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投名状
第126章投名状恭敬的送了唐嬷嬷出去,三姨娘万分感慨的转了回来,语气里又带上了哽咽,“咱们母子三人不知道是哪一辈子修来的福分,能得到二小姐处处提携和帮衬,我、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说着话,三姨娘恭恭敬敬的福下了身去。
三姨娘母子三人都是谨慎聪明的人,阮青鸾这才决定帮她们一把的,她自然不会如阮采薇那样露出施恩图报的小气嘴脸来。
“姨娘和青鸾又何须如此客气,”阮青鸾搀扶起了三姨娘,亲昵的说道,“刚才唐嬷嬷的话你也听到了,这事做主的是老夫人,提携姨娘的是唐嬷嬷,青鸾不过是动动嘴皮子搭上一句话罢了,哪里值得姨娘如此大礼呢。”
“二小姐为人和善谦逊,可是我们母子不能不知道好歹,”三姨娘恳切的说道,“妾身进宁远侯府也十几年了,还生下了义儿和华儿两兄妹,可老夫人从来就没正眼瞅过一眼,连唐嬷嬷都不会把我们母子几个放在眼里的,更不用说严氏她们处处欺压了。”
微微一顿,三姨娘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才又继续说道,“可是,自从二小姐回了府,不但老夫人赏了华儿这么贵重的首饰,唐嬷嬷说话也都和颜悦色的了,就在刚才她竟然还答应让妾身去帮忙跑腿了,这些都是二小姐的面子,咱们心里头都明白的,咱们……”
三姨娘是个内敛的人,很少这么直白的表达情绪,一番话没有说完已经哽咽的说不下去了。
“瞧瞧姨娘说的,青鸾确实是说过一些话,但是最终做决定的还是老夫人。老夫人这些年来是不想操心府中庶务,这才让严氏钻了空子,如今老夫热呢重新出山,宁远侯府还是她老人家当家作主的。”阮青鸾轻声宽慰着,柔婉的转了话题,“唐嬷嬷是老夫人身边第一亲近的人了,她既然肯这么说一定会照应着姨娘的,不过姨娘做事也得多上心,不能让唐嬷嬷为难了,要不然谁也好在老夫人跟前说话的。”
“这一点请二小姐放心,”三姨娘用帕子胡乱擦了擦脸上的泪痕,坚定的抬起了头来,“妾身虽然在侯府里没有插手过任何事情,可是在娘家的时候家里里里外外的也都是妾身张罗的,虽然不能和侯府相比,但是也算是知道一点庶务,绝不会让二小姐在老夫人面前难堪的。”
“姨娘多留些心也就是了,”阮青鸾思量着提醒道,“还有一层,严氏虽然被老夫人撤了管家之权,可她毕竟把持着侯府十几年了,上上下下的仆从们中肯定有不少的心腹,老夫人那边她们不敢惹,可是姨娘就不一样了,她不定想出什么幺蛾子刁难你呢。”
三姨娘的神色微微一变,不过很快又坚毅了起来,“二小姐请放心,严氏虽然掌管中馈十几年,但是她为人刻薄寡恩,那些迫于形势依附于她的都是小人,只要侯爷一天不放她出门,那些人就不会真心的助她,只要咱们恪尽职守不让她抓住把柄,她也就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听三姨娘这么头头是道的分析,看来这些年她虽然一直谨慎隐忍着,可是对于府中的事情却一直都放在心上的,她能心中有数阮青鸾也就不担心了。
“也确实是如此,能被严氏看的都是些喜欢捧高踩低的逢迎之辈,没有几个真心为她卖命的,”阮青鸾笑着夸奖到,“还是姨娘想的长远、周全,府中有姨娘盯着,今后我和妹妹就高枕无忧了。”
三姨娘脸上就闪过了一层诚惶诚恐来,“不,不,这只是妾身的一点小想头,跟严氏斗妾身还差的远呢,还的二小姐时时多提点啊。”
“姨娘过谦了,”阮青鸾挑了挑眉,“有老夫人镇着呢,什么事能瞒得了她老人家的眼去?姨娘既然是帮着老夫人跑腿,自然是一切以老夫人马首是瞻啊,青鸾今后就等着姨娘的照应就成了。”
三姨娘冰雪聪明,立即明白了阮青鸾的提醒,紧跟着说道,“是呢,有老夫人震着,妾身才不怕那严氏呢。”
这个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阮悠华悄悄的扯了一下三姨娘的后衣襟,递给了她一个眼色。
三姨娘会意,也回个了四小姐一个会意的眼色。
