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寻找答案
第99章寻找答案
在第二天的考试中,我被安排到二十里外的王家庄小学监考。与我同去的还有李主任,学区可能考虑到李主任有车,所以把我们安排到了路途最远的学校。今天,我们前来监考的老师一共八位,分别来自不同学校。担任主考官的是沙河坝小学的张校长。看到我们人到齐,他根据学区要求,先让我们签到,然后对我们进行了考前培训。当然这个培训其实质也就是把考规考纪再重申一遍。培训完,他要求我们把各自的手机关闭上交。考试期间上交手机,这是学区的考规要求之一。接下来,他开始安排监考人员,怎么监考?学区也有明确要求。那就是现场抽签决定监考教师的考场号,而且是每门都抽签。张校长采用的是扑克牌抽签法,他让留校教师找来一副扑克,取出一到四八张牌让我们自己翻,我们翻到几号数字就监几号考场。
第一场考的是数学。通过我的监考体会,我算是看明白了这样一个事实,老师们在考试前花费在学生身上的那些个投机取巧的心思十之八九会徒劳无功。原因很简单,学生在考场上的行为是会受到监考老师约束的。如果你的学生遇到的是有责任心的监考老师,那你的学生肯定完不成互相帮助的任务。当然,凡事都有例外,万一你的学生碰上了两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监考老师,那你一定会收获惊喜。对于我今天要监考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运气似乎就差了些,因为他们遇到了我这样一位尽职尽责的监考老师。
对于监考一事,我虽是第一次,可我是有备而来。这个有备就是我是带着一份责任心而来的。正如王校长所言,监得过松,自己会吃亏。监得过严,又会招致骂声。所以,我取中间值。严而不苛,这是我为自己定下的监考尺度。
另外,这堂课我监考的是二四年级的学生,而我正是带二年级数学的,于公于私我都得严格一点。同我一起监考的是一位来自寄宿制学校的女老师,可能是她没有带这两门课的缘故,在监考上显得没我尽职。
一开始,学生们还都表现得中规中矩。时间过半,那些打算吃救济粮的学生开始不安稳起来。有脖子伸得像个长颈鹿看前面学生试卷的,有把头像弹簧一样扭转一百八十度看后面的,也有扔纸团求助的。出现了这样的苗头,我只好走上前去一一制止。在制止的过程中,我特意留意了一下学生的试卷。最后得出一结论,那些做不上难题的学生前面和后面必定是好学生。看来,大家考前采用的战术都大同小异。
由于我的严格执法,那些企图要得到别人帮助的同学目的皆落空。无机可趁,他们只好表现得无所事事了。有坐在那里双手撑着脖子发呆的,有不时拿眼偷瞄监考老师伺机再作案的,还有的干脆拿起铅笔在草纸上画起了画。看到这些众生相,我及时提醒他们要认真验算。可我的友情提示他们并不领情。触景生情,我不由地想起了我的学生王大发和刘大龙。此时,他们二位在考场上干嘛呢?是发呆还是做梦呢?会不会有老师提醒他们验算而他们也表现得无动于衷。
正当我在心里惦念着我的学生,学区李校长与高教研员在主考官张校长的陪同下推门进来了。为严正考风考纪,在考试期间,学区实施不间断巡考。目的就是震慑监考教师和留校教师。三位进来,看到我们二位监考老师能认真履行监考职责,他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在考场里转了一圈,一干人等又去了别的考场。
正因为有了不间断的巡查,监考教师才能守规矩,留校教师也不敢轻举妄动。不过,一旦巡考的领导走出校门,那些敢于以身试法者就开始蠢蠢欲动了。譬如这所学校的留校老师,在接下来的英语考试中,她用其高超演技为我上演了一出为学生传递情报的好戏。
留校老师是一位有孕在身的女老师。在试考了一半的时候,她拎着个暖瓶进来了。进门她说来给我们倒杯热茶。本来学区的规定是不让留校教师以任何借口进入考场的。可既然她冒着违规的风险进来为我们服务,我们也不能拒人门外。可倒完茶,她没有马上离场,而是带着一脸的讨好笑容在考场里转了一圈。在巡视过程中,她走到一位学生跟前,用手指指了一下答案。你指一个也行,可她连指了三个。目睹此情此景,我心中是很不畅快的,可碍于情面我只好隐忍不发。可同我一起监考的那位女老师不答应了。该女老师把那张苹果圆脸拉长成鸭梨长脸用一种冒火星的口气说:“可以了,我也带英语呢?”
收到驱逐信号,留校女老师脸上讨好的笑容被一波红晕淹没,不过在临走之前,她还是争分夺秒又给指正了一道题。出了门,跟我一起监考的女老师忿忿不平地说:“脸比城墙厚。”
两门课考完,午饭时间到了。吃过饭,留校女教师为我们安排了午休的房间。由于人多房间少,我和一位姓王的老教师被安排在了一个房间。老教师五十多岁年纪,显然是一个善于言辞之人,在我们躺下休息之际,他主动跟我聊起了天。
他说:“现在条件好了,前来监考骑摩托车的人都少见了,多的是小车。我们那时候骑自行车,去路程远一些的学校得提前一天到。要不然大冬天你半夜就得起来,挨冷受冻还不一定赶得到。”
这话头一拉开,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要知道在我心里是装着关于考试的一大堆疑问的。既有疑问,我何不从老教师口中来寻找答案。我们从监考一事聊起,一直聊到统考的话题。见时机成熟,我向老前辈提出了自己心中的三个疑问。
第一个疑问是学区统考这件事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前辈的答复是从学区成立之时就开始了,到现在近三十年历史了。
第二个疑问是以前的统考严格还是现在严格?
前辈说,肯定是以前严格,那时候还没有义务教育九年制的提法,学生上初中都是考试录取的,为保证升学率,那时候的小学生晚上都还上自习的。
第三个疑问是以前的统考排名次吗?
对于这个问题,前辈也做了回答,而且由这一话题引出了对教师奖惩的话题,由对教师奖惩的话题又带出了老师们考试作弊的话题。
他说:“咋能不排?现在还好一些,起码名次排出来不公布于众,罚款也是象征性的。早些年,考倒数的老师要在教师大会上被公开点名,而且罚款数额不小,考个倒一少说也得罚你大半个月的工资。罚款还不算,连续考两次倒一的老师还会把你调到偏远学校去任教。所以为了能考好老师们加班加点补课是常有的事。你下功夫,别人也下功夫,渐渐的,一些脑子活泛的老师就把心思用在考试作弊上。给学生安排座位这是轻的,可说是个普遍情况。关键有些作弊太过离谱,有隐瞒学生考试的,有把差生故意报成弱智学生逃避考试的,还有的在阅卷上做文章,总之手段五花八门无奇不有。”