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十四)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历史故事 - 宿春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5章(十四)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第15章(十四)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十四)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东方到沙丘(今河北平乡、广宗一带)突

然病死。赵高伪造秦始皇的遗诏,逼死太子扶苏,立秦始皇的小儿子胡

亥为皇帝,这就是秦二世。

秦二世是个昏庸而残暴的皇帝。他在埋葬秦始皇的时候,下令把全

部工匠封死在陵墓里。他继续修建阿房宫,豢养大量狗

马禽兽,供游猎之用。老百姓的徭役赋税负担更为沉重,刑法愈加苛

毒。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的现象。

广大劳动人民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

公元前209年七月,一支由九百多农民组成的队伍被派往

渔阳(在今北京密云西南)去充军驻防。这些农民长期受奴役,情

绪低落,一路上又遇到了阴雨天,道路泥泞不堪,他们衣不蔽体,在

风雨中冻得瑟瑟发抖,大多数人赤着脚在泥水中一步一步地艰

难跋涉,行军速度极慢。押送队伍的军人却骑着马,穿着整齐的衣服,动

不动就用鞭子抽他们,大家都敢怒而不敢言。最后,队伍实在走

不动了,在蕲县大泽乡(在今安徽宿州西南)住了下来,想等路干

了再走。

按当时秦朝的法律:凡是到边界上驻防的军人,一定要按时

到达,如果误了日期,一律杀头。这支到渔阳去驻防的队伍早已

错过了指定的日期,大家都知道,现在在路上多拖一天就能多活

一天,早一天到达,就早一天死亡,人群中笼罩着一层死气沉沉

的气氛。

在这支长途跋涉的队伍中,有两个人被指定为屯长,是这支

队伍的领头人,一个叫陈胜,一个叫吴

广。他俩既是头头,也是士兵,和大家一

样,不能按时到达目的地,也是要被杀头的。

陈胜又叫陈涉,是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人。吴广又叫

吴叔,是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陈胜年轻时是雇农。有一天,

陈胜和他的伙伴们在地头歇晌,陈胜说了一番话后,慷慨激昂地对

大伙儿说:“苟富贵,无相忘。”意思是说:大家将来谁要是得了富

贵,可别忘了今天的穷朋友啊!大伙听他这么一说,却禁不住笑

了,有人这样对陈胜说:“你现在给人家当雇农,穷得不得了,连锄

头犁耙都不是自己的,哪来的富贵呀?”陈胜长长地叹一口气说: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意思是说:躲在屋檐下的燕子和麻

雀,怎会懂得鸿雁和天鹅的远大志向呢?

陈胜、吴广早就立志要推翻秦朝的残暴统治。这时,他们决定抓

住有利时机,发动起义。陈胜和吴广商量:“大家逃亡是死,起来造反

也是死。同是一死,何不干一番大事业呢?”陈胜分析了当时的形势,

说:“天下人仇恨秦朝已很久了。我们号召造反,一定有很多人起来响

应。”

吴广认为陈胜说得很有道理,两个人商量了一阵子。当时人

们很迷信,想要号召群众起来造反,除了假借扶苏和项燕的名义以

外,还得利用装神弄鬼一类的办法,取得群众的信任。他们决定试

试看。

吴广弄了一块绸布条,用红色的砂石在上面写了“陈胜王”

三个字,跑到渔民下渔网的地方,从渔网中捞出一条鱼来,将布

条塞进鱼肚子。第二天,士兵们买了渔民的鱼来吃,发现鱼肚子

里有布,还有字,识字的人认得是“陈胜王”三个字,便互相转告

说,陈胜就是我们屯长的名字。

这天晚上,士兵们都睡下了。这时,不远处的小树林里忽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