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鸣不平 - 毒女难为 - 笑红尘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毒女难为 >

第127章鸣不平

第127章鸣不平阮青鸾一时茫然无语。

这让原本以为能带出话茬的三姨娘母女有些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下去了。

母女两个眼神交流了一会儿,阮悠华放柔了声音,轻轻的唤到,“二姐姐,二姐姐,……”

“哦,……”

阮青鸾这才回过了神来,不大好意思的解释道,“方才听姨娘说起外祖母,青鸾想起了前几日去庄子上挑仆从的时候听说的一些事情。青鸾没有福气没有亲眼见过外祖母她老人家的风采,只是听说自从外公、几个舅舅和表兄们战死沙场之后,外祖母伤心过度径直离开了京都,扔下了偌大的楚国公府如今都已经残败不堪,都不知道楚家是否还有后人了。”

说到了后来,阮青鸾微微的红了眼圈,整个人都笼罩在了一片悲凉之中。

三姨娘和阮悠华却都悄悄的松了一口气,只要阮青鸾肯接谈楚家的话茬,她们的话就好说了。

当然了,阮青鸾表现出来的伤感,也让她们觉得自己这个筹码不算太差,也算是投其所好了。

不过,三姨娘和阮悠华都不是那些四六不分的,心里头的喜悦自然是不能在脸上表现出来的。

三姨娘掏出帕子来揩了揩眼角,感慨的说道,“楚国公急公好义在赫连王朝是出了名的,只可惜、只可惜英年早逝,连楚家的少爷和小少爷们也都血洒疆场,真可以称的上是朝廷最大的功臣哪。妾身回娘家之时还总听到父亲为楚国公惋惜,为楚国公府的残败扼腕呢。”

“那也是没法子的事情,”阮青鸾声音低沉,满是哀伤,“青鸾虽然是楚国公府的嫡亲血脉却是无能为力。不过,请乱想外公泉下有知若能听到赵大人这一声赞叹,也会含笑九泉的了。”

“楚国公一生英烈,许多人都会记得他老人家为国家立下的战功的,”三姨娘顺畅的说道,“父亲和几个好友相聚时聊起过世的楚老令公、聊起刚烈的楚国公夫人,都是满怀敬仰,一直都想着为楚国公做些什么,都不想让偌大的楚国公府一直这么荒芜呢啊。”

阮青鸾心头一动,难道京中有些什么传闻了?还是赵家有心特意打听出了些什么?

心头急转,阮青鸾脸上不动声色,“只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了,楚家树倒猢狲散,家园残破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啊,都十几年过去了……”

“二小姐此言差矣,”三姨娘一口截断了阮青鸾的话,径直说道,“咱们都知道当年楚国公夫人悲痛离京之时,怀里还紧紧的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孙少爷的,算算时日,如今这位孙少爷也该有十七八岁了呢。”

微微一顿之后,三姨娘不等阮青鸾回应自己又继续了下去,“楚国公一门英烈、儿孙个个都是好样的,楚门一家为朝廷牺牲了这么多,楚国公府这个招牌应该更加荣耀才是啊,孙少爷虽然人没在京都,可是这楚国公的爵位不能就这么没了,楚国公府更应该有人料理,父亲和几位做御史的好友常常如此感叹的。”

难道他们真的听到了楚家在南疆的风声?

阮青鸾决定再试探一下。

轻轻的叹息了一声,阮青鸾幽幽的说道,“哎,青鸾首先感谢赵大人以及诸位大人的热心。只不过,楚家当初的小少爷毕竟只是襁褓之中,这么多年过去了人在哪里都不知道,如何撑起楚家的门楣啊?”

“吉人自有天相,楚家如此忠烈之家,老天爷也会厚待楚家后人的,”三姨娘坚定的说完,突然警惕的左右看了几眼,压低了声音神秘的说道,“二小姐年纪小可能不知道,我听父亲说当年楚家之事颇有些蹊跷,楚国公老夫人巾帼大才,一定是猜到了一些什么这才借着悲痛难当带着小孙子离开京都的。皇帝的态度不明,楚家人就算是隐居在京都恐怕是也不敢露面呢。”

“只不过,当年这事是先皇下旨定夺的,就算是当今皇上也不好明旨说些什么,可皇上毕竟心里头明白,二小姐你瞧楚国公府如才残败但是皇帝却一直没有把那一大片的宅子赐给别人哪,父亲猜测说这是皇帝心里有愧呢。”

阮青鸾心头一震。

楚家当年之事确实是有些蹊跷,不过这些只限于皇家和几家当事大臣知道,赵家不过书香出身的闲散小吏,竟然有这么一番见识。

是赵家特别留心?还是朝中确实有不少有良知的官员暗中对楚家遭遇赶到不平呢?

