头和她抢那顶软轿子,那步伐、那身手真是扎实,远比只比会些刀马花架子功夫的阮云俏强多了。他们呢母子三个平日里在府中大气都能舒畅的喘一口的,四丫头更是规规矩矩的,除了每个月里定时去赵家她可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她又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些功夫?也只能是赵家给她请了教习的师父了。”

微微一顿,王老夫人又继续说道,“赵家对四丫头一个小丫头尚且如此培养,对于阮方义这个侯府的庶子只会更加的用心的。再说了,阮方义瞅着木木讷讷的,可是他在府中何时吃过大亏?严氏可一直把这个庶子当成眼中钉、肉中刺的,阮方义不声不响的愣是没让她抓住任何的把柄,这份隐忍和审时度势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啊。因此,阮方义和赵家肯定是必须同气连枝,这一次前殿奏请说不定就是咱们的大少爷在背后一手谋划的呢。”

王老夫人越说越兴奋,眼眸里又重新燃烧起了熊熊的希望之火来。

这一次,唐嬷嬷彻底的心服口服了,连连点着头,“老奴明白,老奴真是老眼昏花了,往日里竟然都没瞧出来,要不是老夫人英明老奴还会一直被大少爷给蒙在鼓里呢。”

“我也刚刚才瞧明白的,”王老夫人一脸的感概,“要不是瞧着这个阮方义还有些潜质,我又何苦辛辛苦苦的维持着这个残破的宁远侯府?干脆就想老侯爷一早嘱咐的那样,图个自己清净也就是了。”

“您为了侯府真是殚精竭虑啊,”唐嬷嬷声音里带着心疼,“将来见着了老侯爷,老侯爷也会给您鞠躬感谢呢。”

“好了,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王老夫人摆了摆手,收起了方才的感伤,“我啊就是个劳碌命,如今先得办好眼前的事情罢了。”

唐嬷嬷像是接受命令的将军一样,挺直了脊背,“请老夫人吩咐,老奴刀山火海、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噗嗤’一声,王老夫人被逗乐了。

“哪里用得着你刀山火海的去折腾啊,”王老夫人彻底的放松了下来,笑着吩咐道,“你去小库房里把我当年为衡儿准备的那套盔甲找出来,在拿上五千两的银票子,亲自给大少爷送过去。”

“您竟然舍得把当年大爷的那套盔甲送给他?”

唐嬷嬷露出了吃惊又心疼的神色来,“那套盔甲可是您当年精心挑选、亲自瞅着他们做成的啊,您、您真的舍得?”

“有什么舍不得的?”王老夫人的神色一黯,决绝的说道,“我这也是为了宁远侯府的将来打算,衡儿若是地下有知也不会怪我的,更何况衡儿当年志向远大,一向把振兴宁远侯府当做己任的,如今用他留下的盔甲去激励他的侄子替他完成这件事情,他肯定会十分赞同的。”

“老奴明白了,是老奴想窄了。”唐嬷嬷点点头,“这盔甲一事送给大少爷也算是送得其所了。可是五千两银子不是小数目,总得有个名头才好啊,老奴愚笨,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话都说圆满了?总不能直说老夫人看好你,打发老奴给你送银子来了吧?”

“你真是糊涂一时啊,这名头还不是现成的哪?”王老夫人早就想好了,胸有成竹的说道,“这眼瞅着各家的小姐们就要义卖赈灾,二丫头拿出自己抄写的《金刚经》,四丫头要拿出自己绣的手帕子,虽然都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毕竟是闺阁中的小姐们亲手做的,岂能随随便便的就落入外男的手中?你把银子给大少爷送去,就说让他伺机把自己姐妹的东西买回来,若是这些银子不够了在找我要,这事就交代给他了,别办砸了。”

“还是老夫人英明,”唐嬷嬷的脸上笑开了花,“这话若是这么一说,就不是老夫人器重大少爷,吩咐了他去府中办大事,而不是巴巴的给他送银子了,这样好,这样好。”

“你明白就好,”王老夫人再次嘱咐道,“你顺便在吩咐小灶房里做些精致的吃食也给三姨娘送过去,好生的抚慰一番,就说严氏已经被打发回娘家了,不要让她寒了心。”

“是,是,是,老奴都记住了。”

唐嬷嬷连声的答应着,风风火火的转身出去了。

王老夫人这才抬手揉了揉额角,疲惫的陷入了沉思之中。

松鹤堂内主仆一番密谈,预示着宁远侯里将要发生新的变化了,梅香苑内主仆也在闲聊呢。

阮青鸾已经重新洗漱了一番,换上了家常的衣衫,一边舒舒服服的喝着燕窝粥,一边听九曲一桩桩的说着宁远侯里发生的事情。

九曲很是尽职,又有了庄子上挑来的那些得力的仆从们的帮助,她她宁远府中发生的事情大大小小的都看在了眼里,一件件的都说给了阮青鸾听。

当她最后说道严氏带着阮云俏耀武扬威的离开了宁远侯府,九曲撇着嘴说,“……,真不知道她们还有什么好得意的,婆家呆不下去了只能灰溜溜的回娘家去,以后咱们再也不用看到那对可恶的母女了。”

赤丹却有些不大认同,一脸思量着说道,“这事可说不好呢,那对母女一向是没脸没皮的,这一次回去不定又要憋什么坏呢。再说了,那对母女虽然离开了宁远侯府,宁远侯可是一路亲自送过的呢,而那个一向目中无人的二少爷却没有跟着去,那个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咱们还不能彻底的放心的。”

“那个不学无术的二少爷啊,”九曲认真的想了一会儿,困惑的说道,“说起来也真是奇怪,府里面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竟然没有看到她露面,真不知道他到底在搞什么鬼。”

听了九曲这话,一旁的逸草悄悄的挑了挑嘴角,露出了一抹会心的微笑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