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八十六)尼布楚条约
第88章(八十六)尼布楚条约(八十六)尼布楚条约
中俄边界问题由来已久。几个世纪中,围绕着6000多公里的疆界,两国一直处
于不断的纷争之中,我们从历史的本来面目出发,可以说所谓的边境争端,完全是由历史上
沙皇俄国的侵略扩张引起的。两国间并非没有正式的法律条约。早在1689年,中国清政府在
战胜沙俄入侵的基础上,与沙俄签订了平等的《尼布楚条约》,这是中俄历史上第一个平等
的条约。条约中将两国东段边界规定得很清楚。
早在满清入关之际,“北极熊”沙俄便已骚扰满清的老家——黑龙江、松花江流域。沙皇俄
国本来是中国蒙古金帐汗国辖下的一个公国,后来摆脱了蒙古人的控制获得独立,16世纪,
沙俄
向东发展势力,他们以皮货商和哥萨克殖民者为先锋采取建立据点步步为营的方针。1632年
,在西伯利亚的雅库茨克建立据点作为向东的跳板。
最初,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是殖民头子波雅科夫。1643年冬,这伙匪徒竟吃掉了50多具被他
们枪杀的当地居民的尸体,侵略者的残忍由此可见一斑。其次是哈巴罗夫一伙匪徒。1650年
,这伙匪徒越过外兴安岭,侵入黑龙江支流鄂尔河谷地,占领了雅克萨城寨并大肆抢劫。
1651年,这伙匪徒又在桂古达尔城制造血案。他们一次就屠杀了661人,抢走妇女243人,儿
童118人,还将全寨的牲畜财物抢劫一空。第三伙是斯捷潘洛夫一拨匪徒。1653年,他们在
黑龙江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烧杀抢掠了三个来回,把个黑龙江北岸,弄得十室九空,极目
荒凉。沙俄还曾两次派兵强占尼布楚城,准备以此为基地进一步向黑龙江中下游乃至松花江
流域发展,进行更深程度更大规模的骚扰,以期获得更大的利益甚至强占领土。
对沙俄的侵略,清政府曾组织过较大规模的抗击斗争,这些战斗使其在黑龙江下游地区行为
有所收敛,但他们在黑龙江上游地区,特别是雅克萨、尼布楚这样一些大据点,还没有被拔
。在平三藩收台湾之后,东北的防备问题引起了康熙的高度重视。康熙帝在1671和1682年曾
先后两次亲自巡幸东北视察防务,同时在将要开战的雅克萨附近屯田。
同时开辟由辽河松花江到黑龙江的水陆联合运输线,开设从吉林到瑷珲从塞尔根到雅克萨的
驿站以筹措大军需要的军粮和牛羊等牲畜。
1685年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康熙下令进军雅克萨。6月24日夜,清军大军压境,包围了雅
克萨,在城东城西是赫赫有名的铜大炮——神威无敌大将军;城北布置的红衣大炮,东南则
有游动的堡垒——战舰,封锁了江面;城南是骑兵,城上游还埋伏了轻骑兵和藤牌兵。如此
严密的铁壁合围,俄国鬼子还能不送死吗?
正在此时,位于上游尼布楚的俄国鬼子,闻讯后带了100人坐着简易的木筏顺流而下跑来支
援,被清政府打败。在城里面的托尔布津一看援军被歼,阵脚大乱,托尔布津不得不龟缩进
城去。
短兵相接之后,6月26日,清军开始了远距离的“重磅炸弹”的“地毯式”轰击。城里的建
筑物也纷纷起火,特别是粮库也被烧掉了,江面又早被封锁。3天中,侵略者就死了100多
人,托尔布津黔驴技穷,无计可施只得举手投降。这样,历史上有名的第一次雅克萨自卫反
击战就胜利结束了。
7月25号,托尔布津又派几十个人来雅克萨进行侦察。过了十几天,当探知清军已撤,托尔
布津便和另一个侵略头子拜顿卷土重来。他们带了好几门铜炮铁炮之类的先进武器及大批的
枪支弹药,还带了800多人,重筑城堡,准备与清军决一死战。
清军只得再次重兵包围雅克萨,冻结他们的侵略活动。托尔布津先后四次出城与清军大战了
四天四夜。清军奋力反击,将他们赶回城中然后又重炮轰击。这个作恶多端的侵略者终于死
了。拜顿接着干,但已无力回天,到年末,城里的侵略军已经不足200人,真正能作战的只
有几十个人。沙俄眼看雅克萨的军队奄奄一息,急忙派人要求谈判停战。
沙俄求和,康熙帝为人宽厚,遂下令停止攻击,商讨谈判有关事宜。1688年4月,俄国请求
在今天的乞楞格斯谈判。中国没有异议,并如期派出代表团开赴谈判地。不巧正遇上噶尔丹
在搞叛乱,只得半途而废。次年6月沙俄再次要求谈判,这次的地点在尼布楚。7月31号中国
代表团全部如期到达,十分守信用,而俄国一个战败国还拖拖延延,直到8月18号才姗姗来
齐。不仅如此,俄国在谈判过程中还一再无理取闹,制造事端。但清朝一直采取容忍宽大的
态度并做出重大的让步,最后双方才于9月7号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条约规定以格尔必齐河和外兴安岭为两国国界,岭南土地及一切河流为中国管辖,岭北属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