微一思量,阮青鸾谨慎的说道,“青鸾明白赵大人的一番苦心,可是还是要当心人言可畏,毕竟涉及了皇家还有权臣。这些话一旦被有心人听了去,指不定又是怎样一场风波呢。”

“哎,不瞒二小姐说,当初父亲也确实有过如此顾虑,这些年来也一直只在心里头惋惜罢了。不过啊,”

三姨娘说着眉梢一扬,“俗话说公道自在人心,父亲又一次多喝了几杯和几位要好的同年说起了这事,竟然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认同,他们都认为楚家不该如此无声无息的就此没落,他们身为御史不但是要监管百官,还得给皇帝提醒,这是他们的职责。”

“大家都说,楚家这事他们不能坐视不理,得把这事说出来,让大家伙都关注楚家后人,即便不能让皇帝重翻当年之事,但是也得把楚国公的爵位赐给楚家的嫡孙,不管楚家后人在哪里,楚国公府都得派人整理出来,不能再如此没人管没人问了,大家商量着出了年就要联名上奏呢。”

赵家竟然能把事情做到这个份上,真真是太有心了。

阮青鸾心头雀跃万分。

虽然楚家这些年来秘密在南疆重整旗鼓,但是京都这边却是无声无息的,就算是重新把南疆实际掌控在手里,但是皇帝不吐口,或者说这一任皇帝在有些小心眼,楚家在朝堂上就再也不能回到从前的煊赫。

有些事自己可以努力去做,有些事自己却是无能为力的。

就比如出面让皇帝给楚家正名这件事,楚家自己就不能出面,甚至是早年交好的一些权贵世家也都不方便出面,因为这其中盘根错节的牵涉太深。

只有像三姨娘父亲这样的清流官吏说话才最能起作用呢。

赫连朝和其他王朝有些不同,文官基本上都是靠科举选拔,选的都是那些耕读世家的子弟,是需要十几年寒窗苦读才能出仕为官的。

而武官一般都是由那些开国元勋的世家勋贵子弟中擢升了,这些人家的子弟一般自小就练习骑马射箭那些马上功夫,希望在战场上挣得军功,以此光宗耀祖维持自己的门楣。

这样一文一武的不同选拔模式让满朝文武之间有些格格不入,不但几乎少有往来,有时候甚至是相互都看不顺眼的。

如果楚家的事情由文官集团的清流御史们提出来,那情形就很不一样了。那就是代表了公义,就算是皇帝本人也会说出勾连的话来。

就在外祖母准备万里奔波回京重新在朝臣面前露面的时候,赵家竟然能联络了御史联名为楚家正名,这真是太及时了。

阮青鸾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轻轻的吸了一口气,阮青鸾站起了身来,冲着三姨娘就深深的福下了身去,诚恳的说道,“赵大人和诸位御史大人真是有心了,楚家这么多年来不明不白的就这么没落了,青鸾每每想起来这心里都堵的难受,可是却无能为力,如今有了几位大人的仗义执言事情就有了转机,青鸾替楚家上下谢谢姨娘的成全了。”

“二小姐快别如此,”三姨娘赶紧扶住了阮青鸾,“就像是二小姐刚才说的那样,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再说了,这事妾身什么忙也帮不上了,只不过是听父亲提及此事,因为想着二小姐也是楚家的嫡系血脉这才多嘴给你说一声啊,要是二小姐如此大礼,倒显得妾身是来邀功来的了。”

三姨娘当然是在邀功来着,而且还打算把这事当成一个大大的筹码好好的跟阮青鸾谈谈条件的。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阮青鸾根本就没给她这个机会,一上来就大手笔的增金,又替她在唐嬷嬷那说了话让她有了协理掌家之权。

如此一来,她只能乖乖的说出了这件事,还得担着投桃报李的献媚之嫌,这事她真是无法说,也无处说啊。

三姨娘忍住不的直想叹息,但是脸上却不能带出丝毫来,要不然一双儿女那一关她都过不去,他们兄妹二人对于这位二小姐可是死心塌地的追随那。

只要孩子们愿意,她这个做生母的又怎么会扯他们的后腿呢。

尽管三姨娘尽量的控制了内心的那点子纠结情绪,但是神识强大的阮青鸾还是从她脸上细微的神色变化中瞧出来了。

不过,阮青鸾并没有点破。

她一早就知道三姨娘的谨慎,也明白她不是个没有成算的人,但是她还是决定要和他们母子结盟。只要大家的利益攸关,这个联盟就是牢固的,只要把三姨娘的一双儿女都绑到楚家的战车上,那三姨娘就永远不会说出心里的那点子不甘心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