阮青鸾把她们母女之间的小动作收入了眼底,却仿佛没有看到一般,静静的等着三姨娘的开口。
三姨娘揩净了脸上的泪,神色间也换成了一片感慨。
阮青鸾心头一动,估摸着谨慎的三姨娘怕是要说到正题了。
三姨娘一向谨慎,这一次带着一双儿女本来就是呆着投名状来的,却并没开门见山的直接说出来,硬生生的等到了现在,估摸着是想着最后在看一看她阮青鸾的底细和态度。
她这也是太谨慎了。
阮青鸾看透了她的心思,先发制人的一个又一个的大恩惠送出去,三姨娘是心里有底了,也看明白了她阮青鸾的能量和态度,可却有些骑虎难下抹不开口说了。
不得不说阮青鸾猜的特别准,三姨娘在心里已经把自己埋怨了好几遍了。
她原本是带着一张上好的投名状来的,这是一份分量特别重的投名状,也是她目前来说最拿的出手,也是最有可能打动这位阮二小姐的投名状了。
可是就是因为一个犹豫,就错失了拿出来的最佳机会。
先是受了人家如此多的黄金,自己最看重的儿子用鲜血明誓效忠,紧跟着人家又在唐嬷嬷面前一番美言,轻飘飘的就把协助理家的权力给她要了来,这也是多少年她做梦都不敢梦到的大好事啊。
如此状态之下,她若是在说出那件事情来,这效果就大大的打了折扣了。这事不但不能成为她手里的一个大筹码,再也不能因为这件事情妄想着和这位二小姐平起平坐的结盟了。
不但如此,还有可能给人一种献媚的感觉,仿佛是为了报恩才说出这样的话来呢。
这种感觉很不好。
她赵莲香虽然不是什么显贵的大家小姐,却也是出身书香门第,骨子里带着傲气呢。她可以隐忍,却难以向权贵献媚。
三姨娘心头纠结着,她的女儿却有些等不及了,她轻轻的说道,“说起了咱们府中老夫人,我突然就想了之前母亲曾经说起过的一位不让须眉的巾帼女豪杰来,真是让人敬仰啊。”
有了阮悠华开头,三姨娘终于也下定了决心,自己原本就是势单力孤又没有什么助力的,自从二小姐回府这才有了一系列的机会,自己一方原本就是从属的一方,哪来的平起平坐?这些没用的想头确实也太奢望了一些。
更何况,一向主意最正的儿子都已经表明了态度,儿子临行前那眼神也表达的很明白了。方才,女儿也已经等不及的开口催促了,还给她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开头。
儿女们都已经做出了选择,她这个做母亲的还有什么好纠结的呢?
轻轻的咳嗽了一声,三姨娘接着阮悠华的话茬说道,“是啊,虽然我只是年轻的时候有幸和那位长辈只有一面之缘,可是老夫人的风姿一直让我难忘啊。说句不孝的话,那位长辈比起咱们府里的老夫人来更胜一筹呢。”
说话间,三姨娘的收起了方才的犹疑,换成了追忆和仰慕之色。
配合着三姨娘的话,阮青鸾适时的说道,“姨娘这话真是让青鸾有些好奇了,咱们府中的老夫人如此睿智,竟然还有比老夫人更胜一筹的,除了宫里的太后娘娘青鸾可是没有听说过呢,若是真有这样的前辈青鸾也想着见识见识啊。”
“哎。”
三姨娘就幽幽的叹息了一声,“二小姐有所不知啊,这位老夫人不是旁人,就是二小姐嫡亲的祖母啊。那时候楚家一门忠烈俱在,楚国公府和和睦睦的,妾身也还是个未出阁的小丫头,有一次跟着母亲去庙里上香,远远的曾经瞻仰过楚国公老夫人的风姿,真是让人不敢直视啊。”
说道这里,三姨娘停住了话头,悄悄的观察着阮青鸾的神色。
阮青鸾的脸上是一片茫然,内心却是一片自责。
上一世的时候,她不知道外祖母的一片苦心,不但把外祖母十几年的筹划都给毁于一旦,还连累外祖母偌大的年纪万里奔波死在了半途之上,最后更是因为心软被赫连舍利用,让他把楚家一家连根拔起。
上一世,她是楚家的罪人。
这一世从头来过,她渐渐的发现了外祖母的一番苦心,她老人家虽然没有陪在她的身边,但是却处处为她考虑周全,让原本以为孤立无援、准备自己独立承担一切的她心头特别的感动。
就是因为有了外祖母和大舅舅当年的筹划,她现在才呢过如此的游刃有余,不但王老夫人态度大变,就连三姨娘母子三人都带着真心投靠了过来。
追根溯源,一切都是外祖母为她种下的因哪。
如今,从一个外人嘴里提起外祖母当年的风采,阮青鸾心头真是千头万绪涌上了心头,一时间有些怔忪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